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的地方——武威

魂牵梦绕的地方——武威,第1张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而我,是因为一座城,爱上一群人,因为喜爱,最近又看了一遍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瞬间将我的思绪带回那个一直让我心心念念的地方。与其说心心念念的地方是河西走廊,不如说真正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武威,因为河西走廊我真正去过的地方只有武威、金昌、张掖;而武威,是我曾经工作、生活过四年的地方,这个地方,近两年在我的脑海中每天无数次的出现、回味。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姑臧、休屠,冠军侯霍去病将河西地区纳入汉帝国版图后,汉武帝为彰显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将此地命名为武威。

2014年,我因为工作原因,来到武威,刚来时真的挺不适应的,当地方言听不懂、饮食不太习惯、气候干燥,真的想要逃离,但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必须得留下(打工人的苦大家都懂)。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不能去改变,何不尝试去适应,接下来,我主动去了解这座城市,这里的风土人情、 历史 文化,嘿,通过了解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逐渐爱上了这里,我本身对 历史 方面的知识相对感兴趣些,而武威,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正好符合我的爱好,下面分享一些当地的 历史 古迹及景点。

先从离我住得最近的鸠摩罗什寺开始,凉州鸠摩罗什寺,始建于后凉麟嘉元年(公元389年),距今已有1600余年 历史 ,为后凉皇帝吕光册封高僧鸠摩罗什为国师,为其修建的寺院,现寺内的罗什寺塔供奉着鸠摩罗什的舌舍利。

武威雷台公园,国家四A级 旅游 景区,因雷台汉墓内出土中国 旅游 标志马踏飞燕而闻名,雷台汉墓为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墓旁有雷台而得名。雷台为前凉王张茂所筑灵钧台,古时祈福、祭天、求雨所用,现台上有明清时古建筑群。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年-1439年),后经明、清、及民国年间重新扩建,成一组布局完善的建筑群,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迄今已有五百余年 历史 。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也是我国三大文庙之一。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由凉州著名高僧昙曜开凿,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有1600余年 历史 ,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

武威,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热情淳朴的地方,那里有我很好的朋友,有把我当成自己家里人的好兄弟,有我回不去的青春

怀念,怀念北关市场的三套车、怀念云翔小区外的茶屋一条街、怀念喝到微醺时去核桃园坐摩天轮、怀念夏天晚上坐在天马湖边吹风、怀念心情不好时能开车去腾格里沙漠边上沉思怀念的太多太多,但是,不知再去,何年何月,唯有祝福,祝福武威发展越来越好,祝福那里的朋友、那里的所有人幸福安康!

庚子年腊月初三于古城西安

希望刷到的朋友能够加个关注、给我鼓励、给我支持!谢谢![比心] [比心][比心]

1浆水面

天水浆水面又叫酸菜饭,是一种传统面食,在天水地区,特别是农村一带的家常饭。它是用发酵的酸菜炒成卤而制成的面条。一般上好的酸菜用一种叫“苦苣”的野菜腌制,味酸,浆水,既可做清凉饮料,又能在吃面条时做汤。再加上葱花、香菜调味。吃起来酸爽无比,浆水又清热解暑的作用。夏天吃上一碗浆水面,立即会感到清凉爽快。

2搓鱼面

搓鱼面又称搓鱼子,是甘肃省张掖市特有的面食。因其成品的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先把面皮擀至5毫米左右的厚度,切成5毫米宽,然后搓成圆柱形。再把圆柱形的面条搓断,这就形成的小鱼状。成型的面就可以直接下锅了做好的面条既可以加辣椒和醋干吃,又能用来炒菜。虽然搓鱼面的做法略复杂,但胜在口感好。是张掖不可错过的一道精品小吃。

3呱呱

天水呱呱不是青蛙,而是一种甘肃天水的传统风味小吃,荞麦面做的,被誉为“秦州第一美食”,天水呱呱口味独特,以香、辣、绵、软着称。相传起源于汉代。是用当地特产的一种被称作荞麦的淀粉制作的。以香、辣、绵、软着称。

