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披梦泽云,笠钓清茫茫。寻丝得双鲤,内有三元章 是李白的哪首诗

朝披梦泽云,笠钓清茫茫。寻丝得双鲤,内有三元章 是李白的哪首诗,第1张

上清宝鼎诗

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

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

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

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

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

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

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

居谐音是鸡,所以这个动物应该是鸡。

作者:李商隐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是公元845年(会昌五年)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绹当时任右司郎中,所以题称“寄令狐郎中”。

首句“嵩云秦树久离居”中,嵩、秦指自己所在的洛阳和令狐所在的长安。“嵩云秦树”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云、树是分居两地的朋友即目所见之景,也是彼此思念之情的寄托。“嵩云秦树”更能够同时唤起对他们相互思念情景的想象,呈现出一副两位朋友遥望云树、神驰天外的画面。

次句“双鲤迢迢一纸书”是说令狐从远方寄书问候自己。双鲤,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用作书信的代称。久别远隔,两地思念,正当自己闲居多病、秋雨寂寥之际,忽得故交寄书殷勤问候自己,格外感到友谊的温暖。“迢迢”、“一纸”显出对方情意的深长和自己接读来书时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念之情。

三、四两句“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加。”转写自己目前的境况,对来书作答。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为梁孝王宾客。梁园是梁孝王的宫苑,此喻指楚幕。作者从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到837年(开成二年),曾三居绹父令狐楚幕,得到令狐楚的知遇;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应进士试时又曾得到令狐绹的推荐而登第,此处以“梁园旧宾客”自比。司马相如晚年“尝称病闲居,既病免,家居茂陵”,作者公元842年(会昌二年)因丁母忧而离秘书省正字之职,几年来一直闲居。这段期间,他用世心切,常感闲居生活的寂寞无聊,心情悒郁,身弱多病,此以闲居病免的司马相如自况。

1、双鲤。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2、:“武陵人”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后比喻隐居的人。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 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类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以上介绍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见寓意。其实,不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的“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而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三国人曹植的 “寒蝉鸣我侧”(《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同样的情思。

尺牍 尺素 尺书 尺纸

鱼雁 雁足 桃符 简札

鲤鱼 鱼书 鲤素 鳞鸿

用书写的工具来指代:尺翰、书翰、札翰、华翰。

翰,本义是指鸟羽。古时曾用羽毛为笔,故用“翰”代称笔,“翰墨”就是笔墨,“翰池”就是笔砚。写信要用笔,因此用与此相关的字词和“翰”构成双音节词来代称书信,例如尺、书、札等。《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

华翰,是取“华”美观、精华、有文采之义,用来表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唐刘禹锡《谢窦相公启》:“每奉华翰,赐之衷言,果蒙新恩,重忝清贯。”

用书信的包装来指代:函、缄(缄札、缄素)、书筒、双鲤(双鲤鱼、双鱼)。

函,是指封套,相当于现在的信封,一封信就称为一函。《三国志·魏·刘晔传》:“(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缄,是指用来捆绑器物的绳索,而用绳索的目的是将器物密封或封口,书信一般是具有保密性的,也需要密封,因此就用缄来代称书信。宋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两月劳君寄两缄。”“缄札”和“缄素”字面意思就是用绳索将写好字的木片、丝帛捆扎起来,表明是密封好的书信。唐李商隐《春雨》:“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明张羽《怀友》:“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书筒,是指盛书信的邮筒,也用来代指书信。宋赵蕃《呈季承》:“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双鲤,是指用两块雕刻有鲤鱼图案用来放书信的木盒,也就是书信的封套。唐刘禹锡《途中送崔司业使君扶持赴唐州》:“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也有称为双鱼的,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描写冬至的诗句七律

描写冬至的诗句七律。冬至是二十节气之一,也是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很重要,有些地区甚至认为冬至大如年,由此可见冬至的重要地位,下面和大家分享描写冬至的诗句七律。

