长沙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长沙的气候是什么样的?,第1张

长沙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委风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

长沙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长沙一带乃至整个湘中的气候都较为特殊。

影响长沙气候的原因主要有3个:

一是长沙位于我国东南部,属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冷夏热;

二是长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梯级,距海较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因此冬冷夏热的大陆性气候特征较明显;

三是长沙所处的湘中地区,由于地质时代的升降运动,造成南高北低的地势,特别是其南有五岭,东有幕阜山,西有雪峰山,北为洞庭湖区,使其地形为一向北开口的马蹄形,阻隔了东、南海洋委风的调节,使冬寒夏炎的特征尤为显著。

长沙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委风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

长沙市的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沙盆地西缘。介于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之间。东邻江西省宜春、萍乡两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

2、地质特征

长沙市境内地质特征是:地层出露齐全,花岗岩体广布,地质构造复杂,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在长沙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层大约是10亿年以前形成的。

3、地形地貌

长沙市地貌总的特征是: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地表水系发育。长沙市东北是幕阜~罗霄山系的北段,西北是雪峰山余脉的东缘,中部是长衡丘陵盆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

4、气候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长沙市区年平均气温17.2℃,各县16.8℃—17.3℃,年积温为5457℃,市区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各县年均降水量1358.6~1552.5毫米。

5、水文

长沙市的河流大都属湘江水系,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和沩水河。支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302条,其中湘江流域289条。

扩展资料:

长沙市的主要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长沙矿产种类繁多,尤以非金属矿独具特色。共查明的有铁、锰、钒、铜、铅、锌、硫、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煤等50余种,有全国独有的菊花石,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海泡石,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的永和磷矿等。

2、植物资源

长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自然生长和引进栽培树102科、977种,其中常绿树462种,落叶树515种,乔木457种,灌木414种,竹藤类106种。主要林木有松、杉、栎、樟、楠、椿、茶、油茶、柑橘、毛竹等。

3、水资源

长沙市境内年平均地表径流量82.65亿立方米,径流深550~850毫米。湘江流经长沙市的常年径流量年均692.50亿立方米,全年可通航。长沙市水能蕴藏量24.53万千瓦,地下水总储量9.35亿立方米/年,仅利用16.7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沙市

长沙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委风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

春季:气候特点一是增温迅速,气温变化大.“春来一日水热三分”是长沙老幼皆知的谚语.从3月平均所温10℃至5月平均气温22℃,仅两个月时间气温升高12℃,平均每月升高6-7℃.同时,不但升温快,而且变化大,如4月份的气温,据30年的统计资料,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3.6℃,最高为21.1℃,相差近8℃之多.又如1969年4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2.5℃,而同年4月10日的最高温为33.4℃,5天之中温差达30多度.因此,“倒春寒”是长沙常见的现象.增温快有利于农作物的播种,但温差大又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长沙春季的第二个特点是阴雨连绵,空气潮湿.长沙3月至5月的平均降雨日数(日降雨量等于或大于0.1毫米)有52.8天,约占年(151.2天)总降雨日数的35%以上,有不少年份还出现连续降雨15-20天的情况,因此3月至5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以上.这3个月阴天(日平均总云量大于8成)占全年阴天总数31%以上,相对湿度都在83%至84%之间,是全年相对温度最大的季节.总之,长沙的春雨闻名全国.夏季:长沙夏季漫长酷热已国人皆知,长达4个半月,是全年最长的季节.也是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从6月至9月,旬平均气温25℃,7月下旬至8月下旬,旬平均气温29℃以上.据记录,1934年8月10日,长沙海关测候站天心公园观测场测得的最高气温为43℃,为长沙高温的极限.1949年以来的最高温是1953年8月13日所测的40.6℃.此种情况在全国较为罕见.长沙日平均气温大于30℃的全年有94天,其中出现在夏季达84天,日平均气温高于35℃全年有一月之多,基本上集中在8月份.由于长沙处于湘江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相对温度较大,更显暑气蒸人,因此长沙与重庆、武汉、南京等同称为长沙流域的四大火炉.长沙的夏季还有一个特点是降水不均,旱涝无定.长沙的暴雨天多集中在5、6、7三个月,从1951年至1980年30年中,长沙地区出现暴雨110天,其中5月23天、6月29天、7月20天,为降暴雨总数的65%以上.但各年降雨情况差别较大,如6月下旬总平均降水量为69.8毫米,但1969年却高达384.8毫米,而1975年却滴雨未下.又如7月上旬的降水量为41.4毫米,但1965年为226.7毫米,其中有5年该旬无雨.降水不均的结果势必造成涝灾或旱灾,但由于气温高,雨水足,长沙的夏天还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秋季:长沙的秋天是雨水减少,秋高气爽.秋、冬二季是长沙的少雨季节,据统计,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平均降水量仅23.6毫米,不到春季的三分之一,历史上还曾多次出现边续近40天无雨的年份,秋燥的特点十分明显.另外,长沙的秋天虽然较短,但晴天较多,据统计,长沙地区每年平均低云量小于2的晴天共136.2天,而9月至11月就占41.5天,占全年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时期气温也较适宜,从炎热的夏天转向秋凉,但气温又略高于春温,因而长沙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之誉.长沙的“金秋季节”,不仅展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如画佳景,也呈现出“霜 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和“水母处处看苗硕,茅屋家家指麦秋”的丰收气象,无处不再现出一种成熟的美.微感不足的是匆匆秋又去,迎来的是萧索的冬天.冬季:长沙的冬季无严寒,少降雨.冬季月平均气温多在5℃以上,最冷的1月份月平均温度也有1.6℃,最高达8.6℃.一天中出现气温低于0℃而形成霜冻或冰冻的天气,冬季平均只有19.9天.虽然有极个别的时候出现过极点低温,如1972年2月9日最低气温达-11.3℃,1969年1月31日达-9.5℃.但日平均气温在-5℃的时间,年平均仅1.3天,没有出现过候平均气温不到0℃的严寒期.长沙冬季的降水量虽仅占全年的16%,为降水量最少的12月份,月平均降雨也有45.3毫米,比长江下游的南京(29.4毫米)、珠江三角洲的广州(24.7毫米)等地都要多,这些雨水已足够越冬作物生长的需要.因为雨水适量,不甚严寒,所以长沙的冬季也并不萧索,常绿的阔叶树木如香樟、女贞等仍然葱笼翠绿,正如唐杜荀鹤《冬末与友人泛舟湘江》诗云:“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咏兴是潇湘.” 长沙的气候,四季分明,既蕴含着生命的勃发,又不离与自然的抗争,抑扬顿挫的环境,培育了长沙人的辣椒性格和拼搏精神,自这片土地上出现人类以来,历数千余年,至今犹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19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