4高担酿皮

兰州的酿皮有两种,分水洗酿皮和高担酿皮。高担酿皮主要以芝麻酱为主,(芝麻酱调的即稠又多)其它调料依次为油泼辣子、香醋、食盐,再佐以绿豆芽,拌匀即可。而水洗酿皮则突出的是各种调料的冲味。调料为:芝麻酱(调的较稀)油泼辣子、蒜泥、芥末水、香醋、食盐。高担酿皮口感顺滑、柔软,制作简单,深受很多兰州人的欢迎。

5藏包子

甘南藏包子是非常有特色的面食,其制作精细,工艺有独到之处。甘南藏族人民大多都有一手捏制包子皮的高超手艺,一次可捏制成4至5个大小相等、薄厚均匀的包子皮。藏包子因体积较小,一般放置在旺火上蒸制15至18分钟即熟。用筷子把包子夹入盘内,佐以蒜泥、醋、酱油、辣子油、吃起来油而不腻,软嫩可口,鲜美异常。

6洋芋搅团

说到洋芋搅团,不得不提及一下“搅团”这种食物,搅团也是甘肃的一种做法,不过搅团的食材一般是小麦面粉、玉米面粉或者豆面等杂粮面粉,和洋芋搅团是完全不一样的吃法,而洋芋搅团的原材是土豆,和面食搅团的成品相像,吃法接近。甘肃人又叫土豆为洋芋,所以才有了洋芋搅团的叫法。据小编了解,在全国各地土豆产区,大都有甘肃洋芋搅团类似吃法。这种小吃在甘肃的分布较多,主要在有陇南的武都,平凉的华亭和庄浪,以及甘肃临洮。这些地区洋芋搅团的做法大都类似,吃法略有差别。

7炮仗

炮仗面又称“炮仗孔子汤饭”,由于这道面食的传播性非常广泛,融合了不同的历史、民族、地区的特色,因而有时也管它叫民族团结的“串串面”。方言中叫“炮仗子”,其实就是爆竹的意思,回族叫炮仗,是回族的一种汤面,个个如小炮仗一般。简便快捷的炮仗子汤饭,由于加入了西北特有的麻辣香料,吃着火辣辣的,吃到嘴里有放炮仗的味道,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开。有的地区人民用此汤来发汗去病,不少的人还称它为感冒汤。炮仗面,面条劲道弹韧,辅菜香辣爽口,是西北穆斯林经典面食。特别在西北地区,深受各族人民喜欢。炮仗面的拉面,出锅后不带汤,用刀切成短条,倒入用粉丝、肉末、辣椒和少量菜做好的混菜锅内混炒而成。出锅前的制做等同于拉面的制做,出锅后的混炒法又相近于炒面片的混炒,但口味与两者各不相同。先长后短,先煮后炒、面菜混一。

