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吗

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吗,第1张

龚自珍,清中期爱国诗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人(今浙江杭州)。龚自珍:官至内阁中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橙:龚自珍长子。(生卒1817年~1870年)。职业藏书家,自幼聪颖,但一身放浪不羁,性情孤僻,寡言少语,好为狎邪游。喜好收藏古籍,对藏书无所不窥,为学问浩博精深。龚橙:精通满汉两语,后又精通洋文,正因为被人推荐赴沪投靠英国人,才有圆明园火烧一事;此一烧烧了百年,就是当代人论起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也感痛心。

相关龚橙,坊间褒贬不一。贬义的传说是由龚橙当年为八国联军“带路”去圆明园抢掠国之瑰宝,然后又将圆明园一把火烧了。其后,龚橙也掠取无数珍宝。

这一说法源于民国初年,这里有二个原因。一龚橙的确谋职于沪上,也的确供职于英法联军处办事;受雇于英使馆参赞威妥玛的“记室工作"(即高级文秘)。这与龚橙精通英文不无关系。那么,为什么这盆恶水会临他泼下呢?这就与其职业接触的后台与人物密不可分。此外,龚橙一身放浪不羁,生活糜烂,挥霍无度;于沪识得一女,系青楼妓女,据说是沪上之名妓。然而,龚橙专宠这位小妾。龚橙晚年故还为自已取号“半伦”,何谓半伦呢?原来正因龚橙只爱这个小妾,弃却了君臣之道,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乘五伦中的半伦也!故有龚半伦的来历。龚橙一身风流倜傥,傲才自喜,目中无人。

缠着小脚的清代妓女。

龚橙晚年于沪穷途潦倒,但难改秉性,还是挥霍放诞,不改年轻时的习惯。据传清廷李鸿章闻知龚橙落泊还专门派人送去200两月银。有道是:江山好移,本性难改,龚橙依然吃喝嫖赌,一派贵公子的豪气。

从以上二点,让后人足可怀疑他是典型的汉奸,如此恶水泼在龚橙身上岂有质疑之理?

那么龚橙到底有没有“带路党”嫌疑呢?放到现在,一大批学者正在为其正名。当然要有证据明证哦!有人说,龚橙当初确在英法联军处谋事,不过,圆明园这么大名气,难道八国联军不知道?还要人带路?其实此说亳无力度。又有人拿出了龚橙好友王韬的《淞滨琐话》中的记载,证实那些信息的来源也存在值得怀疑的地方?

历史毕竟逝者似水,许多事难以说得清。不过龚半伦在那年代混得如此潦倒,且又与英法联军为伍;为了继续风光的生活,为了养活沪上的小妾,此人当一下汉奸或谋取私利亦在所必然,方才遗下千古骂名!

不拘一格降人材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中的一句诗。

全文是: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大体意思讲述的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关于龚自珍的介绍:

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祖父龚禔身,与同胞兄弟龚敬身同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龚敬身曾任吏部员外郎,后任云南楚雄知府,为官清廉,在当地颇有政声。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幼年过继给龚敬身为子,是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龚自珍家人非但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12岁从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1810年(嘉庆十五年),倚声填词,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

关于龚自珍的典故:

藏书故事

龚自珍不仅仅是晚清思想家,还是一名知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藏书极精,抄本和宋、元本达20余种,曾托钮树玉、何元锡等人助其搜讨,又四处借抄。曾为诸多知名藏书家撰写藏书记、藏书诗、藏书序跋。其《慈云楼藏书志·序》,对古典目录学的阐述,深刻独到:目录之学,始于刘向,嗣是而降,约分三支:一曰朝廷官簿,一曰私家著录,一曰史家著录,三者体例不同,实相资为用,不能偏废。尤喜收藏碑文、石刻、印章,文博藏品之富,陈元禄称之为“不可胜记”。

