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三驾马车能保微信走多远?

歧视的意思2022-07-13  23

微信强大的社群沟通能力迁移到企业应用领域,对单纯以协作沟通为重心的应用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但企业用户的需求的多样化的和行业差异决定了微信在企业深度应用上是很难有作为的,对企业应用有着独门绝技的创业小弟们,则是一个更大的机会。可见,大多数SAAS服务商更可以利用微信提供的广阔用户资源来拓展自己的市场,优化服务方式。

005yx8DLgy6M9RQHCjHe5.jpg

微信如果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率领众小弟们一起打土豪、分田地,喝汤吃肉,则腾讯和微信又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是在微信企业号发布之后,某位互联网人士给予的评论。对微信企业号,大多还是抱着万分期待的心情去看待的。那么自此微信的三驾马车已经全部面世,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能保微信走多远呢? 昨晚,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微信企业号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大半夜的朋友圈像炸开了锅一样,喜大奔普,热闹非凡。至此,微信又向连接迈进了一大步。在笔者看来微信发布企业号标志着微信完成微信连接一切的最后拼图。微信的“三驾马车”——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已全部归位,云山雾罩的微信也已变得越来越明朗。对于这“三驾马车”所扮演的角色,笔者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订阅号,连接人与人 微信最初的初心是做一个纯粹的社交工具,就是连接人与人。在连接人与人上,微信想到了两点,一种是连接熟人与熟人,另一种是连接陌生人与陌生人。也就是大家现在所说的强关系和弱关系。于是朋友圈和订阅号就诞生了。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免分享、共享、免费和利他,而笔者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发生关系(当然不是那个关系,你懂得)。订阅号表面上是连接人与人,本质上却是发生关系。不管这种关系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大家都在围着这种关系转。 做订阅号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媒体,另一种是自媒体。究其二者本身而言,都是为读者用户提供优质的对他们感兴趣或有价值的内容,但是在发生关系上,二者完全不一样,对于媒体,用户更多的是对品牌的认可,对其所传递的价值观的认同;而对于自媒体,更多的则是对个人风格的喜爱和对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的赞同,关注者们更乐意与自媒体人建立关系。 服务号,连接服务与商业 随着微信的进一步发展,微信逐渐意识到这一单一连接的可怕性——微信不想重蹈微博的覆辙。朋友圈卖商品,订阅号做营销。于是一种介于人与商业之间的平台呼之欲出,张小龙终于明白,光做订阅号微信发展不起来,这也不是微信想要的。于是第二架马车开动了出现了——服务号。 相比于订阅号,服务号要复杂的多,它不仅要要做一个服务者还要做一个领导者。对于一个有着十几年社交经验的腾讯来说做订阅号自然不成问题,因为订阅号的作用就是媒体+社交。而一旦涉及到商业就会出现利益的交换,于是如何平衡社交和电商成为束缚这驾马车向前的动力。前面一片朦胧,必须要一步步去探索。 要想快速成长,必须走向开放。于是微盟、口袋通、微客来一批基于微信第三方开发的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有的已腰缠万贯。同时微信公众账号也迎来了“井喷式”增长,580万(7月底官方公布的数字),微信亦喜亦忧。喜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就意味着财富;忧的是只有先让他们挣到钱然后自己才能挣到钱。商业的细分市场太广了,怎样才能让他们挣到钱呢?这不仅仅是服务号的困惑,更是整个微信团队的困惑。 企业号,连接人与企业 连接了人与人,服务于商业,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企业号终于出来了。微信终于实现了它的“连接”帝国之梦。企业号打破了企业信息的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割裂性,未来互联网公司不再局限于8小时工作制,不在局限于朝九晚六。 企业号将我们完全带入了一个办公移动化的时代,各种会议、交流、分享、讨论随时随地基本上在巴掌大的屏幕上就可以搞定。而这种办公方式的普及必将会改变我们的工作习性。如果说服务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企业号就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作为微信的地三驾马车,企业号在连接上似乎更上一层楼了。不仅能帮助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与员工、上下游供应链及内部IT系统间的连接,并能有效地简化管理流程、提高信息的沟通和协同效率、提升对一线员工的服务及管理能力。在开放上,它也似乎比以前走的更远,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了二次开发接口,第三方开发者可以为不同企业客户,提供多样且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并能有效提升开发、部署效率、确保应用活跃度。不断增长的企业客户,将持续提升开发者价值。 “三驾马车”能确保微信走多远? 微信似乎并没有食言自己许下的诺言,依旧保持着低调的姿态向前爬行。只是有点让笔者有点不解的是,为何要在阿里上市前夜宣布这一消息,过中原因也许只有腾讯自己才知道。话又说回来,“三驾马车”能确保微信走多远?笔者心中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至少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不解决它就会成为微信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1) 轻社交,重电商。微信必须规划出一条明确的能够让微商和自己共赢的道路出来; 2) 必须规范市场的边界,那些交给第三方做,哪些不能做(违法的和干扰用户体验的); 3) 企业号看起来很酷,很炫,但是极易分散注意力,如何让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受干扰和通过企业号提高工作效率; 4)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以及公司的商业机密等。 沉浸了一段时间的微信,会不会因此而迎来飞跃,现在判定还为时过早,对于新生的事物不要一棒子打死,我们且看且分析。

以上文章来自(http://www.wrlseo.cn)王若琳的博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7127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