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冲击农业产业链:粮食、蔬果、生猪影响几何?

极端天气冲击农业产业链:粮食、蔬果、生猪影响几何?,第1张

极端天气冲击农业产业链:粮食、蔬果生猪影响几何?

作者陈洁

包编译

图当新华社

今年以来,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农业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例如,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6月18日至20日,广西桂林、河池等地部分乡镇遭遇强降雨,局地降雨量甚至达到暴雨量级,引发洪水等次生灾害。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5-8月,我国粮食主产区将按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顺序进入夏收季节,粮食品种将由冬小麦向水稻和春小麦转变。

“所谓夏粮,最重要的是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目前小麦的收割进度已经达到90%,接近尾声。所以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受天气影响不会太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秉川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胡冰川表示,从目前南涝北旱的天气形势来看,近期黄海地区的高温干旱天气可能会随着降雨有所缓解。特别是珠江流域南部,如果洪涝灾害持续,有关方面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洪涝灾害,以确保增产和丰收。

[S2/]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21日,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广西北部、广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此外,未来几天,河南、山东等地的高温仍将十分顽固。6月21日,河北中南部、北京大部、天津、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西北部、湖北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南部等地有35 ~ 39℃的高温天气。

事实上,“南涝北旱”是中国这段时间天气的一个明显特征。那么,极端天气对粮食,尤其是夏粮有什么影响呢?目前相关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我国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农业部数据显示,6月19日,全国夏粮主产区已收获小麦2.89亿亩,陕西小麦收割进入尾声。山东小麦丰收90%以上,山西近90%,河北近75%。一些小麦收获相对较晚的地区,如北京,也已进入全面收获高峰。据当地媒体报道,预计6月25日前后大部分地块将收割完毕。

胡冰川指出,总体来看,虽然今年天气造成的自然灾害相当严重,但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耕地由南向北,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和农作物绝收面积总体上是逐步下降的。今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粮食的市场价格比较好,所以农民的积极性很高。

“目前小麦整体市场形势不错,每斤1.5元左右,远超最低收购价。农民的积极性很好,即使考虑到国际市场粮价高,也有部分农民惜售。整体来看,今年农业产区受天气影响是局部和个别现象,对粮食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胡冰川说。

中国也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截至最新数据,陕西省受旱面积已达466.5万亩,商洛市启动抗旱一级应急响应。为此,陕西全面排查灾情,通过管网延伸、应急打井等措施解决群众用水困难,启动水利设施增加灌溉。此外,6月14日,江西举行粮库防汛演练,确保粮食安全。

胡冰川指出,目前,一些地区的洪水也会对粮食储存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在最近10年里,粮库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更新,防洪条件正在改善。但考虑到部分地区洪水形势严峻,提前做好防洪演习,确保储存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为了应对受极端天气影响的相应农业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例如,如果需要采用适应天气条件的新品种,农民需要更多的资金,可以通过补贴和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科技含量来应对。在灾情严重的地区,要通过保险保证种粮农民不会遭受太大损失。”胡冰川说。

农产品会抬高CPI吗?

事实上,南方洪涝、北方干旱的极端天气不仅影响粮食生产和储存,也影响蔬菜、水果和生猪的生产和运输。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研究员魏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异常天气肯定会对生猪养殖产生影响。例如,南方的持续降雨可能导致洪水和水文条件的变化,这可能导致非洲猪瘟等通过水传播的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集中降雨导致地下水渗入。如果水没有得到很好的过滤,可能会导致新的流行病。

“另外,如果天气特别热,生猪的采食量会减少,导致增重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如果天气特别炎热或潮湿,可能会导致猪的运输损失加重,有的猪会明显消瘦,有的可能会死亡。”魏鑫说。

这可能会进一步推高生猪价格。目前生猪处于价格上涨通道中。中国生猪网数据显示,6月21日,生猪(外三元)价格已经达到16.8元/公斤,比6月11日的15.99元/公斤上涨5%以上。

另一个受天气影响的是水果和蔬菜。魏新指出,如果北方持续干旱,水果和蔬菜的生产将受到明显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洪水的影响更加明显。如果果蔬浸泡三天左右或者一直没有光照,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会非常明显。

为此,魏鑫建议,对于个体养猪户来说,猪的防疫一定要做好,无论是饲料运输、水源检测,还是隔离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对猪的监测,尤其是母猪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产仔效率。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我们应该做好天气监测工作,及时向农民和种植者发送农业天气提示,并就如何应对极端天气给予指导。”魏鑫说。

此外,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及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5月,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1%,影响CPI上涨约0.59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19.0%,影响CPI上涨约0.3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1.6%,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2%,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胡冰川指出,上游的粮食收购价格是进入加工厂的价格,下游消费的面条、面粉、大米价格虽然是由上游价格传导,但最终还是由供需平衡决定的。目前主粮消费增长不多,中游的加工业会稀释一部分上涨动力,让下游有一定的价格弹性。取而代之的是饲料价格,受上游涨价的影响会更大。

魏新指出,关于饲料价格的上涨,由于饲料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美国豆类,考虑到种植成本上升和全球通货膨胀,很难说价格何时会降下来。

“目前整个农产品价格上涨都是从底部传导的,包括饲料价格、化工原料价格等。,导致农业成本上升。因此,水果、蔬菜、粮食价格上涨对CPI会有一定的抬升作用,但总体影响相对有限。”魏鑫说。

本期编辑,陈思实习生林喜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4138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1
下一篇 2022-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