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由来

月饼的由来,第1张

当然,月饼是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吃的一种特殊的蛋糕。

但是,作为一种食品,为什么叫月饼呢?它的起源和传说是什么?

最被民众接受、流传最广的自然是“八月十五杀鞑子”。相传元朝时,百姓不堪忍受其统治,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将订婚的纸条放在月饼里。在中秋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齐心协力消灭压迫人民的统治者。为了纪念这个节日,8月15日吃月饼的习俗已经传遍了全国。而且作为传统节日,流行至今!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就有吃月饼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江浙一带就有纪念文忠太史公的“太史饼”。其边薄心厚,可以说是中国月饼的始祖。(文忠,《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殷的重臣)。

作为一份真实的史料,记载中秋节起源于唐朝和明朝皇帝。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之孙欧阳瞻曾说:“秋在中,而八月在秋,八月十五在八月,故称中秋”。

从唐代到宋代,月饼由蒸制面食变为烤制,也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宋代大文豪苏轼(东坡)有诗说:“小饼如嚼月,饼中有饼,饼中有酥”。所以宋代的月饼已经开始有酥油和焦糖馅了。明清时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月饼不仅成为中国传统中的必备食品,而且随着这个传统节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饮食文化。而这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生产的文化现象,需要传承、延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73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