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时间表 十二时辰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这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夜:23 ~ 1,丑时:1 ~ 3,印石:3 ~ 5,石矛:5 ~ 7,陈石:7 ~ 9,九时:9 ~ 11,午时:11 ~ 13,未时:13 ~ 15。
在古代,劳动人民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期,每个时期称为一小时。十二小时是以地支命名的。据说每个小时都是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每天的作息时间来命名的。
西周时期采用十二时辰制。在汉代,它被命名为午夜,鸡鸣,平旦,日出,吃饭时间,角落,太阳,太阳,日出,日落,日落。又以十二地支为代表,子夜23时至1时,1时至3时为丑,3时至5时为印石,依次重复。
钟表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有人把一小时叫做“大时”,把新时间的一小时叫做“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小时”这个词就消失了,而“小时”这个词一直沿用到今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了日历的年、月、日、时,而保留了中国农历。当日历被记录时,一天被分成24小时,比传统的12小时少了一倍,所以被称为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