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哪些

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哪些,第1张

颈段脊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脖子”或“脖颈"。它由7个颈椎、6个椎间盘和所属韧带构成,上连颅骨,下接第一胸椎,周围由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包绕。除了第一二颈椎之间无椎间盘且结构特殊外,其余的颈椎节段均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与胸椎、腰椎脊柱的节段相似。 (1)椎骨 ①椎体。短圆柱形,中部略细,上下两端膨大;前面在横径上凸隆,垂直径上略凹陷;后面在横径上凹陷,垂直径上平坦。从上至下,椎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特征上无明显变化。椎体的上、下面均呈马鞍状,使上下相邻的椎体连接更加稳固。 ②椎弓。呈弓形,由一对椎弓根、一对椎板、四个关节突、二个横突和一个棘突构成。椎弓根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相应椎体高度的一半,因此在侧面观上,椎弓根和上、下关节突分别形成椎间上、下切迹。 ③椎板。是椎弓后部呈板状的部分,相邻椎骨的椎板之间有黄韧带。 (2)骨突 ①棘突。两侧椎板在后正中线会合处形成有分叉的棘突,棘突为颈半棘肌等肌肉、韧带的附着处。 ②横突。横突每侧各一个。颈椎的横突短而宽,较小,发自椎体和椎弓根的侧方,向外并稍向前下。 ③关节突。关节突有四个,每侧各有一个向上的关节突和一个向下的关节突,它们位于椎弓根和椎板相连的部位。颈椎的关节突呈短柱状,位于横突之后。上关节突面朝上后方。下部颈椎的关节突与椎体呈40°-45°。 (3)关节:与其他脊椎一样,颈椎部位的关节主要为关节突关节。由侧面观,上下相邻颈椎的下、上关节突关节面形成圆柱形骨柱,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形似圆柱形骨柱上的斜行切面,这决定了颈椎有较大范围的屈曲、伸展、侧屈和旋转运动。两侧小关节突形成的骨柱和颈椎椎体构成一个三柱支撑的柔性柱,以支持头部。上、下关节突之间,突向外侧,为肌肉和韧带的附着部。 (4)管、孔结构 ①椎孔与椎管。前部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上下相连构成椎管,其间容纳脊髓。颈段脊髓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椎间孔。椎弓根上、下缘的上、下切迹相对形成椎间孔(实际为一短管),脊神经和伴行血管在此间通过。颈脊神经主要支配上肢、肩背部的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5)椎间盘:两个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由具有弹性的椎间盘连接。椎间盘是一个位于两个椎体之间、具有流体力学性能的解剖结构。其基本组成如下: ①髓核。为中央部分。 ②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 ③软骨板。为上、下部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软骨板在解剖上应当属于椎体部分,但在临床上它与椎间盘病变关系密切,故也可视其为椎间盘的一部分。 (6)韧带:各椎骨之间除了椎间盘、关节等连接结构外,还借助韧带相互连接。这些韧带在颈椎稳定和运动的平衡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①椎体与椎间盘之间的韧带连接。前后有前、后纵韧带及钩椎韧带等连接。 前纵韧带纵贯脊椎的前方,作用为限制颈椎过度后伸;后纵韧带位于椎管的前壁,作用为限制颈椎屈曲运动。 ②椎弓间的韧带连接。通过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项韧带相连接。 黄韧带位于上、下椎板之间,具有弹性,在颈椎过伸时,可松弛并向前折叠,使椎管矢状径减小。其弹性张力可协助颈部肌肉维持头颈直立。 (7)肌肉: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将颈部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在斜方肌前缘后方的部分为后部(或项部),在斜方肌前缘前方的部分为前部(即颈部)。颈后部的肌肉,称为项部诸肌;颈前部的肌肉,称为颈部诸肌。

人体的胸廓由胸骨、肋骨、脊柱和肋间肌四大部分组成。具体由12个胸椎,12对肋和1个胸骨关节及软骨连结而组成,构成了一个笼状形的骨性支架,其内有心、肺、气管、支气管、纵隔等重要内脏器官。

胸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动性,它能支持和保护胸腹脏器免受外力损伤。但其主要作用,还在于它参与呼吸运动。

1、其特点是横径较长,前后径较短,上部狭小,下部宽阔。由胸廓构成的空腔称为胸腔,内有心、肺等重要器官。

2、胸廓有四壁及二口。前壁较短,由胸骨、肋软骨及肋骨的前端构成,略向前凸并斜向前下方,与额状面约成20度角。后壁略长,由胸椎及肋骨构成,略向后凸。胸廓的两侧壁由肋骨体构成。肋骨向前下方倾斜,以后又向内倾斜并与胸骨相连。

胸廓上口狭小,斜向前下方,其横径大于矢状径,由第1胸椎、第1肋骨、肋软骨及胸骨柄上缘构成。胸廓下口宽阔,斜向后下方,横径大于矢状径,由第12胸椎,第11、12对肋骨肋弓及肋前端,7-10对肋软骨及剑突围城,膈肌封闭胸腔底。

3、肋骨之间为肋间肌。肋间肌分为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两种。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的浅层,上起上位肋骨下缘,肌纤维斜行向前下方,止于下位肋骨的上缘。肋间外肌收缩时,使胸廓横径和前后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加而形成吸气运动。肋间内肌位于肋间隙深层,起点于下位肋骨的上缘,肌纤维斜向后上方,止于上位肋骨的下缘。肋间内肌收缩时,使胸腔上下和前后径变小,胸腔容积减少而形成呼气运动。

4、胸廓底部为膈肌。膈肌为向上膨隆呈穹窿状的横纹肌。膈肌收缩时,穹窿顶向下移动约1~7厘米,因而使胸腔的上下径增加。胸腔容积增大而形成吸气运动。深吸气时,膈肌穹窿顶下降可达6~10厘米。膈肌放松时,穹窿顶上升,使胸腔上下径减少,胸腔容积变小而形成呼气运动。

以上就是关于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哪些、胸廓由哪几块骨连结而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44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