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陈独秀为何坚决不去延安?

警示牌2022-07-07  17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陈独秀在朋友的帮助下提前出狱。

出狱后,他仍坚持发表抗日言论,撰写大量抗日文章,但此时早已被别有用心的人诬陷为“汉奸”。

身心俱疲的他只能逆流而上,住在江津。

1938年,朱云山和周恩来从延安来看望他。

周恩来的到来显示了延安的诚意。只要陈独秀承认过去的错误,就可以继续回到革命队伍中来。

但他对周恩来说:“大昭死了,他延长了他的生命。除了你和润之,中央没有可靠的人。我也落后了,我也老了。中央委员会开会了。我该怎么办?我不想被牵着鼻子走,那我凭什么让大家分崩离析?”

那时的陈独秀脾气大变,但残存的那一点自尊依然不允许他向任何人低头。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终究没有屈身自傲。

此时,毛泽东正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当他听到陈独秀去世的消息时,他感到很沮丧。

这个曾经的偶像最后也没有选择回归革命。这个遗憾成了毛泽东心中永远的痛。

从1920年在上海与陈独秀并肩而行,到1927年与陈独秀渐行渐远;从“反张运动”的相互鼓励,到大革命失败后的分道扬镳。

一系列复杂的经历使毛泽东逐渐明白,他和陈独秀并不在同一条革命道路上。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陈独秀的革命信念造就了毛泽东不屈的一生。

相识

1917年初,陈独秀将《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开始为新文化运动造势。

很快,这本杂志响彻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有志青年的思想启蒙读物。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一位名叫毛泽东的年轻人对这本杂志赞不绝口。

不久后,在老师杨昌济的建议下,他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新青年》投稿了一篇关于体育的论文——《体育研究》。

毛泽东的文章《战争的成败和国家的兴亡,可以用初等教育的优劣来判断》,让陈独秀对这个湖南青年刮目相看。

随后,《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毛泽东的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发表也为两人日后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1918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杨昌济赴北京大学任伦理学教授,而毛泽东则跟随他的老师从长沙来到北京。

杨昌济想让毛泽东参加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毛泽东不想回到象牙塔里去。他希望自己能早日踏入社会的熔炉,全面锤炼自己。

于是,在杨昌济老师的推荐下,毛泽东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

那时,他的工资是每月8块银元,这对毛泽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然而,对毛泽东来说,这份工作的价值远远超过这八块银元。

他在这个庞大的图书馆里的工作,不仅拓宽了他的认知层面,还与李大钊、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中坚人物有过交集。

经过几次接触和深入探讨,李大钊非常欣赏这个湖南青年。他不仅回答问题,还经常给他推荐新书,介绍很多名师认识他。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毛泽东开始接触共产主义,并掌握了比较和鉴别各种学派的方法。

对于陈独秀,毛泽东是肃然起敬的。当我第一次见到陈独秀时,毛泽东异常兴奋,尽管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交谈了。

他曾高兴地对杨开慧说:“我今天见到了陈独秀。陈老师的见解细腻而大胆,正是国家所需要的。这几天在北京接触了很多人,恐怕他对我的影响最大。”

对于当时的毛泽东来说,如果说李大钊先生是他的精神导师,那么陈独秀先生就是指引他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在北大期间,毛泽东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青年的责任。

然而,留在世上最难的事,就是为去了法国的同学收拾残局。半年后,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了上海。

虽然毛泽东离开了北大,但北大的点点滴滴仍然影响着他。他开始相信陈和李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人。

翔航

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在长沙的毛泽东深受鼓舞。

为了呼应北京的“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在长沙组织了“五四运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

当他得知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因散发传单而被捕时,他写下了《陈独秀的被捕与营救》来声援他的偶像。

文中写道:“陈先生曾被学界寄予厚望,其言论和思想享誉海内外。”“陈独秀家族是近代思想最有力的倡导者,也是实学领域的重镇。”“对于陈军,我们知道他是思想界的明星。”

毛泽东没有回避他对陈独秀的钦佩。革命者应该有一个革命的态度,毛泽东决心接近偶像。

随后,及其同伙发动了针对湖南巡抚张的“驱张运动”。

他代表新民学会赴京,把反对张的斗争扩大为反军阀运动。

次年六月,在一片声讨声中被迫退出湖南,驱逐张运动取得胜利。

然而,此时的毛泽东一点也不开心,甚至陷入了迷茫。

因为他发现张的倒台并不是由“驱张运动”造成的,而是由于吴和冯玉祥军阀之间的派系矛盾造成的。

我那种“老百姓的声音能唤起执政者的良心”的信念,现在看来是那么的可笑。

毛泽东决定去上海寻找陈独秀,希望他能为自己解答疑问。

当陈独秀听到毛泽东的疑虑时,他沉思了很久。然后他对毛泽东说,“你相信人民的力量。这没有错,问题在于你采取的方式。所谓向政府请愿,不过是自上而下的改善。但现在中国根烂叶枯,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连根拔起!”

