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题主的这个情况,其实深有体会。
事实上,很多企业都是“从零开始”,一步步走上舞台中央的。
刚开始只有五六个人,也符合小规模创业。
从管理的角度来管理这个公司,就要从“规则”二字入手,要有完善的财务和福利制度。同时要保证有一个“骨干”,帮助小公司开疆拓土,不断成长。
以下是我对题目的解读,希望我的回答能答疑解惑,帮助题主。
第一,规则的制定是必然的。公司再小也是公司,作为公司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
这是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虽然只有五六个人,但是要全部到场,做出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规则。
创业初期,我们正好是六个人。这时候我找了个时间让大家围着圆桌坐一坐,然后大家开始一个个约定规则。这些规则要简洁、有效、有说服力,不需要太复杂、太多,执行起来更有效率。
毕竟,被认为是最死板的美国宪法,在200多年里增加了27条修正案,虽然主要部分没有增减。我们制定的规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或修改。
规则一定要执行,要有明确的奖惩,不然之前做的一切都白费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执法”会比“造法”更考验公司。
一开始我们都是遵守规定的,大家都按时上班。下午,我们准时下班。由于工作粗糙,人数有限,如果要按时完成稍微大一点的单子,恐怕还得加班一段时间。
而我们队的一个男生因为昨天加班,第二天没有准时到。第一次我们没有严格管住他,罚他今晚请大家吃宵夜。后来他时不时迟到,他给我们一些“小恩小惠”,但我意识到这样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于是我又找你谈了谈,也算是“清理政策”吧。惩罚不会有所缓和,而且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二,财务和福利团队只有五六个人,每个人不可能只是一份工作,往往身兼数职。
要做好财务,有限的资源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坚信这一点。所以,我的六人组里有一个是会计。她既有财务工作又有人事工作。其实她的责任也不是很大。
当时有委员质疑,只有6个人,财务进出几乎透明。这对财务和人事部门来说真的有必要吗?
可以肯定的是,其实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来看看有多少创业公司是白手起家的。之所以消亡,是因为缺乏财务控制,更多的分歧和矛盾会由此而来。只要有很小的外部冲击,它们就会从内部彻底瓦解。
作为一个公司,应该有应有的公司福利,哪怕觉得有点委屈,也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五险一金”也要开始了,从现在开始就是正式提升了。
除了签了很久的劳动合同,有了这些福利制度,团队成员就可以少操心,安心安心工作。
财务和福利双管齐下,公司的基调会逐渐软化,这是培养良好企业氛围,建设良好企业文化的时候了。这时候如果能形成一个团结稳定的企业环境,对未来的长远发展还是相当有帮助的。
那时候我们很亲近,今天也一样。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这成了我们公司的情感基石。
第三,以“骨干”为核心的团队越小越容易“群龙无首”,所以需要一个强壮的人作为“骨干”,他将是最重要的团队核心。
1999年,和马云一起创业的共有17人,加上马云本人的18人,也就是常说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当时阿里巴巴团队的“骨干”是马云。可以说,没有马云,就没有后来的阿里。
一个优秀的舵手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的彼岸,而一群我行我素的水手却难以抵挡市场的惊涛骇浪。
我的公司规模只有马云创业时团队的一半。其实6个人平日里还是很信任我的,我没有任何借口就成了团队工作的核心。
马云给了当初的“十八罗汉”总共30%的股份,现在看来确实不可思议。
如果能擅长激励技巧,三五成群能达到千军万马也不为过。
不是“画大饼”。我和其他五位成员前途光明,所以我愿意用股份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收益来承诺他们。如果我们公司以后能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做出更多的成绩,那么我们的第一代“长辈”自然也会有所贡献,所有的利润他们都会有一份。
当我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时,他们的士气虽然没有被夸大,但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小公司一定是人治为主,规则为辅。然而,有了股票这样的东西作为激励,一个只有五六个人的团队仍然可以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以上三点是我个人对管理小公司的理解。小公司是大公司的缩影,可谓“麻雀虽小,五脏六腑皆有”,已经蕴含了管理的大智慧。制定好规则,抓财务福利,以“骨干”为核心,只是治理的开始。具体情况需要从实际出发,像真正的公司一样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