描写冬至的诗句七律1

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是杜甫忆起往事时所写:他常年一个人在外漂泊,到冬至时节尤其感到贫穷和孤苦带给自己的伤感与迷茫。漂泊在江上,他自觉容颜渐老,人已憔悴,远在异乡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下雪了,雪后他拄着藜杖面向山沟而立,想起当初曾经身带佩玉上朝和散朝时离开皇宫的情景,心中不由更觉感伤,愈加迷茫。

至后

冬至至后日初长,

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

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

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

这首《至后》是764年杜甫在成都(剑南)时所作,当时他在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至后,就是冬至过后。

冬至过后白天渐渐长了起来,诗人在剑南不由思念起洛阳。“青袍白马”指自己当前的处境,代指闲官卑位,“金谷铜驼”指洛阳的金谷园、铜驼等风景胜地,此时洛阳经受了安史之乱,城市受到破坏,早已今非昔比,诗人想到这些不由发出感慨。

“棣萼”出自《诗经》“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在这里指兄弟。诗人由眼前“梅花欲开”的景色想到了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心情十分愁闷,本想写诗以排遣,没想到诗成反倒更觉凄凉与寂寞。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之手,韦应物早年曾经担任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读书应举考中进士,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风格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

韦应物的《寄诸弟》诗有20余首,这是其中之一,写于冬至之时。

韦应物在地方上任职,一向简政爱民,勤于政务,并时时反躬自省,在这首诗中,诗人就抒发了自己在外做官从政的感想和忧虑,之后才表达自己的`思念情感,以及寒冬天气怀念家乡亲人时的孤清景况。

兄弟情深的还有晚唐诗人杜牧,杜牧只有一个弟弟,他曾经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弟弟而放弃了做监察御史和吏部员外郎的机会。

冬至来临之时,天气转冷,杜牧挂念着远方的弟弟,于是写了下面这首诗: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远信初凭双鲤去,

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

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

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

疑是松窗雪打声。

“双鲤”代指书信,“一阳生”指冬至时阳气初升,点明时节。

“樽前”指酒筵上,饮酒之时生出无限愁绪,这愁绪并非因为家国之忧,而是因为思念远方的弟弟。

“姜被”指兄弟和兄弟之情,“晏裘”指晏子裘,春秋时的齐相晏婴力行节俭,曾经穿着布衣鹿裘入朝,这里代指处境困顿。诗人这两句写挂念弟弟的心情:天冷了,身弱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要给自己添衣加被呢?

后两句写寒风飒飒,让人感觉大雪将至,诗人的思念关切之情不由转为更深的焦虑和惆怅。

诗人的兄弟之情,深厚至此,实在令人感动。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作于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当时白居易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职位。冬至这一天,朝廷放假,白居易宦游在外,宿于邯郸馆驿,有感于怀,写成了这首诗。

白居易的诗歌一向浅显易懂,意味深长,这首诗同样如此。

唐朝时,冬至这个时节正是家中亲人团聚的日子,诗人偏偏独自一人游历在外。夜宿馆驿之中,一盏孤灯,诗人抱膝而坐,陪伴自己的只有影子。想象着家中亲人相聚到深夜之时,他们一定也会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孤寂之感,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描写冬至的诗句七律2

1、《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2、《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3、《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4、《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5、《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6、《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7、《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8、《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9、《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

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

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

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10、《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描写冬至的诗句七律3

