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费用要素?什么是成本项目?

什么是费用要素?什么是成本项目?,第1张

费用要素是指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

成本项目指对计入产品成本的工业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

构成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所做的分类,一般包括:

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用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废品损失、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销售费用等项目。

扩展资料:

生产费用的构成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性质(内容)划分,可分为劳动对象消耗的费用、劳动手段消耗的费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消耗(或构成成本的活劳动费用)的费用。

这在会计上称为生产费用要素,它是由下列项目组成: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包括电力、热力和蒸汽等。

4.工资:指企业所有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并计入费用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企业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计算提取并计入费用的折旧费。

7.利息支出:指企业计入期间费用等的借入款项利息净支出(即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税金

9.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项要素的费用支出,如邮电费、旅差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和保险费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费用要素

百度百科-成本项目

费用要素有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等。

费用要素是指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这三大费用构成的要素。

费用要素具体划分为九类,分别为: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

7、利息支出。

8、税金。

9、其他支出。

费用要素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在经济用途上没有方向性。

费用科目的内容:

包括在会计实务中两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1、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和研发支出。

2、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费用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1、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顾名思义就是和企业的生产,息息相关的费用。这样的费用主要发生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以及制造费用。

生产费用不管怎么分类,这些费用最终的归宿都是成为企业产品的成本。当然,由于实际生产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方式不同,费用归集的方式也会不同。

当然,基本费用归集的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这样企业采用适当的计算方式,就可以把生产费用转移到了产品的成本里面。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相对于,生产费用而言的。毕竟,对于企业来说,既然有费用是在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中发生,也会出现不能直接归集与生产的费用。

对于企业来说,不能直接或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就是期间费用。当然,期间费用虽然不能直接进入产品的成本,但是,企业的期间费用也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毕竟,为了企业运行而发生的费用,当然需要企业自己来承担。只不过期间费用,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不能进入产品成本罢了!从本质上讲,企业的期间费用和生产费用,都属于企业需要自行承担的费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37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