武威市名胜、古迹 武威市凉州区文庙 在市区东南隅。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后经重修扩建。坐北向南,由东西两组建筑构成。南北长170米,东西宽90米,总面积153万平方米。西以大成殿为中心,前有泮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中为棂星门、戟门。东以文昌祠为中心,前有山 完好的西夏文碑。高昌王世勋碑 在内庙内。即“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残碑仅存中段,高18米,宽17米 有砖砌花栏宇墙。门向东开,从上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最上层面东设小龛,龛内有佛一尊。塔刹垂脊上直接施覆钵,宝盖周有圆光,下系小风铎。顶铜质葫芦形宝瓶。巍峨高耸,金碧辉煌,素称武威胜迹。大云寺铜钟 在市区东北隅钟楼。又称大云寺晓钟。合金铸成,色微黄,形制古朴,高24米,下口直径145米,厚01米。钟楼基座高20米,底15平方米,歇山顶,平面呈方形。铜钟铸于唐代。亦有早于唐之说。钟原在大云寺门外东南隅。清初《重修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载,大云寺为前凉王张天锡时所建。原名弘藏寺,后改天赐庵。武则天称帝,令全国供奉《大云经》,改天赐庵为大云寺。清雍正时曾重修钟楼。寺毁于1927年地震。雷台 在北门外1公里雷台湖。高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黄土垒筑,上有雷祖庙,为清代建筑。周围多泉,汇流成湖。湖周杨柳,台上古柏巨槐,翳天蔽日。相传前凉张茂作灵均台,上筑宫殿,明改建为雷祖庙,供雷神,因有此名。1969年10月在台下发现东汉晚期大型砖室墓一座,出土文物230余件,其中铜制奔马为艺术珍品。海藏寺 在市区西北2公里。始建于晋,后经历代重修。现存主要建筑牌楼、山门、大雄宝殿为清代所建。后院灵均台高约20米,上有无量殿,为明代建筑。相传灵均台原为水中小岛,寺建于台上,故名海藏。清初际善和尚拄杖募化,步行到京,请赐藏经,修藏经阁。寺坐北向南,牌楼前额书“海藏禅林”四字,两旁绿柳翳天。寺为武威一景,古柏参天,清流环绕。弘化公主墓 在市区东南25公里的青嘴喇嘛湾。建国后清理发掘。为砖砌单室墓,坐北面南,南北长44米,东西宽42米,原高约5米。墓壁存有壁画残迹。出土文物,有完好如新的彩绘木俑、木驼、木马以及纱、罗、绮、绢、织锦等丝织品,是研究历史与“丝绸之路”的实物例证。墓志方形,边长057米,志文25行、行24字,由成均进士云骑尉吴兴姚略撰文。志盖长、宽各06米,正中篆书“大周故西平公主之墓”,3行9字,盖四侧饰雕镂花纹,颇为精致。由武威市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弘化公主(623-698),唐太宗族妹,贞观十四年(640年)嫁吐谷浑王诺曷钵。龙朔三年 (663年),随诺曷钵率数千帐至凉州(今武威)附唐。武后载初元年(689年),赐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死后葬吐谷浑王茔。西宁王忻都公神碑 在市区北15公里永昌府石碑沟。高5米,宽15米,厚04米。首刻蟠螭,篆书“大元敕赐西宁王碑”八字,下有龟趺,立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正面汉文,背面回鹘文,共32行,每行63字。内容叙述回鹘族在河西的居住和发展历史。沙漠公园 在市区东19公里,毗邻腾格里沙漠。中国第一座具有大漠风光、草原情韵、园林景致的沙漠公园。占地300万平方米,沙生植物500多万株、20多个品种。还有异国他乡来落户的沙拐枣、旱生油瓜、水飞蓟、火炬树等,万紫千红,多姿多态,满布大小30多个沙丘。登上32米高的观景塔,眺望莽莽沙海和蜿蜒于沙海的古老长城,令人悠然遐想。下双寨大庙 在市区东北15公里的下双乡。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庙筑在高3-5米的上下两层土台基上,大殿南北向,面宽3间,周围有廊,重檐歇山顶。殿前有陪殿3楹,东西两面有廊房,庙东南有奎星阁,建于2米高的土台上,平面方形,宽1间,四周有廊,门辟西面,有台梯攀登。二层八角塔式阁顶,刹为绿色琉璃,自下而上为覆钵、露盘及宝瓶顶。祖师宫 在市区西20公里的永丰乡。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观音阁坐北向南,位于5米高的土台上,面阔3间,进深3间,周围有廊,重檐歇山顶,梁架结构简洁了当。两侧各有陪殿一楹,单檐硬山顶,格扇门。大殿位于观音阁台基下,面宽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大殿前东有娘娘殿,西有龙王殿。天梯山石窟 在市区南50公里处的张义堡天梯山上。古称凉州石窟。始建于北凉,明清时期为藏传佛教寺院,后因地震,多数崩毁。建国初,尚有13窟,内存北朝至隋唐的塑像。后因修建黄羊河水库,塑像搬迁至省博物馆内保存,库区为水所没,只有几尊难以搬迁的大石佛仍留原处。石窟群山环抱,中间为河流冲积的小平原,林木葱郁,川流纵横,景色迷人。天梯山石窟在我国佛教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天梯山坐佛—高30多米,建于唐代。

