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青北白还是南白北青 南青北白是什么意思
“清北白”的说法是对的。清北白是指盛行于晚唐时期的浙江越窑青瓷和河北邢窑白瓷。因其独特的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有“南方清北白”的美称。越窑的特点是胎骨薄、釉色均匀、青绿。兴窑以素白瓷著称,釉色洁白略带黄色或淡绿色。胎厚细致,瓷硬。
越窑:越窑主要兴盛于唐末五代,形制多有变化,或仿花形,或作曲折菱角,清新婉约。此时的器物虽然多为素色,但也有花、印、刻空、成型、糊、釉下褐彩等装饰。五代青瓷普遍胎质细腻,胎体薄而轻,造型美观,釉色饱满,薄而匀。同时烧制大型器物的水平不断提高,为宋代青瓷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
邢窑:邢窑白瓷的优点,尤其是器型规整,器身薄,对诗人很有吸引力。元稹曾经写过一首关于姚兴的诗:“雕一盏玉灯,烘一瓶内丘。”杜甫也有赞美白瓷的诗句,“大邑烧瓷轻而坚,其扣如金城哀玉传说。君白碗胜霜雪,冲毛寨可怜。”
在唐朝,喝茶很流行。著名学者陆羽对茶道有深入的研究。他在《茶经》一书中,曾把“南青北白”视为同一,把越窑青瓷形容为“冰状”,把邢窑白瓷形容为“银状”、“雪状”。但从饮茶的角度来看,邢不如岳。《茶经》中的茶器、茶器、煮茶、饮茶、茶事等章节详细描述了茶器、饮茶习俗和历史,饮茶风格间接促进了瓷器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