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的分布

油料作物的分布,第1张

花生: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渤海湾周围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区。花生是北方的主要油料作物

油菜。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油菜是南方的主要油料作物。

③芝麻: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④大豆: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的黄淮平原最为集中。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松花江、辽河沿岸和哈大线沿线。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的“三大仓库”。

花生和大豆作为同样油料作物的区别

花生和大豆都是北方常见的油料作物,但是很多人都会认为大豆不是油料作物,花生是绝对的油料。这里就和大家详细介绍下花生的产地和大豆被误解为油料的原因,作为榨油机用户就必须掌握这个技巧和一般的油料品种情况。

花生是中国三大油料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分广阔,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三省外都有种植。国内消费及出□花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和渤海沿岸地区,其中对欧出□主要是山东、辽宁、河北等省。这几省因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生产的花生品质高、□味好,在国际上享有较好的声誉,花生出□总量占全国的85%以上。

历史上曾叫长生果、落花参、落地松、长寿果、无花果等。花生滋养补胃,延年益寿,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品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花生含有大量的油分(脂肪)和蛋白质,是良好的油料作物,其中蛋白质2396%~3394%比瘦猪肉、牛肉和羊肉的蛋白质高15-25倍;比大米、面粉高5-13倍,且蛋白的消化系数很高,它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B1 B6和维生素D、E及钙磷等矿物质。

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二。长期以来花生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 美中不足的是“花生脂肪含量较高,食用时口感过腻,从而导致人体一系列多脂肪疾病的发生。华北地区榨油原料一般多为花生。

而大豆属于低油料作物,可以说国产大豆根本就是10%不到,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亚油酸高达50%,且消化率高,还含有较多磷脂。大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5%—30%,有一半是膳食纤维,其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可引起腹胀。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磷、铁、钙,每100g大豆中分别含有磷571mg、铁11mg、和钙367mg,明显多于谷类由于大豆相对出油率偏低,所以一般出油用于浸出法取油,我国一般榨油机压榨生产企业采用国外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因为转基因大豆含油高达25%-35%。

中国出现人类的历史已有150万~170万年。在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期早期出现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大约在距今7000年到8500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驯化了猪、狗和鸡等动物,同时开始种植谷子、黍稷、胡桃、榛、橡树、枣等作物,其驯化中心在河南、河北和山西一带(黄其煦,1983)。总的来看,北方的古代农业以谷子和黍稷为根本。

在中国北方起源的作物主要是谷子、黍稷、大豆、小豆等;果树和蔬菜主要的有萝卜、芜菁、荸荠、韭菜、土种甜瓜等,驯化的温带果树主要有中国苹果(沙果)、梨、李、栗、樱桃、桃、杏、山楂、柿、枣、黑枣(君迁子)等;还有纤维作物大麻、青麻等;油料作物紫苏;药用作物人参、杜仲、当归、甘草等,还有银杏、山核桃、榛子等。

油料作物南迁北移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南方的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城市的建设用地大量扩张,导致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而北方发展得相对较慢,并且也适宜种植油菜,所以会出现北移南迁的现象。

例如冬油菜北移让冬油菜成为我国北方的“新型”油料作物、生态作物、景观作物、蜜源作物,对提高北方土地利用效率、增加食用油生产、提高植被覆盖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了乡村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信息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

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有:甘蔗,油菜,棉花、天然橡胶等

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年2—3熟,水稻、油菜等为主

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甘蔗

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油茶、油桐 经济作物:棉花

农作物:小麦、高粱、谷子、玉米、黍子、大麦、地瓜、水稻等

糖料作物:甜菜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大豆、向日葵

造成我国南、北方地区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的差异;受气候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的特点是“南甘北甜”.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甘蔗性喜湿热,甜菜性喜温凉。

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油料作物中,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到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西部主要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发展畜牧业为主;东部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南方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比较丰富,土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较高,油料作物则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北方地区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为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的思想;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适合发展林业,既有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水土,有环境效益。

中国的油料作物包括花生、油菜、向日葵、芝麻、胡麻等。其中以花生和油菜所占比重最大,各占油料总产的40%。花生主产区有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江西、江苏、福建、湖北等,面积占全国花生总面积的90%左右。油菜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冬油菜面积占全国油菜面积的90%,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湖南、江苏、贵州、河南、陕西等省,主要种植方式是油菜-水稻、油菜-早稻-晚稻。春油菜主要分布于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一年一熟。我国油料总产量基本保证了我国人民对食油的需求,自给水平不断提高。

以上就是关于油料作物的分布全部的内容,包括:油料作物的分布、花生和大豆作为同样油料作物的区别、中国北方起源的作物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7015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