1、高庄馒头:蒸锅时蒸笼不得漏气,蒸出的凉州 “食 ”文 化馒头白、暄、香,外形天圆地方,品味绵软可口,无碱味,且入口即化,极适宜老幼食用。

2、肉夹子:制作时选用新鲜猪肉和传统腊汁,经过独特的烹调工艺煮成腊肉,肉质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

3、山药米拌汤:用凉州小米与洋芋做成。制作时,将小米淘洗干净,下入砂锅,用旺火熬煮至凉州 “食 ”文 化八成熟,再把去皮洗净的洋芋切成方块投入,并撒入少许干面粉或淀粉打成糊状兑入,用勺使劲搅匀,调盐即成。

4、米汤油馓子:食前炝清油、葱花、花椒粉即成。特点是味咸色黄,入口绵细香甜。

5、三套车: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在河西走廊闻名遐迩。

6、凉州凉粉:常见的有豌豆制成的白凉粉,荞麦制成的褐凉粉,扁豆、黄豆、蚕豆制成的黄凉粉,绿豆制成的绿豆粉,沙米制作的沙米粉,洋芋淀粉制成的洋芋粉等。

甘肃的特色美食有兰州清汤牛肉面、临夏手抓羊肉、酒泉鸡汤糊锅、武威三套车、张掖小饭等。

1、兰州清汤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有人总结了面的标准:“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汤清,萝卜白,香菜蒜苗绿,辣子红,面条又黄又亮,就是一碗好的面了。

兰州清汤牛肉面,汤底牛肉味浓郁但不油腻,面条粗细可选择,吃起来也比较有嚼劲并且不坨,辣椒一定要加,增香不辣。牛肉分量不少、都很大块,鲜香味美,实在太香了。

2、临夏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临夏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手抓羊肉一般带骨,多切成条形或块状,因直接用手抓食而得名。最厉害的是,这种羊肉没有一丝羊膻味,他们的烹饪方法和调料应该非常讲究,羊肉的腥臊全部去除了。

别看清清淡淡一盘,每一口肉都腌入味,有花椒的香辣,羊肉本身的肉香和盐混合在一起,变得很立体,再加上油脂的奶味,浓郁到上头,咬上一大口,嘴里有Q弹的肉筋,有软烂的瘦肉,还有一股子奶香,巨满足。

3、酒泉鸡汤糊锅

甘肃酒泉有一种食物叫做鸡汤糊锅,糊锅是鸡汤打底,熬得特别浓稠,一整个大锅都是汤底,面筋和宽粉都是现要现放的,麻花也是,麻花也可以根据口味不同选择硬的或软的,冬天吃特别暖和!因为汤里放了胡椒粉,会有一丢丢辣,鲜香味美,实在太香了。

4、武威三套车

武威三套车指的是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无论外地游人还是凉州居民均爱食用,为大众化的风味美食佳肴。

一盘肉为腊肉,可理解为腊汁肉夹馍的腊肉,每个盘子里还配一小块焖子,上面撒一些葱丝。一碗面为盐版拉面,用面粉、盐、水混合饧面,里面没有蓬灰碱水,整体呈现有些打卤面的感觉。一杯茶被称为冰糖红枣茯茶,据说是用冰糖、红枣、桂圆、红枣、枸杞、核桃仁、茯茶来熬制,鲜香味美,实在太香了。

5、张掖小饭

牛肉小饭是甘肃省张掖市最具特色的早餐之一,它虽名叫饭但确是面食。当地人把面团揉成跟铜钱差不多厚的面片,再用刀切成小小的方块,看着像饭粒。再将这些方块以滚水下锅煮,浮起之后就捞出过凉水,这样煮出来的小饭面丁丁吃起来就不仅爽滑,而且带有嚼劲。

以上就是关于魂牵梦绕的地方——武威全部的内容,包括:魂牵梦绕的地方——武威、甘肃人民日常吃的面食,除了牛肉面,还有哪些、武威的什么最出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746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