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根一共发明了什么

摩尔根一共发明了什么,第1张

发现了染色体和遗传规律 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年9月25日 --- 1945年12月4日),美国实验胚胎学家、遗传学家、现代基因学说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基因学之父”。他认为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对形态学、胚胎学、发生学等也都有卓越贡献。他将分散的遗传学、动物学、胚胎学、生理学等融合起来,形成生物学,并使之与物理学、化学相沟通。摩尔根 - 大事年谱 1866年9月25日 --- 1945年12月4日 1866年9月25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 1886年毕业于肯塔基州立学院,获动物学学士学位;开始从事海洋生物的研究。 1890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91年任布林马尔学院生物学副教授。 1894~1895年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动物站工作十个月。 1895年回到美国。 1895~1902年集中研究实验胚胎学。 1897~1945年任伍兹霍尔海洋实验室理事。 1901~1904年在布莱恩·莫尔大学学习和工作。 1903年开始研究进化论,着重研究遗传学和细胞学。 l904年离开布林马尔学院,到哥伦比亚大学任实验动物学教授。 1904~192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实验动物学教授。 1908年养殖果蝇,并利用果蝇研究遗传学。 1915~1928年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着生物性状,从而创立了基因理论。 1928年到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筹建第一个生物学系,并在该系任教。 1933年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1939年获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利(Copley)奖(科普勒奖章)。 l945年12月4日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沙登纳(帕萨迪纳)病逝。 摩尔根 - 主要著作 《基因论》 一、进化论方面 1、《进化与适应》(1903)。 2、《进化理论的评论》(1916,1925年修订后改名《遗传与进化》)。 二、遗传学方面 1、《遗传和性别》(1913)。 2、《孟德尔式遗传学机制》(1915,与AH斯特蒂文特,HJ马勒和CB布里奇斯合作)。 3、《基因论》(1926)。 三、胚胎学方面 1、《青蛙卵的发育:实验胚胎学引论》(1897)。 2、《再生》(1901)。 3、《实验动物学》(1907)。 4、《实验胚胎学》(1927)。 5、《胚胎学与遗传学》(1934)。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后,生物学同化学、物理学和数学相互交渗透,取得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使它跻身精确科学,成为当代成果最多和最吸引人的基础学科之一。关于生命的研究,已经不只是生物学家的任务,也是物理学、化学家以及数学家兴趣较大的领域。现在的生物学常被称为“生命科学”,不仅因为它更深入到生命本质问题,还因为它是多学科的共同产物。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已经成为综合探讨全球问题的环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包括分类学、生理学、进化论等,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促使生物学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分支学科则是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遗传学的研究从1900年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以后与细胞学相结合,随之建立了基因论。到30年代,基因论已被公认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研究性状遗传的指导理论。遗传学也因而在生物学中甚至在整个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化学自1877年提取出离体的“酿酶(zymase)”以后,对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研究进展迅速,到40年代生物体内分解代谢途径已基本阐明。同时,酶的本质和生物能的研究也有长足进展。对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等生命基本物质则不仅阐明其基本组分,并且开始了三维结构的探索。微生物学除了对霉菌、细菌继续研究外,在20世纪30~40年代还阐明了病毒与噬菌体的本质。这 3个分支学科各自的发展和相互交,为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物学发生了质的飞跃。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生物学的探索开始进入了揭开生命之谜的大门。此后,遗传密码的破译,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不仅创建起分子遗传学,而且使肿瘤学和免疫学都在分子水平上取得突出成就。神经生物学,特别是在大脑的研究方面也都出现重大突破。可见,20世纪的生物学不仅直接影响着本身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而且对农学和医学,甚至对方兴未艾的产业革命已经和将要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史家普遍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生物科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从其开辟新领域,从其对其他科学所产生的作用、从其对社会和人们思想的冲击等方面来考察,其影响之大绝不逊色于20世纪前30年中发生的物理学革命。

