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区别和联系

企业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区别和联系,第1张

就我国而言,经济效益审计是80年代末的提法,到90年代绩效审计的概念较多运用起来。实际上既是我国审计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我国由以企业效益审计为主扩大到行政事业单位领域。 绩效型审计的术语使用问题,1986年4月在悉尼召开了最高审计机关第十二届国际会议,“绩效审计”列入了正式议题。会议建议以“绩效审计”这一术语统一各种有关绩效型审计的名称,并在最后会议文件《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正式使用了“绩效审计”这个叫法。因此就国家审计机关而言,开展的主要是对政府部门和公营企业的审计,因此采用绩效审计术语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叫法。如果研究中西方绩效审计区别,有以下五点:(一)审计范围比较。西方国家审计机构开展绩效审计是迫于外界压力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而我国是法律直接赋予审机机构这种权力。所以,我国更侧重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也一样,对行政单位的绩效审计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上都只是刚刚起步。西方国家强调一事一审,满足议会需要,我国则侧重宏观绩效审计,强调要满足政府对宏观调控的需要。(二)审计标准比较。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发展亦较为完善,大都制定有详细绩效审计准则或指南。美国会计总署的出版物《政府组织、项目和职能部门审计准则》1981年修订本中,制定了七条公共部门绩效审计测试与评估准则,对难以量化的标准,建立了“优先实践”概念作为衡量标准,并实行“金额化”法。澳大利亚制定有详细的绩效标准,包括工作绩效、生产率、使用率、设备和职工允许空闲的时间等标准。而我国除《审计法》中提到效益审计概念外,审计署关于绩效审计的系统规定还在研制中。(三)审计方法与手段比较。 西方国家在绩效审计中十分重视质量分析方法及决策模型研究,广泛利用各方面专家的工作。审计手段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十分普遍,不仅对电子计算机系统本身进行审计,也将计算机运用于审计计划、管理、计算、审计数据库等方面。而我国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金审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实践应用中仍大量采用传统方法如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图表法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绩效审计,电子计算机主要用来归集数据,审计软件包很少。中外的绩效审计仍是一个手工化的劳动密集型过程,审计自动化都是当务之急。 (四)审计人员结构比较。西方国家在绩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大都形成了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美国审计总署有工作人员5 200人左右,其中除约2500人的会计师外还有约1 500人的经济师、律师、工程师、数学家、电子计算机专家等。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之一。而我国审计人员主要是“财会型”人员。现在大部分的审计机构人拥有一定数量的审计、财务和会计人才,而其他的工程、经济类专业人才很少,甚至没有这类人才。(五)我国绩效审计是先由政府审计推动,并且与政府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中的绩效审计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西方,绩效审计则首先由内部审计中产生,其后被民间审计、政府审计借鉴,并在政府审计中得到广泛的发展。所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更加任重而道远。可以阅读《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程研究》一文

《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pwd=l7au 提取码:l7au

简介:《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内容简介:绩效审计,是我国审计机关多年来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际中,审计机关对具体项目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审计,可能会侧重某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但也可能三方面结合进行,很难严格区分是真实性审计,还是合法性审计,或者是绩效审计,但是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绩效审计工作的比重越来越大。

绩效审计,是我国审计机关未来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审计工作。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把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到2012年,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所有项目时都要开展绩效审计,因此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绩效审计经验和方法,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我国政府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阶段,绩效审计也同样要经过这四个阶段。 除了上级审计机关授权项目或政府、人大等部门的指令项目,大部分审计项目都是由审计机关自主确定的。在选择绩效审计项目时一般应考虑三个问题:

被审计项目或单位的影响面大不大? 被审计项目或单位的风险也即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大不大? 预期的审计结果可能引起政府决策层重视的价值是不是大于审计成本?如果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这种项目就可以排除在选择范围以外。原因是它的重要性不高,有限的审计资源应该分配在更为重要的领域。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制发审计通知书等。

绩效审计方案的构成内容与一般政府审计项目大体相同,比如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程序、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等。与其它审计项目相比,绩效审计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1)在编制审计方案之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基本情况,比如相关法规、协议、工作目标或项目目标、内控制度,单位或项目的产出情况包括产品或服务、社会影响等。

(2)关键工作是建立具体审计目标和绩效标准。对于总体审计目标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要进行分解,把它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分目标。建立绩效标准是关键,也是一个难点。审计目标和绩效标准都应该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审计人员在审计证据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审计结论,按照准则的要求编写绩效审计报告。在报告形成之前,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充分交换意见,落实审计发现。该阶段的具体步骤与一般政府审计项目相同,大致是撰写初稿、征求意见、修改、正式报告。

不一样。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一般针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这类项目实施时间长、资金量大,故需要跟踪审计,定期进行监督审查。

而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涵盖很广,可以是政府行为的公平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等。

《政府绩效审计》讲述了: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全书在坚持三层次绩效审计为重点的同时。

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受托责任动因、政府绩效审计应用技术、政府绩效审计管理等问题也进行了阐述。

颁布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旨在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行为,提升政府投资审计质量和成效,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扩展资料:

《政府绩效审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协作的产物,也是我们三年来对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阶段性总结。

早在2005年,以《政府绩效审计》编写人员为团队的研究组就分别开展政府部门职能审计研究、公共资源绩效审计研究、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研究。

并在2006年获得了河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府资源利用绩效审计研究”(编号2006FJJ044),2008年获得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公共教育资源绩效审计研究”(编号)的资助。

另外,在2006年分别从公共部门资金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土地资源、时间资源、应用平衡计分卡和综合评价九个方面获得河南省审计科研课题的立项资助(课题编号SKY06031-SKY06039)。

通过三年多来的连续研究,我们对全部成果进行了汇总和整合,以“政府绩效审计应用研究”的名称申报并通过河南省2007年科技成果鉴定,期间也获得了2007年审计署科研成果奖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府绩效审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区别和联系全部的内容,包括:企业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区别和联系、求《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绩效审计的程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07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