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如何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成功背后有哪些创作历程?

豆油皮2022-07-12  20

苏联作家尼·奥·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劳动家庭,从小靠自己的劳动谋生。他只学了三年,但他非常好学,读过很多进步的文学作品。十月革命后,他积极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19年加入共青团,后加入红军开赴前线。1920年,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被调到工厂为共青团工作。第二年秋天,我响应共青团的号召,去博亚尔卡修铁路,得了伤寒和风湿病。1924年,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第二年,他的健康状况恶化,他在病床上完成了共产主义函授大学的课程,同时坚守在共青团的工作岗位上。1927年,他瘫痪了,但他没有屈服,继续以笔为武器进行斗争。一年后,我根据自己参加红军的战斗生活写了一部中篇小说。不幸的是,手稿在邮寄过程中丢失了。但他并没有被这种打击打败,反而在文学创作上更加顽强。

在失明和脊髓硬化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写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先是在纸板上摸着写着,然后得到了党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相反,他口述,别人为他录音。从1932年开始,这部小说陆续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发表,1934年出版了单行本。这部小说出版后,立即受到国内外读者的热烈欢迎,世界各地的进步青年都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教科书,学习主人公帕维尔·科尔察金的革命精神。1935年,苏联政府授予作者列宁勋章,以表彰他的无私劳动和杰出成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动描述了主人公从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历程,再现了俄罗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民经济恢复的历史画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烈火中炼钢铁,骤冷中炼钢铁”,在同阶级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了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小说的作者是主人公保罗的原型,所以他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真实感人。小说情节随着主人公性格的成长而发展,脉络清晰,结构自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不愧为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佳作之一。小说中,保罗在烈士墓前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虚度年华,也不会为无所事事而感到羞耻——这样,当他死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一生和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它不仅是保罗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革命青年的座右铭。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年轻人勇往直前,不怕困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7076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