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年轻的法医,我还是不耐烦,想说点什么。
科里的老法医还是比较冷静的。对于胡志强法医的说法,不要太当真,看看再说。我们之前也在法庭上质证过,也听过律师的各种意见。当然,怎么说是他们的自由,在法庭上。至于法院会不会采信,呵呵,大概不会。嗯,好像被拒绝了。。。原因后面会解释。
不过我觉得隔壁的帖子不是什么法律知识不多的人写的,更别说什么内部资料了,还不如我在内部论坛上了解的。。我比较气愤的是,几大媒体只写出了胡志强法医的意见,没有写出公安机关聘请的鉴定人的意见。相反,他们写了法医的意见,在胡无处不在,试图混淆池灌输网民和群众,死于爆炸性肝炎。。。既然都上天涯百科了,我觉得真的有必要说点什么。虽然你说什么都不会影响法院的判决,但我不希望网友在舆论战中把法医看得不靠谱。。。
我不是律师,但这一招和日剧《legal high》里的一模一样。。。
甚至,是电视剧里的投毒案,因为现实中,投毒案比其他杀人案更容易翻案,因为作案过程非常隐蔽,接触很少,很难获得确切的物证。。。前阵子有个念斌案,就是被这个律师用同样的方式推翻的。但念斌案是较早的案件,必须承认当时的办案存在很多瑕疵甚至漏洞。但在2014年的上海警方,这样的案子,我相信是经得起盘问的。
好,先抛出我的观点:
1.黄洋的死因。中毒死亡是绝对的主要死因。乙肝是否不影响他杀死亡结论。这是我的专业。后面我会详细说的。
2.林森浩的动机:法定量刑没有动机。因为很多罪犯的心理已经不适用于正常心理学,应该用犯罪心理学来研究。
3.你是在开玩笑误杀吗?法律不是建立在林森浩是否知道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社会大多数人的知识或与林森浩具有同等知识水平的人的知识基础上。所以,只要绝大多数医学大师开玩笑说不会毒死同学,林森浩就属于明知自己会死而毒死别人,而且是故意的。
4。药物纯度问题。半致死剂量只是一个相对数,大学学过化学和医学的人都知道。人体对毒物的敏感度呈峰形,正态分布。有些人在半数致死量后可能不会死,有些人会晚一点死。这不影响定罪量刑的问题。法律是以结果为基础的,杀人就是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