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争初期,为了抵御德军的进攻,苏联匆忙组建了两个实验军团,分别是坦克第三军团和坦克第五军团。两个集团军群都有强大的突击能力,相当于德国的装甲军。苏联组建这两个集团军群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与德军机械化部队进行大规模战争,提高对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能力和反突击能力。但第五军组建不久就解散了。为什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在这一事件之前,苏军在时期之初就以较小的单位组建了大量的装甲旅。但在后来的战争中获得的经验是,这种规模较小的部队实施连续突击作战的能力非常有限,在突破德军防线后往往损失非常严重,无法实施进一步的纵深攻击。但是,那些骑兵部队缺乏重武器来击败德军步兵部队,所以苏联急需组建大规模装甲部队来弥补苏军的突击作战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第五坦克军才如此迅速地成型。第五装甲集团军下辖3个坦克军,641辆装甲车。从这样的规模和力量来看,这绝对是一个拥有超强作战能力的“钢铁巨拳”。然而,第5装甲师最致命的缺陷是缺乏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经验。先不说那些坦克,都是新成立的,甚至坦克军总部也是刚刚成立。
从陆军总部司令到参谋长及所有人员,对这支大规模机械化军队的指挥知之甚少。要知道,前期他们只指挥一两个坦克旅作战。这个规模甚至还不到一个德军装甲师的规模,而且都是装甲团级别的作战指挥官。现在突然要求他们连跳两级,直接和德国装甲军一级作战,这让当时的苏军指挥官感到非常尴尬。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协调各种作战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作战。
成立没多久,苏军第五坦克军就投入了对德军夏季攻势的反击。当时奉命进攻苏联南部重镇沃罗涅日的德军第48装甲军。斯大林的想法是希望第五军在德军步兵到达之前拿下沃罗涅日,彻底切断这个过度延伸的装甲军矛头。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第五坦克军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坦克之间没有任何协同作战,都是各自为战。不但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突围,反而遭到了德军装甲部队和步兵的反击,甚至导致苏军的一部分部队在交子被俘。
战斗结束后,斯大林对第五坦克军的表现非常不满,于是于1942年7月15日下令解散第五坦克军,并将其指挥官利留科夫降职为坦克军司令。第五坦克军从成立到解散只用了52天。
事实上,利久科夫的指挥能力并不差,从他在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就可以看出,他还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然而,最后他却成了苏联过度机械化作战的牺牲品。最终,利留科夫在乘坐KV重型坦克穿越德军封锁线时遭到反坦克炮的袭击,最终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