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的典故

马踏飞燕的典故,第1张

飞燕,又名“马飞雀”、“马龙超雀”、“铜奔马”,是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东汉掌张掖的武将张与其妻合葬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奔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苍劲俊朗,独具魅力。那匹马昂首嘶鸣,躯干粗壮四肢细长,腿脚轻盈,三条腿腾空空,加速前进,一脚落地。一匹巨大的马踩在一只飞奔的燕子背上,燕子惊讶地回头,展现出飞奔空的雄姿。《马背上的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力、浪漫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不可多得的瑰宝,作者高超的想象力、新颖的构思和对铸铜技术的巧妙运用,都令人叹为观止。

1983年10月,“骑马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甘肃省武威市将“骑马飞燕”确定为城市标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345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