藏室名为“宝燕阁”、“寰中一玉之斋”,其藏帖“二千种之冠”,邀林则徐、魏源、何绍基等好友同赏。又有“晋墨斋”。研究藏品之作如《说印》《商周彝器文录序》《秦汉石刻文录序》《瓦录序》等专论文章数篇。惜藏书后来毁于火。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其子龚橙撰有《仁和龚氏旧藏书目》1册,手抄本,著录图书700余种。 

名父逆子

龚橙是龚自珍的长子,字孝拱,号半伦。他除了对小老婆,别的通通不爱,故自号“半伦”,真是“坦诚”得让人佩服。龚半伦虽放荡不羁,可并非不学无术之徒,相反他自幼聪颖,“藏书极富,甲于江浙,多四库中未收之书”,少时即“沉酣其中”。孝拱治学于公羊最深,著述甚富。他不自收拾,为人豪放,不修边幅,恃才傲物,世人因此多忌恨他。晚年家道益落,变卖先人金石书画殆尽。李鸿章爱其才,月资二百金以备无米之炊。孝珙客居海上时,曾做英国人威妥玛的幕府,月资数百金。后来资金日减,生活益窘,宠爱的两个姬妾都下堂入厨。

有人甚至攻击他曾把女儿送给威妥玛做妾。龚孝拱给英国人巴夏礼做幕僚时,曾引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据说当时英人欲直攻故宫,龚孝拱力阻之,说圆明园珍宝如山,是中国菁华之所在,毁此亦足以泄愤。英人听从他的话,京城遂得保存。 

与龚半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父亲龚自珍。父子俩一个爱国,一个卖国,一个名垂青史,一个遗臭万年。清人赵翼说,名父之子多败德,这虽然不是必然规律,但名父不幸而有逆子,按照“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龚自珍自然也难辞其咎。孝珙除精于公羊学外,还精于史学、小学。著有《元志五十卷》《雁足镫考三卷》《清邋遢史三卷》。

龚自珍是我国一个比较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中里面最有名的一个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但是他的后人在清朝末期做了一件比较丢人的事情,就是他的儿子龚橙曾经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带领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在遇到当时清朝官员质问的时候,他甚至拿他的父亲当年的经历来反驳对方。

龚自珍的儿子叫做龚橙 ,龚自珍的一生可以说是郁郁不得志,龚自珍当时所处的年代社会比较动乱,但是当时他非常的爱国,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候,他就曾经出谋划策,而且他也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人,支持当时的改革派,但是当时社会的一些封建保守势力非常强大,在这种情况下龚自珍的前途一直没有好的发展。他的这种经历,他的儿子就非常清楚,作为龚自珍的儿子是非常反感清朝的统治的,龚橙他的还智力还是很高,比较聪明,而且也会多种语言,包括在接待英法联军的时候,甚至会说一些英语。

在英法联军共打进北京的时候,龚橙 居然主动跑过去给这些外国人带路,带领他们去皇家的圆明园,这个事情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历史上记载,后来慈禧派领朝廷官员去和英法联军谈判,而龚橙 居然是代表英法的翻译去和清朝官员谈判,清朝官员当时就斥责龚橙 作为大清子民为何要帮助外国人,而龚橙却一点都不害臊,而是反驳到这位官员说我父亲一辈子都没有进入翰林院,都没有受到你们清朝的庇佑,我为什么要帮助你们?

从这句话可以看得出来,龚橙对清朝的态度是非常反感的,他认为自己父亲的一生郁郁不得志,和清朝那些腐败的官员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他心里是有一点想法想要看这些清朝官员的笑话,所以他才会引领这些英法联军,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在做汉奸,而在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他还顺手牵羊抢了一些宝物。

