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积雨云内的小水滴不断碰撞合并成较大的小水滴时开始往下落,而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却一个劲往上冲,两者之间摩擦后就带上了电荷。上升的气流带正电荷,下落的水滴带负电荷。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雨云的顶部积累了大量的正电荷,底部则积聚许多负电荷。地面因受积雨云底部负电荷的感应,也带上了正电荷。
云中水滴合并增大,直到上升热气流托不住了,就从云中直掉下来。下层的热气流给雨一淋,骤然变冷,不再上冲,转而向地面扑下来。此时,空中的电荷开始放电,并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因电闪以光速30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雷是以331米/秒的声速传播,故人们先看到电光尔后才听到雷响。有时候雷声的时间拖得很长,那是云层、山峰及地面把雷声来回反射所致。
在中国,雷雨大多发生在5~8月份温高湿重的天气中。[1]
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对流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发生与大气的稳定度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夏天,在晴天风小的日子里,地面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把近地面的空气加热,愈接近地面气温升得愈高,午后是地面气温升得最高的时候,也是大气在一天中最不稳定的时期,因此强对流运动的发展在这时候最为迅速。如果这时空气非常潮湿,水汽丰富,那么,这一天午后到傍晚就会出现雷阵雨。这种由地面强烈受热形成的雷阵雨,称为热雷雨。而半夜到早晨,地面气温降得最低,大气趋向稳定,所以热雷雨不易形成。 春天雷阵雨的发生情况不同于夏天。夏天热雷雨多在同一暖气团情况下产生,雷雨发生前一天气是晴朗的,而春雷大多发生在冷暖气团交锋的地带。当南北两股冷暖气团交锋时,暖湿空气爬在冷空气背上,大量水汽被凝结出来,使天空阴云密布,连日下雨,地面上终日不见阳光,从而使白天气温不能升得很高,夜晚气温不能降得很低,气温的日变化很小。但在高空云层的顶部,白天仍受到太阳光照射,那里的气温日变化相对变大了。 白天云层被阳光晒得很热,温度容易升高,大气头部变轻了,稳定度增加,形成雷阵雨的可能性变小;而到了夜间,云顶向太空散热,云层上部的温度下降,特别是半夜到早晨,是一天中温度下降得最低的时候,大气的头部变重,趋向不稳定,这种云层内便发展起对流运动,形成打雷闪电、暴雨滂沱的雷雨云。这就是春雷多在半夜到早晨出现的道理气象学告诉我们,大气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上下气层的温度。如果气层的上部温度下降或下部温度升高,都会造成头重脚轻的现象,大气趋向不稳定;而气层上部升温或下部降温,则大气头轻脚重,稳定度增加。一天之内的气温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大气稳定度也随着在改变。
春天,人们常在睡梦正酣的半夜到早晨被隆隆的雷声惊醒,怪不得有“春雷惊梦”的说法。而在夏天,在睡梦中是很少听到雷声的,因为夏季雷阵雨大多发生在午后到傍晚。
为什么春夏季节雷阵雨在一天中的发生时间不同呢?这就要从形成雷阵雨的大气稳定度说起。
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对流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发生与大气的稳定度有着密切关系。稳定度就是大气稳定的程度。不稳定的大气,头重脚轻,只要稍受外力影响,便一触即发,上下翻动,形成强大的对流;而稳定的大气,头轻脚重,即使有外力触动,迫使它上升或下降,但只要外力一消失,便马上回到原来的位置,稳如泰山,很难形成强大的对流。
夏天,在天晴风小的日子里,地面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把近地面的空气烤热了,愈接近地面气温升得愈高,午后是地面气温升得最高的时候,也是大气在一天中最不稳定的时期,因此强对流运动的发展在这时候最为迅速。如果这时空气非常潮湿,水汽丰富,那么,这一天午后到傍晚的雷阵雨便下定了。这种由地面强烈受热形成的雷阵雨,称为热雷雨。而夏天的半夜到早晨,地面气温降得最低,大气趋向稳定,所以热雷雨便不易形成。
春天雷阵雨的发生情况不同于夏天。夏天热雷雨多在同一暖气团情况下产生,雷雨发生前天气是晴朗的,而春雷大多发生在冷暖气团交锋的地带。当南北两股冷暖气团交锋时,暖湿空气爬在冷空气背上,大量水汽被凝结出来,使天空阴云密布,连日下雨,地面上终日不见阳光,从而使白天气温不能升得很高,夜晚气温不能降得很低,气温的日变化很小。但在高空云层的顶部,白天仍受到太阳光照射,那里的气温日变化却相对变大了。白天云层被阳光晒得热起来,温度容易升高,大气头部变轻了,稳定度增加,形成雷阵雨的可能性变小;而到了夜间,云顶向太空散热,云层上部的温度下降,特别是半夜到早晨,是一天中温度下降得最低的时候,大气的头部变重,趋向不稳定,这样云层内便发展起对流运动,形成打雷闪电、暴雨滂沱的雷雨云。这就是春雷多在半夜到早晨出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