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从业者,我负责任的说,汽修行业至少30年不会被淘汰。
目前来看,5-10年内,汽修还是一个不错的技术活。
分析原因:
第一,现有汽车数量。在中国,机动车数量为3.5亿辆。从高科技的RD人才到销售专业人才,再到专门的终端诊断师和维修技师,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巨大的缺口。虽然全国有2000多所汽车专业院校,但对于这个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的行业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知道的很多汽修店总是缺少成熟的汽修工人。如果是高级技师,工资加绩效,一万多很正常。为什么缺乏?工作辛苦,夏天热,冬天冷,经常浑身是油,城市里很多家长都不愿意把孩子放在车库里当学徒。现在的学徒往往是从偏远地区招的。
第二,汽车的特点。汽车虽然是机械产品,但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动力、机械、电子、体育科学、材料科学等诸多方面。汽车里有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零件,组合在一起需要精确的协调。再加上使用环境和驾驶习惯的差异,汽车内的故障千奇百怪,需要系统掌握知识理论和丰富的实际操作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在中国,中国的道路上跑的车有几千辆(也就是有几千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车),比较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维修。
一辆车如果正常驾驶和保养,寿命会更长,故障率会更低。如果长时间停放,问题会更多。这些都需要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诊断和处理。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诊断,甚至系统升级,处理故障。但是机械故障还是需要人工处理。
北京有个汽车技术研究所,负责人在这里。他只研究了所有汽车的空调制系统,掌握了所有空调制修复清洗技术的解决方案。他为了这招,教过全国两万多家汽修店的技师。看看下图,一个空调制系统,只是涉及多少。
未来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的发展需要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个行业需要终身学习。所以行业不会被淘汰,但是最懂一点维修技术,不掌握高级维修水平的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