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处处都是细节,从长命锁到红围巾,陈凯歌这次口碑稳了

《长津湖》处处都是细节,从长命锁到红围巾,陈凯歌这次口碑稳了,第1张

近日,战争片《长津湖之战》率先在国庆档上映。这部电影由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联合制作和导演。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志愿军七连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奋勇杀敌,为长津湖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而三位风格迥异的著名导演在本片中各显所长。其中有些描绘了双方激烈的对抗,有些则描绘了细致感人的情节。

其中,导演陈凯歌主要执导了影片的文艺剧部分。从影片前半段的文艺剧,就包含了导演细腻的剧情描述,收获了不少好评。

1.吴的一把眼泪

在开篇的剧情中,回乡探亲的吴带着哥哥的骨灰坛回到了百里之外的湖州老家。在父母惊讶的注视和弟弟异样的目光下,他突然跪在地上,自责没有照顾好哥哥。

这一刻,吴京流下了眼泪,如果陈凯歌采用制作面对面摄像机的方法,难免会有些俗套。

但他让吴京流下了一滴眼泪,既符合了人物当时的内心状况,又表现出了克制与克制的动人情感,很好地诠释了“男人的眼泪不轻弹,只是因为还没到伤心的地方。”

2.吴万里的长寿锁

吴万里兄弟的细节也是克制和细致的。他是一个渔夫的孩子,但他戴着一把大长寿锁。要知道,一般长生锁都是小时候才戴的,可是万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少年了,19岁。但他的长生锁还戴着,这含蓄地表明,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大哥和二哥已经在外多年,父母期望小儿子健康成长,平平安安地长命百岁。

3.秋叶缤纷的湖州水乡。

其实吴氏兄弟的老家原本是设定在北方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山村,但陈凯歌觉得这样的场景不足以抓人,于是想到志愿军第九兵团从浙江出发,把老家设定在江南水乡湖州。

以一座秋叶缤纷的水乡为背景,既展现了当时新中国难得的和平,也展现了长津湖战争开启的时间线。吴接到集合命令赶回部队,而此时渔火亮起,月亮高挂,正是中秋节的映射,1950年9月26日是中秋节,时间线恰到好处。

4.收复台湾省的旗帜。

此外,不少细心的网友还发现,影片中,志愿军第九兵团出发前举行的游行上,背景的二层小楼上挂着一条标语:台湾省必须解放。

这是一个非常尊重历史事实的场景,因为当时宋司令员的第九兵团确实正在准备渡海解放台湾省的战斗。据悉,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元帅专程到第九兵团司令部宣读了命令。然后拍了拍宋的肩膀,开玩笑地说:“看来你当不了台湾省警备司令了。”本来上海警备司令宋要渡海收复台湾省,现在却要出兵朝鲜。

5.象征性的红领巾

导演陈凯歌在解读这条红领巾的象征意义时,认为虽然是一对少男少女,但男女之间并没有爱情。女生把围巾扔在公交车上,象征着永恒的军民心连心,也代表着火热的温暖。

吴万里的战友张小山冒险为他接过红领巾,表达了他们的战友之情。然后,红领巾又出现在战场上。吴万里把它紧紧地藏在军装下面,不仅仅是因为红色是国旗的颜色,是战斗在外的意义,更是军民的温暖和战友的感人感情。

6.美声盒子里的照片

朱饰演的梅生是七连的指导员,也是整个七连最有文化的人。他还说自己学了两年英语,这为他后来在战场上用英语作为消遣埋下了伏笔。出发上战场前,梅生已经退伍回到上海的家中,但他还是骑了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到战友身边。相比其他士兵的行囊,梅生背着一个小皮箱,里面装着笔记本、女儿的照片等物件,看起来像个正派人。危机过后,他跑回战场寻找女儿的照片,说:“都是我爸爸的错。”可见梅生的盒子不仅仅是家人带来的关心,更是军人内心的柔软,女儿的照片更是父女亲情的维系。

其实影片中文艺戏的细节有很多精妙之处,吸引了很多观众和网友的好评。

看来这次陈凯歌导演的名声稳定了,这或许印证了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部好的战争电影,必须从人物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799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