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国旗法通过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下半旗。
此前降半旗致哀的国家领导人有20位,分别是任、罗荣桓、谢富治、何香凝、邓子恢、李富春、董、康生、、朱德、、郭沫若、罗瑞卿、苏振华、、宋庆龄、廖承志、刘伯承、叶剑英、胡耀邦。
降半旗,又称降半旗,是民众表达哀悼的重要礼仪。【/br/】根据我国国旗法,下半旗时,应当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杆全长的1/3处;降下时,应先将国旗升至杆顶,再降下。
降半旗是国家行为。一般在一些重要人物去世或发生重大不幸事件或严重自然灾害时,表达全国人民的悲痛和哀悼。
期间,中国所有公共场所的国旗,驻外使领馆的旗帜应下半旗致哀。
1990年6月,国旗法通过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下半旗。
在此之前,有20位国家领导人降半旗致哀。他们是任(1950)、罗荣桓(1963)、谢富治(1972)、何香凝(1972)、邓子恢(1972)、李富春(1975)、董(1975)、康生(1975)、(1976)和朱德。刘少奇(1980)、宋庆龄(1981)、廖承志(1983)、刘伯承(1986)、叶剑英(1986)、胡耀邦(1989)。
从这降半旗致哀的20位领导人的身份来看,任、董、康生、、朱德、、、宋庆龄、叶剑英、胡耀邦生前是国家级领导人,其余10位并未担任国家级领导职务。
从1990年6月通过国旗法到2015年,11位国家领导人在葬礼上降半旗。除许、聂元帅外,李先念、邓、、姚依林、陈云、、彭真、杨等都担任过政治局常委或其他国家级领导职务。
这说明,1990年以后,为国家领导人降半旗致哀的标准,其实更加明确了。
2015年6月19日上午,为缅怀乔石同志,中国驻外使领馆在天安门广场、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党委、政府所在地,各边境口岸和对外通海口岸下半旗志哀[/k0/]。
2015年7月22日上午,为纪念万里同志,中国驻外使领馆国旗在天安门广场、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各边境口岸、海外口岸空降半旗。
2019年7月29日上午,为缅怀李鹏同志,中国驻外使领馆国旗在天安门广场、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党委、政府所在地,各边境口岸和对外口岸下半旗空。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4月4日清明节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在此期间,全国及外国使领馆降半旗致哀,全国各地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4月4日10时起,全国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轮船鸣笛,警报空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