20世纪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受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力支持,使生物学的研究能够迅速大量的应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的原理、方法和精密仪器。这样,生物学的定量研究逐渐得到发展。由于一些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被吸引来探索生命之谜的未知领域,理论生物学这一新学科开始出现。理论生物学是主要用数、理、化方法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分支学科。早期的代表著作有奥地利Lvon贝塔兰菲的《理论生物学》(第一卷1932、第二卷1942);M贝格纳的《生物学的思想方法》(1959)等。

19世纪生物学主要在欧洲各国发展,特别是在英国、德国和法国。例如,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等几所有悠久历史和科学基础的大学和皇家学会的学术活动;德国的格丁根、海德堡、柏林等多所大学和凯撒-威廉研究所所属的生物实验室;法国的巴黎大学和1888年在巴黎建立起来的巴斯德研究所以及俄国的圣彼得堡大学等。20世纪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专制统治德国,推行残酷的排犹种族主义政策。迫使大批犹太血统的和反法西斯统治的德国科学家移居国外,其中大部分辗转到了美国。美国的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中心。生物学的情况也基本如此。美国本土的生物学家从19世纪末就已逐渐成长,经过20世纪30~40年代与欧洲各国,特别是德国大量移民生物学家的汇合,到20世纪后期无论从质量上或数量上来看美国的生物学都已居于领先地位。当然,上述欧洲国家经过战后40年的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仍居世界前列。亚洲、南美一些国家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下面,只介绍了在20世纪中发展较快和影响较大的几个分支学科的简要历史轮廓。

在细胞水平上遗传规律研究的发展 孟德尔规律的 再发现 1900年荷兰的H德·弗里斯、德国的CE科伦斯和奥地利的Evon切尔马克3人先后分别再发现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查阅到了被淹没在图书馆文献中达35年之久的《植物杂交的实验》原文,把它重新公诸于世。从此,GJ孟德尔的发现得到了高度评价,他所发现的遗传规律被称为孟德尔定律,他本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定律再发现的1900年则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开始。H德·弗里斯和CE科伦斯都是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对植物杂交和遗传颇有研究,Evon切尔马克则是较年轻的植物育种学家。科学史界一般对前两人的评价较高,尤其是对科伦斯;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以自己的工作为基础,充分认识到孟德尔发现的意义。科伦斯曾说过,“再发现远比不上孟德尔原来的发现,其份量要轻得多”。英国遗传学家W贝特森立即找到孟德尔的报告,于1901年译成英文,从而促使它在英语国家中,更广泛地传播。