1、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郑胤骥

2、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

3、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陆游

4、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刘克庄

5、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

6、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冬至夜怀湘灵》

7、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

8、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式

9、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魏了翁

10、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庞籍

11、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白玉蟾

12、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晁补之

13、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苏轼

14、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晁说之

15、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白居易

16、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苏颂

17、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释普宁

18、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张耒

19、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

20、晴明冬至,吉无不利。——释梵琮

2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

22、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邵亨贞

23、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殷尧藩

24、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许月卿

25、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孟浩然

26、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罗公升

27、辜月今朝初一日,正当冬至满霜月。——释慧晖

28、去年冬至尧母城,城头较射角弓鸣。——许宗鲁

29、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韦应物

30、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陈与义

31、才经冬至阳生后,今日工夫一线多。——和凝

32、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刘基

33、冬至月尾,卖牛买被。——释普济

34、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陆游

35、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张志真

36、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李中

37、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张抡

38、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黄彦平

39、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文天祥

40、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元稹

1关于鲤鱼的诗句

《鲤鱼》

年代: 唐 作者: 章孝标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

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

《鲤鱼》

年代: 唐 作者: 项斯

似龙鳞又足,只是欠登门。

月里腮犹湿,泥中目未昏。

乞锄防蚁穴,望水写金盆。

他日能为雨,公田报此恩。

《鲤鱼行》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鲤鱼财三尺,浅水不覆脊。

虽怀江湖乐,已叹刀几赤。

长鲸之长几千丈,雪蹴山倾万重浪。

纵游不厌沧海宽,一跃已在青天上。

身世局促古所哀,噞喁贪饵胡为哉?

人间沟渎莫更顾,夜半变化乘风雷。

《题陈生鲤鱼图》

年代: 宋 作者: 赵必成

神龙原自异凡鱼,潴泽还知不久居。

平地雷轰头角露,滔天浪浴甲鳞舒。

应夸鳌海都量遍,漫道龙门不可逾。

试问锦标刚一跃,陡成霖雨足沾濡。

2关于鲤鱼的诗句有哪些

1、鲤鱼浪飒苔花风(明·蒲庵禅师·《题米南宫云山图》)

2、水声吹雨鲤鱼飞(明·钱宰·《分题赋镜湖送张用中》)

3、鲤鱼尾杂猩猩唇(明·沈愚·《大堤曲》)

4、春浦鲤鱼风(明·宋濂·《简吴山长》)

5、欲寄相思无鲤鱼(明·宋璲·《春夜辞》)

《杂曲歌辞•远别离》张籍

莲叶团团杏花拆,长江鲤鱼鳍鬣赤。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

谁言远别心不易,天星坠地能为石。

几时断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远别离》张籍

莲叶团团杏花拆,长江鲤鱼鬐鬣赤。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

谁言远别心不易,天星坠地能为石。

几时断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泗水行》张籍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

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相和歌辞•大堤曲》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釭。

莲风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大堤曲》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3关于锦鲤的诗词

1、《南乡子》宋代:蔡伸

木落雁南翔,锦鲤殷勤为渡江。

泪墨银钩相忆字,成行。

译文:树叶落下大雁向南方飞去,锦鲤不辞辛苦的渡江。泪水与墨水掺杂渗透在字里行间。

2、《贺新郎》宋代:李泳

问锦鲤、何时重到。

楼迥层城看不见,对潇潇、暮雨怜芳草。

译文:想询问锦鲤何时才会再次来到,高楼城墙看不见,对着潇潇暮雨怜惜草木。

扩展资料

锦鲤寿命极长,能活60-70年(相传有200岁的锦鲤),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是备受青睐的风水鱼和观赏宠物。

锦鲤在中国素来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据说能跳过黄河龙门瀑布的鲤鱼就能变成龙。在日本,鲤鱼代表了坚定不移和英勇的精神。它们的胡须同时也代表着智慧和学识。

传统的鲤鱼纹身一般在前臂或者腿部,而龙形纹身在后背,就是希望年轻人能够像鲤鱼跃龙门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栋梁之才。不同造型的鲤鱼(颜色、胡须数量、大小比例等)象征着对未来不同的期望:健康、强大、甚至是成为人中之龙。

以上就是关于朝披梦泽云,笠钓清茫茫。寻丝得双鲤,内有三元章 是李白的哪首诗全部的内容,包括:朝披梦泽云,笠钓清茫茫。寻丝得双鲤,内有三元章 是李白的哪首诗、题目: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猜一个动物急急急、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的典故,比如双鲤,武陵人等,要给出解释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184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