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的产肉量是猪的10倍以上,因为一头成年非洲草原象的最大体重可达7300公斤,平均体重4500公斤。但目前国内最大的猪有900斤,平均200斤左右就够出栏了。可见,养一头正常的大象,至少可以得到20头成年猪的肉。
既然养大象产肉多,为什么没人养大象吃?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个有趣的问题吧。
大象能吃肉吗?大象是属于长鼻科的动物。大象家族有两个属和三个现存成员。它们是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和亚洲象。其中,非洲草原象有四个亚种,森林象有两个亚种,亚洲象有七个亚种。
虽然看起来大象家族还算繁荣,但实际上这三种大象目前都是濒危物种。在中国,大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象是不能吃的。
但不考虑濒危物种,大象肉本身是可以吃的,因为作为草食哺乳动物,它的习性接近牛羊,而且中国满汉时期的“山八宝”里有一道菜“香巴”,它的原料其实就是大象的鼻子。
除了中国有吃大象的现象,非洲也是如此,非洲有两种大象。由于象牙被一些人盲目追捧,非洲成为偷猎大象最严重的地区。
偷猎者经常用陷阱或麻醉枪诱捕大象。为了防止大象突然醒来,大部分偷猎者都会直接杀死大象。锯掉上图的象牙“有点良心”,因为它的头骨里还有1/3左右的象牙,因为它有神经和血管,所以又叫“血牙”,卖起来比露出来的象牙还贵。因此,偷猎者会出售大象的头骨。
因为大象被盗猎得很厉害,非洲一些部落发现死象(还很新鲜)的时候,一般会让自己部落的人来分吃。况且,在非洲的一些地方,大象也可以“合法狩猎”,但对象是一些已经丧失繁殖能力的老年大象。这些大象被猎杀后,肉也可以合法出售,价格通常在30人民币一公斤左右。
可见,大象肉不仅可以吃,还会被别人吃。不过从一些关于大象肉的记载来看,大象肉的味道应该是不好的。比如《本草纲目》中对对象肉的描述,有咸有酸。在大航海时代,一些吃过大象肉的人也在日记中写到难以下咽。
所以大象肉的味道可能不太好,这也是人们不选择养大象吃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先说主要原因。
人们不养大象吃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都有。即使大象是人工饲养的,它们也不是用来吃的。这其实是有原因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
01可控性。动物要想形成养殖业,就要有可控性。那么,可控性来自于什么?驯化和体型。首先,驯养的动物会逐渐失去野性,这样它们的攻击性会变得很低,体型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因为在驯养的动物中,连牛都很大。如果你想控制他们,你必须给他们戴上鼻环。
但是,大象就不一样了。自古以来,大象就没有被驯化过,这就导致了和野外一样的气质。虽然大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温顺,但一旦发情,它们就会变得极具攻击性。
在一头发狂的大象面前,一辆车都能压成“饼”,更何况是人盖的房子。所以养一头大象,仅仅因为它是可控的,是不符合人的选择的。一旦走火入魔,除了人的房子有倒塌的可能,人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第二:成本。在人类祖先驯化的动物中,除了猫和狗,其他动物基本都是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甚至还有两种食肉动物,狗变成了可以以素食为主的杂食动物,而猫可以自己捕猎老鼠来满足对肉类的需求,所以对于人来说,饲养这些动物的成本相对较低。
大象虽然是纯草食动物,但不是普通的草食动物。首先,在大象的饮食中,除了杂草,各种水果占了很大比重。对于大象来说,很明显,有水果的草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但是在人类的繁衍下,每天吃水果显然超过了成本。
其次,作为最大的陆生动物,大象的食量惊人。一头成年大象平均每天需要50公斤的食物,也就是整整100公斤的食物。小时候,我经常给家里的牛割草。每头牛的草都要割半天(10公斤左右),更别说50公斤了。割草的时间成本很高。
第三:可持续性。一种动物要想成为人类的主要肉源,就必须是可持续的,而可持续需要两个条件:要么该动物繁殖能力强;要么可以大规模养殖。比如猪因为太过肥沃,可以成为人们的主要肉源,而牛也是人类的肉源之一,就是可以大规模养殖,成本低。
而大象则因为胃口巨大,控制力差,无法大规模养殖。而且大象的繁殖能力是哺乳动物中最差的,它们的妊娠期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长的,平均22个月,也就是将近两年。这还不是全部。大象希望有繁殖能力。雄性要等到10岁以上,雌性要等到9岁以上。
这种弱生殖能力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供人吃肉)。
综上所述,大象的产肉量虽然是猪的十几倍,但由于饲养成本高、不稳定、繁殖能力差,注定不会成为人类的主要肉源。
当然,有一些因素使肉的味道不好,但话说回来,仅仅是象牙就会把大象逼到墙角。如果肉很好吃,大象显然没有活路。
其实不得不说,生活条件好到有些人不满足于吃我们祖先驯养的动物。他们反而对“游戏”情有独钟。在这里,我想建议这些人远离野味,他们会远离很多危险,包括减少一些人畜共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