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首先,金属性由上到下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氧族元素,氧是很强的非金属元素,而氧族的钋。则是典型的金属了其次表中元素由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根据这个规律,碱金属的金属性要强于碱土金属。比如钠比镁金属
    李嘉欣电影2023-5-4
    610
  • 在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单质叫非金属固态单质;常温下可以形成固态单质的非金属元素有:硼(单晶硼等)、碳(石墨、金刚石、碳60等)、氮(离子氮)、硅(单晶硅等)、磷(红磷、白磷等)、硫(单斜硫、三斜硫、陈降硫、弹性硫等)、砷(灰砷等)、硒(单晶
    滚丝轮2023-4-30
    250
  • 金属活动性的判定依据是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而金属性只与金属失电子能力有关。金属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
    建平中学2023-4-26
    500
  • 所谓的金属性,就是物质失电子的性质;非金属性就是物质得电子的性质。例如钠钾镁钙铁等金属元素容易失电子,所以将容易失电子的元素称为金属元素;而容易得到电子的氧氯等称为非金属元素。在金属元素中,失电子能力越强的元素,就是金属性越强,例如钠的金属
    孙权怎么死的2023-4-25
    360
  • “非金属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笼统。主要指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目前已知的114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16种(外加6种稀有气体元至素)。氢、硼、碳、氮、氧、氟、硅、磷、硫、氯、砷、硒、溴、碲、碘、砹、氦、氖、氩、氪、氙、氡1、
    阿里路亚2023-2-9
    380
  • 元素周期律总结为: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二、微粒半径大小
    红玫瑰花语2023-2-1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