细胞遗传学的建立 孟德尔定律再发现以后的年代中生物学家用许多其他动植物为材料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孟德尔定律是动、植物界普遍遵循的遗传规律。许多重要的遗传学概念都是在1900~1910年间建立起来的。美国细胞学家WS萨顿于1902~1904年和德国的细胞学家TH博韦里都发现,在雌雄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同孟德尔假设的因子行为是平行的,从而提出孟德尔式的遗传是以染色体为物质基础的理论。英国的W贝特森于1906年提出了遗传学这一名词,而且早在1902年他就提出了“杂合子”、“纯合子”、“等位基因”等重要概念。H德·弗里斯则提出“突变”的概念。丹麦生物学家WL约翰森建立了纯系理论,并于1909年提出了“基因”、“基因型”、“表型”等名词及概念。从1901~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CE麦克朗、EB威尔逊和WL史蒂文斯等证明了动物细胞核有两种粒子:一种含有副染色体(accessory chromosome)(或称X染色体);另一种则不含。认为性别就是由这种额外染色体决定的。EB威尔逊著的《在发育和遗传中的细胞》于1896年初版,1900年再版,到1925年第3版时几乎完全重写,它对细胞遗传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1910年到30年代,主要由于美国遗传学家TH摩尔根其学派的科学贡献,建立起细胞遗传学,丰富并发展了孟德尔定律。TH摩尔根与EB威尔逊是同事和密友。他得到威尔逊从学术到行政各方面的支持。摩尔根最初并不信服孟德尔定律,这一方面是出于胚胎学家的偏见,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所观察到的遗传现象远较孟德尔定律复杂。但他在细胞学和胚胎学基础上,用果蝇为材料进行的大量杂交实验,终于建立起细胞遗传学或染色体遗传学。1910年他发现了果蝇的白眼突变型总是同雄性相联系的伴性遗传现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遗传白眼的“基因”是坐落在性染色体上的物质。以后他和他的合作者以及其他单位和国家的遗传学家用果蝇作了大量的系统研究,表明不同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有“连锁”现象,同源染色体之间有“交换”现象。他们的大量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有固定的位置。通过在显微镜下对染色体的观察和大量实验数据的计算,找到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见连锁和交换、基因定位)。1915年,摩尔根同他实验室里的年轻学者AH斯特蒂文特、HJ马勒和CB布里奇斯合著的《孟德尔遗传原理》一书的出版在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27年HJ马勒用X射线人工诱发果蝇突变,这是第一个被公认的用人工方法改变基因的最有说服力的事例,开辟了遗传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广阔前景。1933年,其他科学家发现了唾液腺细胞的巨大染色体。其后,布里奇斯在1938年绘制出近4000个基因的果蝇染色体图。这些工作对基因论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TH摩尔根于 1928年修订了 1926年出版的《基因论》一书,把基因在遗传学上的地位同原子、电子在物理学和化学上的地位相比,把基因论同物理学和化学的理论相比,说:“只有当这些理论能帮助我们作出特种数字的和定量的预测时,它们才有存在的价值,这便是基因论同以前许多生物学理论的主要区别。”这段话基本概括了30多年来遗传学的成就。在结尾的一段话中,他提出了“基因是属于有机分子一级”的问题,认为“基因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有机的化学实体。这是现在人们能够作出的最简单的假设,并且这项见解既然符合有关基因稳定性的已知实体,那么,至少它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试用假说”。这一预见在以后的科学发展中得到了证实。

细胞遗传学在苏联等国一度被否定 正当遗传学向前发展之际,在苏联,以农学家ТД李森科为代表的一方,同以植物学家兼遗传学家НИ瓦维洛夫为另一方,在1935年米丘林逝世之后展开了争论。由于李森科得到政治上的支持,特别在1948年 8月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会议后,GJ孟德尔、A魏斯曼、TH摩尔根的遗传学说遭到全盘否定,并被戴上“反动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等政治帽子,同时下令停止了有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关遗传学家的各种职务也都被撤掉。这种情况直到1964年才恢复正常。近30年的批判和否定,使苏联的遗传学和有关学科从先进变为落后,并且同样地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前期生物大分子和代谢途径研究的进展 对 生物大分子的认识 生物化学起源于19世纪的生理化学,发展于20世纪。起先,由于一些有机化学家对动植物化学的研究,开始认识了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核酸、糖和脂肪的化学成分和部分结构。科学家们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到1940年才全部阐明了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E菲舍尔和F霍夫迈斯特先后分别提出蛋白质的结构是由肽键把各种氨基酸连接为长链的理论,并指出了天然氨基酸都是L系(左旋)的。但直到1929年,瑞典化学家T斯韦德贝里用他自己发明的超速离心机进行了测定后才证明了蛋白质的大分子本质。1869年,JF米舍尔发现核酸以后,德国生化学家A科塞尔和美籍俄裔的生化学家PAT列文等从世纪交替时起到20世纪30年代,对核酸的结构作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核酸是由4种不同的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通称碱基)同核糖、磷酸结合成核苷酸,然后再聚合为大分子。1929年PAT列文发现,由于核糖含氧量不同,而有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之分。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他根据不够精确的测定,误以为核酸中4种碱基的含量相等,于1921年提出关于核酸结构的错误的“四核苷酸”假说,把复杂的核酸结构简单化了。30年代这一假说被普遍接受,影响了人们揭示核酸作为生命物质的重要功能。直到40年代中期核酸在遗传上的功能被肯定,才有人再次用刚建立不久的精确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四种碱基含量并不完全相等。这才推翻了“四核苷酸”假说,有助于以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代谢基本途径、酶和生物能本质的阐明 生物体内代谢途径复杂多端,在20世纪前叶基本上阐明了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物质的分解代谢途径。