“连根拔起”这个词从此就印在了毛泽东的心里。要治中国病,必须自下而上进行彻底的革命。

当晚,毛泽东和陈独秀长谈至天明。

16年后,在与美国记者斯诺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曾回忆说:

“陈独秀关于自己信仰的那段话,可能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0年夏天,我在理论上并在某种程度上在行动上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经过一系列的运动实践,以及陈独秀和李大钊的教导,毛泽东越来越相信,只有通过群众革命行动,才能保证实现强有力的改革。

他开始从“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忠实支持者。

此时,经历过五四运动的陈独秀逐渐认识到,中国需要一个能够改变国民现状的政党,于是与李大钊协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CPC)。

这时,陈独秀委托毛泽东一项重要任务,回到湖南组建共产主义小组。

在随后的日子里,毛泽东、何叔衡、黄鹏等人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并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随后,由于工作出色,他被中共中央选为中央局书记,成为陈独秀的工作助手,从而正式进入中共的核心领导层。

从此,毛泽东和他的偶像们开始了新的革命旅程。

香别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启了北伐之路。

然而,尽管这场伟大的革命轰轰烈烈,却使CCP陷入了困难和险恶的境地。

毛泽东和陈独秀第一次产生分歧也是因为党的革命方向。

陈独秀与国民党合作后,把全部工作重心放在北伐上。他希望国民党能看到共产党的努力,为共产党争取更多席位进入国民党中央。

但是,毛泽东仍然认为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民运动”上,只有发动群众才能改变中国的未来。

但陈独秀的“人人都要长大”思想越来越严重。他不允许别人质疑他的决定,甚至斥责毛泽东,说农民运动是“可怕的”和“过分的”。

孙中山死后,国民党右派开始打压共产党。

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主张向右派让步。在他看来,国共之间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应该是相互支持,而不是对立。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陈独秀的预期发展。

1926年3月,国民党突然发动“中山舰事件”。

这一次,毛泽东和许多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反国民党的主张,但仍然遭到陈独秀的拒绝。

随后,国民党又迫不及待地抛出分裂国共合作的“整理党务案”。

这一次,面对陈独秀的退让,毛泽东据理力争,要求中国共产党给予相应的反击。

但陈独秀觉得,此时的蒋介石不仅有武装力量,甚至还有整个资产阶级作为靠山,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无权无势。与其对抗,不如撤退。

毛泽东很难过。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家,毛泽东不接受这种懦弱和妥协。

自古以来,“为和平而奋斗,那么和平就会存在;如果你通过妥协来寻求和平,你就会平静地死去。”

战与退、得与失的选择,永远是一场生与死、血与火的战争。

这时候的陈独秀太理想化了。他高估了国民党的良心,低估了蒋介石的决心。

也许陈独秀已经把“连根拔起”这个词忘得一干二净,但毛泽东从来不相信这个词。

在1927年7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带武器上山”的主张,但仍未得到陈独秀的重视。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大革命失败。

毛泽东回到长沙,开始了“农民运动”,而陈独秀则主动辞去了党的总书记职务,退出了中国共产党。

离开中国共产党后,陈独秀开始信奉托洛茨基主义,建立无产阶级社会。

他还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国家。但是,他的选择犯了大忌。

共产党发命令,质问陈独秀。如果他想留在共产主义队伍中,他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深刻的检讨。

但陈独秀的骨头很硬,他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陈独秀被共产国际开除了。

当时,毛泽东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革命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重新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至此,毛泽东与陈独秀彻底分道扬镳,而这一别就是永不相见。

湘泽

陈独秀曾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你见过蝗虫吗?他们是怎样过河的?第一个走下水边,被水冲走了,于是第二个又来了,于是第三个,于是第四个。后来他们的尸骨堆积起来,成了一座桥,其余的都过世了。”

一条新路的开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功劳,而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

陈独秀一生从未想过要过平静的生活。他用自己的一生做向导,告诉后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毛泽东与他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理解陈独秀的良苦用心,并在实践中找到了最适合中国的道路。

这是中国革命的两种不同选择,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

如果说陈独秀之前的坚定信念是所有革命者的一盏明灯,那么之后的摇摆不定的机会主义则使党在灾难时刻失去了决定性的领导和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

而毛泽东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出了黑暗,为中国重新找到了出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潮流中发展。

毛泽东与陈独秀的分道扬镳是历史进步的结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历史总是由成千上万的千千人为他们的理想和世界而努力的人来书写。

也许,有些人的成败,死了才是最终的;但有些人的功过是留给后人去评说的。

真正的丰碑,绝不是矗立在大地上,而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在亿万人的心中,百年来从未被遗忘,历经万世也无法掩盖。

作者:林

责任编辑:柳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301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