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抗日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一群东拼西凑的“四川军团”,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战历史篇章。电视剧里的和顺镇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还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小镇。它位于滇西重镇腾冲。古称“和顺”,是因为村子周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后来改为和顺,意为“学民从民”。
古镇四周火山环绕,古木葱郁,山脚下的大盈河在米海和黄花之间被白色的绸缎环绕。在这个富庶的小坝上,古色古香的房屋鳞次栉比,四面环山,依火山台地地形逐渐上升,自东向西绵延近3公里。这里有6000多名居民,多为从大陆迁来的汉族人,因此有“侨乡”之称。幽深的古寺、祠堂、牌坊,这些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错落其间,散发着不与世争的气息。
“永远打不过小苏杭”
一条洪清河悠悠流过,两座石拱桥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两桥造型优美,倒映水中,形似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桥边垂柳如烟,夏日荷花红,秋日金桂香,桥下鱼浅,村妇捶衣声不绝,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曾称赞说:“这是对苏杭的一大胜利”。
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沉淀,让小小的偏远之地位列中国十大魅力小镇之首。这里不仅是中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多种文明在这里交融,形成了一个瑰丽多彩的文化迷宫。任何去过的人都不禁惊叹和感叹,在如此偏远的边疆之地,竟然隐藏着如此辉煌的村落,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也是人类的馈赠。
“学名”
沿着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越过郁郁葱葱的高黎贡山,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灿烂的国度。它不负“书香门第”的美誉,一举一动都能让人感受到从岁月深处传来的浓郁而悠长的书香气息。著名的和顺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珍贵古籍1万余册,是中国最大的农村图书馆之一。它创建于清末,由同盟会成员存福清组织的《贤信社》和《读书报》合并而成,由村民和华侨多次捐款于1938年建成。胡适、廖承志、李世曾等许多著名艺术家都曾题词祝贺。馆内书法清香,流传多年。
小镇安静祥和,没有被现代的喧嚣所污染,原始的风貌丝毫没有改变。这里有近百棵百年以上的古树,其中七棵百年香樟树排成一行,绿意盎然。从远处看,它就像一个千手观音,有几千只手臂在周围伸展。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在千手观音的古树下祈祷许愿。从西向东望去,树木葱郁,魁地奇阁掩映在嶙峋的山石间,献给魁星阁。古树连着魁星阁,又名“五子上学”,维系着古镇书香门第的仕途追求。文学宫是这里最具学者气质的建筑,由正殿、魁星阁、朱彝阁和平台组成。亭台雄伟,气势磅礴,雕梁画栋,嵌于左右亭下的和顺朝柯家碑刻,记载了从这里走出的8位举人,403位进士。
洗衣亭
老树下,一条火山石驿道与村前的捷报桥相连。历经百年沧桑,古道从这里走出,开始“走洋面”,怀揣着有朝一日能从杰宝桥穿着好衣服回到家乡的梦想。男人出去求名利,勤劳的女人每年在河边洗衣服,等待他们的归来。沿着河边走,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洗衣亭,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男人既有儒家思想,又有商业头脑,于是在家里给女人设了一个洗衣摊,洗衣时可以挡风防晒。有六个这样的摊位。洗衣亭不仅可以洗衣服,还可以眺望远方,将女性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寄托在远处。
民居博物馆
六百多年来,它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许多来自南亚和西方的文化。正如张的题词,“这是全国农村文化界的第一个”。这里涌现了许多文化名人和富商,留下了宏伟的古代民居建筑。“弯楼子”房子沿着沿街巷道的曲线而建,布局为三进三出,一墙一厅。是当地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的名字。“永茂和”的主人道光年间去缅甸做生意,逐渐发展壮大。历经五代,成为一家拥有100多年显赫声誉的跨国公司。“永茂和”有“东东西东弯楼”的美誉,是经商致富的代表。现在是“民居博物馆”。
刘氏祠堂依水而立,错落有致的布局,亭台楼阁,精致典雅,祠堂两旁植有梅、兰、竹、菊。环境优雅宜人。祠堂内有汉代三祖的牌位和乾隆年间“绝免钱粮保我子孙”的古碑。寺内设有茶室,用当地龙潭水和板栗炭火烹制的各色名茶,别有一番韵味。
这里的人们珍惜自然景观。镇上有几十亩龙潭。村民们建造这个水池来崇拜龙,希望每年都有好天气。池边古树清新,池中碧波荡漾,几十年如一日清澈如初。有很多鱼可以游泳。池边的龙源亭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是儒释道三教的道观。它的亭翼就那样,如诗如画地倒映在池中。魁阁有两棵500年的秃杉。有一次,一位有权势的绅士想把他们切成棺材,但村民们愤怒地反抗了。甚至有一首诗说,“谁敢砍它们,谁就可以被砍头”,这表明了当地人民保护自然的强烈意识。
“四川军团”
这里的人们也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滇缅抗日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由民间出资建立的博物馆。当年的远征军总部就在这里,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这里的一切,一图一画,弹头残骸,都见证了山河破碎的陨落岁月,也见证了远征军(“四川军团”)远征的惨烈,以及利剑扫烽烟的气魄。
在祖国偏远的边疆,一个小小的古镇,就像一个正统的书香门第,尊礼、尊乐、尊诗、尊书,沉淀和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如取之不尽的流水,流光溢彩。
我喜欢历史,更喜欢关注历史,和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