摩尔根毕生从事胚胎学和遗传学研究,在孟德尔定律的基础上,创立现代遗传学的“基因理论”。曾对多种生物(包括许多种海洋生物)和生物学问题进行研究;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确立了伴性遗传规律。并发现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连锁、交换和不分开等现象,建立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把400多种突变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制成染色体图谱,即基因的连锁图。于1928年出版了《基因论》(TheTheoryoftheGene)专著,对基因这一遗传学基本概念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描述。

他创立的基因理论实现了遗传学上的第一次理论综合。在胚胎学和进化论之间架设了遗传学桥梁,推动了细胞学的发展,并促使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以及遗传学向生物学其它学科的渗透,为生物学实现新的大综合奠定了基础。此外,还荣获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达尔文奖章(1924年)和科普勒奖章(1939年)。其作品涉及生物学的几个重要领域,主要有《进化与适应》、《实验胚胎学》和《胚胎学与遗传学》、《基因论》等。

托马斯 •亨特 •摩尔根被世人尊称为 “遗传学之父”。他通过果蝇实验在遗传方面有了重大发现,并且因为他的研究成果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于是在1933年,摩尔根被授予诺贝尔奖。那么,对于这位伟大的人物,你对摩尔根的故事又了解多少呢1866年9月25日,摩尔根在肯塔基州的列克星敦出生,摩尔根的伯父由于声望很高,所以摩尔根一家人很是受周围人的敬重,但是摩尔根很少提及他的这位名声响亮的伯父,他认为上辈人的成就和自己无关。摩尔根从小便喜欢去捕捉小动物,像蝴蝶等,往家里带一些矿物或化石等等。在他的家族中有过富商、军人、外交官、律师等各种人物,但却唯独没有科学家。摩尔根算是他家族中的第一位科学家。

摩尔根的故事,在1886年,在肯塔基州立学院,摩尔根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但是在取得了这一学位后,摩尔根有些困惑,不知道去到社会后能做些什么,于是,他决定留在学校继续深造。随后,他便去了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院继续学习。摩尔根是幸运的,因为霍普金斯大学学术自由,并且对生物学这一学科非常的重视,在这里,摩尔根可以大展拳脚,施展他的才华。之后的岁月,摩尔根在遗传方面不断的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就。1945,摩尔根因病而与世长辞,人民为了纪念他做出的突出贡献,特意把基因之间的单位距离称为“摩尔根”。从此,摩尔根以另一种方式留存于世。

只要学过生物学的人都会知道一个著名的人物,摩尔根。摩尔根的全名是托马斯 •亨特 •摩尔根 (Thomas Hunt Man) ,美国人,并且是举世闻名的进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1933年托马斯 •亨特 •摩尔根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摩尔根的成就究竟有什么呢一生中摩尔根的成就最显著就是建立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摩尔根一生都在进行胚胎学和遗传学研究,并且在孟德尔定律的理论前提下,创建了关于遗传学的“基因理论”。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实验研究,认识到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从而知道了伴性遗传规律。摩尔根还发现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交换和不分开的,于是又创建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摩尔根在染色体上定位了400多种的突变基因,制成了基因的连锁图。并且,在1926年,摩尔根出版了专著《基因论》(The Theory of the Gene),并在书中详细而清晰的描述了基因的基本概念。

摩尔根在遗传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的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他的基因理论完成了在遗传学上的首次理论综合。并且还在胚胎学和进化论之间建立了遗传学的联系,有力的促进了细胞学的进步,使得对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逐渐的过渡到分子水平,除此之外,摩尔根还写有《进化与适应》、《实验胚胎学》和《胚胎学与遗传学》、《基因论》等著作。为生物学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阐述。

以上就是关于摩尔根一共发明了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摩尔根一共发明了什么、20世纪50年代后,生物学进入了什么阶段、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在遗传学上取得的两项成就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43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