是龚橙,字孝棋,又名孝拱,为龚自珍的长子通常又叫他龚半伦

相传,他的父亲龚自珍由于和某位王爷的小妾有一腿,被人用毒酒毒死,死前告诉龚橙是满人害死了他,所以龚橙对满人有着怨恨,

龚半伦最不为世人所谅的,是庚子之变,他为英法联军带路,火烧圆明园。初时,他混迹于上海,不知通过什么关系,结识了英国公使威妥玛,被威氏招至幕府,周旋于旅居沪上的外国人中,由是洋人呼龚先生而不名。据说威氏很赏识他,行动有护卫跟从,月致万金。所以到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龚半伦就自告奋勇,将联军引进圆明园,并且抢先一步单骑直入,取金宝重器以归。这是典型的汉奸行经,为天下人所侧目。后来,他将这些宝物的百分之一,运到上海变卖,用作嫖资,狂嫖滥嫖,结果发狂而死。所谓发狂,是梅毒侵入了大脑。民初蔡东藩的《清史演义》,将他写得十分不堪,就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网上也仍然有很多关于他的帖子,将他骂作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这个人确实无耻,据冒鹤亭《孽海花闲话》载,英国公使威妥玛在礼部大堂议和时,龚半伦也赫然在座,席间对大清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奕欣,百般刁难。恭王气愤不过,质问他道:龚橙你世受国恩,为何为虎作伥?!谁知龚半伦并不尴尬,反而厉声说:我父亲不得入翰林,我穷到靠外国人糊口,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他这时似乎已经忘记当年曾国藩请他出仕的往事了)?!恭王瞠目不能言。怪不得人们都说,从来有取错的名,没有取错的号,这龚半伦果然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荒唐绝伦。带累得其父定庵,也遭人讥嘲,指他子不教,父之过,污了一世英名。

导语:

在原宣武区上斜街的胡同里有这么一所宅子,一眼望去,尽是破旧堆满杂物的房屋,怎么也想象不到这就是番禺会馆。

很多人都不知道,清道光时龚自珍曾经在这里居住,龚自珍的宅院本来是气派漂亮的,前有住宅,后有花园,放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小别墅了。既然是龚自珍的故居,那么又如何成了番禺会馆?

千古绝唱

原来广东番禺富贾潘仕成从龚自珍手里买下这所宅院后,就赠给了广东同乡会,所以才有了番禺会馆。

龚自珍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仕途坎坷,世人皆知他曾写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千古绝唱。

但鲜少人知他也是一代爱国奇才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写下“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藏勋。

壮志难酬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的诗句,以表达他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的决心。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社会改革,在当时麻木不仁的社会,他是清醒的,他清醒地看出了清王朝的腐败和堕落,明白封建社会早已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

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迫切想要变革的愿望不是能轻易实现的,政治上不得意,也只能寄情于诗,为此龚自珍也写下许多爱国壮志的名诗,然而这些诗确实给当时还在睡梦中的人们以当头棒喝。

他人评价

梁启超这样评价他:“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龚自珍一生清明磊落,不料生出个败国败德的逆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在他们父子身上似乎并不适用,倒是应验了古人那句话:“自古名父多败子。”

龚自珍的长子龚橙,自号“半伦”,所以就称为龚半伦,龚半伦自幼便聪颖过人,颇得他父亲真传,可谁曾想龚半伦成年后狂傲不羁,生只爱自己的小妾,自己的正牌妻子却不管不顾。

父子相差甚远

直至后来,完全辜负了他父亲的期望,还戴上了一顶“大汉奸”的帽子,虽然不能证明资料记载的真实性,但料想这些记载也不会是凭空捏造。

据《清朝野史大观》《圆明园残毁考》等资料记载,他在上海走投无路之际投靠了英国公使威妥玛,这位英国公使赏识龚半伦的英语水平,给他很高的酬劳。

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龚半伦也跟着英国人来到北京,洋帽西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后来,英兵打算烧了故宫耀武扬威,龚半伦一句:“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就让英兵把矛头指向了圆明园,虽说间接保住了故宫,奈何圆明园一场大火珍宝尽失,震惊古今中外。

父子二人,虽为同姓,但一个名垂千古,一个遗臭万年;一个保家爱国,一个却是卖国求荣之徒。

以上就是关于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吗全部的内容,包括: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吗、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出自哪位诗人、龚自珍后人,是否引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真相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274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