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昨天看到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消息。中国首次海上火箭平台发射基本确定,年中发射。
发射的火箭是长征十一号。这是长征系列现役唯一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2015年投入使用,和其他兄弟家庭有很大不同。固体燃料火箭几乎不需要准备,几乎可以随时(24小时)发射,对于国家战时和灾难时的应急反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1:长征十一号与几款长征家族“老大哥”火箭对比。
这枚火箭长21米,直径2米,重58吨,运载能力500-700公斤(太阳同步/低轨道)。相比较而言,长征五号是其重量的15倍,两者的运载能力相差甚远(长五在25吨级)。在五大元老面前,长武就是一个小辈。
但不代表它的能力真的很弱。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以很低的成本执行小载荷的多卫星任务。目前六轮都极为成功,还可以进一步升级为更强的版本。
图二:长征十一号
选择海上发射有两个主要优势:
1。区位优势
火箭发射时,地球自转和火箭初速度是影响发射的重要因素。火箭靠近赤道时,自西向东的初速(惯性)最高,可以节省大量燃料,从而增加同样火箭的有效载荷重量。或者降低卫星变轨入轨要求,延长使用寿命。因此,基本的海上发射将在赤道附近。海上平台也有移动的潜力,这比地面上的固定发射场要好得多。
2。安全
远离陆地,海洋意味着基本上可以360度方向随你发射。在内陆地区,要担心火箭助推器、第一级、整流罩等坠物,要建立禁飞区控制飞行。在东海岸发射不能向西飞,在西海岸发射不能向东飞,受到很多限制。海洋里没有这种东西。
但是海洋发射也有两个缺点:
1。能力有限
火箭发射对地面系统要求很高,尤其是液体燃料火箭。大型液体火箭几乎不可能在海上发射,只能选择部分小型火箭进行远洋发射,极大地限制了远洋发射的发展前景。
而且海上平台一旦在发射前爆炸,影响几乎是致命的,这就好比航空母舰的损伤修复和普通陆地机场的损伤修复,是两码事。
2。不稀缺。
赤道附近/再往南一点的小岛/军事基地,可以轻松实现远洋发射的所有优势,而且可以发射大型火箭,地面维护方便。比如文昌,就是个好地方。
因此,目前世界上几个航天大国海上发射平台的情况是,
1。美国在赤道附近有几个发射/军事基地,潜射洲际导弹有改装成火箭的能力。而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做了很多海上平台的发射实验,后来觉得没必要不玩了。波音公司一度在俄罗斯海上火箭发射公司占很大股份(40%,最大股东),但后来不玩了(又回到2.5%)。
图3:俄罗斯海上火箭发射平台
2。俄罗斯几乎没有海外军事基地,纬度也很高。拜科努尔(已经是哈萨克斯坦)在最南边。。。)同样是北纬46度,确实有发展海上平台的需要。所以俄罗斯能源火箭母公司成立了海上发射公司,海上发射公司。
它可以发射462吨多的天顶-3SL (Zenit)火箭,它可以发射6吨多到赤道附近的同步转移轨道,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东西。但是,没有生意。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出版了30多本书。中间2007年爆过一次,2009年公司破产。。修复后每年推出一次,生意比较惨淡。
但俄罗斯也尝试过从核潜艇上用卫星发射火箭/洲际导弹,而且成功了。
3。意大利玩过固定平台,其实类似于一个岛,现在不玩了。
总的来说,大家都有技术储备,但是实际运用的机会很少。国内也是这样,技术先储备,但海上平台无法和四大发射场(酒泉、太原、西昌、文昌)的地位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