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对北魏帝国的灭亡有什么影响

萃取法2023-05-09  32

总的来说,孝文帝迁都洛阳,给北魏帝国留下了三个非常大的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北魏帝国后来走向分裂和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一,孝文帝迁都洛阳,让北魏帝国从此陷入与南朝的战争泥潭中无法自拔。

在北魏帝国迁都前,因为北魏的都城远在黄河以北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所以它们向南方扩张时,通常不会轻易越过淮河一线。因为,一旦越过淮河一线,就意味着北魏的军事主力太过远离它的军政中心,这就导致北魏在后勤补给和增援方面,都会面临太大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北魏帝国对控制淮河一线的领土,实际上有些鞭长莫及。所以,孝文帝之前的北魏皇帝们,他们在制订南伐目标时,通常不会制订的太远、太大,因为制订的太远、太大,就是能夺取,也无法有效巩固这片地区。

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淮河一线的地区,通常都是被南朝占据着。当然,也正因为南朝可以轻易保住淮河一线,接下来它们只要再向北稍开拓一点缓冲区,就能够在北部边防上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南朝的绝大多数统治者们,也缺乏大举北伐的动机,至少他们北伐的野心不会难以遏制。

在这种背景下,北朝与南朝之间相对容易保持和平。问题是,北魏将都城迁到洛阳后,情况就变得不再一样。

一方面,因为洛阳距离南朝较近,北魏为保障都城南部的边防安全,自然需要不断向南扩张领土;

另一方面,迁都洛阳,意味着北魏的军事、政治重心大举南移到中原地区,这也就意味着北魏再与南朝争夺淮河一线、甚至长江一线的地区时,它在后勤补给和增援方面,都不会再存在太大的压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占据着优势。

因此,北魏在迁都后不久,孝文帝就通过两次大规模的南伐占据了淮河以南的重要城池,接着宣武帝上台后,北魏帝国几乎年年南伐,而且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于是扬州、荆州和益州的许多地区,都先后被并入到北魏的版图中,北魏帝国的国力也由此达到巅峰。

从积极方面来说,北魏这种不断取得的军事胜利,自然是幸运的。因为,它让北魏的疆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如果再乐观估计,北魏按着这个势头继续扩张下去,征服江南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从消极方面来说,北魏这种不断取得的胜利,又是不幸运的。因为,北魏帝国的高层们都沉醉于这种胜利中,所以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不断继续向南开拓疆域。

对于南朝而言,北魏的这种行为显然是无法接受的,甚至而言,让北魏占据淮河一线都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如果坐视这种事实,就会让南朝的北部边防线渐渐退到长江一线。如果真是这样,那南朝与北朝相比,就无法相提并论,南朝也变得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在这种背景下,南朝自然会试图收复相关的失地,于是在北魏迁都洛阳后十几年里,南北朝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歇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拖垮北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大规模的战争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也就意味着帝国的财政开支要不断增大,而想要维持着庞大的财政开支,就只能通过向广大百姓征税,或者削减其他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开支来实现,这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事实上,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在宣武帝执政后期,北魏帝国内部的人民起义那是此起彼伏,帝国也在这片内乱中走向衰亡。

第二,孝文帝迁都洛阳,让北魏帝国对北部边疆的控制变得鞭长莫及。

孝文帝迁都洛阳,对北魏的第二个影响,就是让中央政府对北部边疆地区的控制变得鞭长莫及。最后的直接恶果,就是北部边疆地区开始出现无休无止的叛乱,并逐渐脱离北魏帝国的控制。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北魏六镇的叛乱。

最初,在北魏帝国的都城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魏统治者为保卫都城的安危,特意在平城的北部边防地区设下六个军镇。它们自东而西分别是怀荒(今河北张北)﹑柔玄(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抚冥(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怀朔(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

因为这六个军镇的作用主要是保卫北魏帝国都城的北部边防安全,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这种背景下,这六个军镇的将领,大都拥有非常高的身份和地位,以至于当时北魏士兵都以争当六镇军人为荣。

但是,等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不再作为北魏的国都,六镇也就随之失去了原先存在的价值,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帝国统治者重视,这样久而久之,这六个军镇的将领也好,士兵也好,他们的地位和待遇都随之一落千丈,这自然会引起他们内心的不满。

与此同时,由于这六个军镇远在北方,致使镇守这里的鲜卑将领和士兵都少有接触汉文化的可能,这样他们与南迁的鲜卑贵族在文化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再加上他们经济地位上处于劣势,心理上自然会对日渐汉化的北魏中央政府心生排斥。

这个时候,如果北部边防地区再出现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时,这里居住的百姓也好,士兵也好,他们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就会愈发难以调和。

因为,如果北魏的都城继续在平城,那当北部边防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天灾、人祸时,北魏中央政府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察觉,并进行有效的善后和安抚。因为,在帝国都城附近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央政府通常都不敢掉以轻心。

但是,当北魏将都城南迁到洛阳后,北部边防地区再出现类似的天灾、人祸时,北魏中央政府通常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察觉,更无法在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善后和安抚。甚至而言,因为财政等方面的原因,北魏中央政府还可能会报以某种麻痹。最后,当事态越来越恶劣时,局势已经变得难以挽回。

从这层意义上说,北魏六镇的叛乱,虽然是因为众多原因促成的。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显然久是因为北魏帝国的都城迁移到洛阳所导致。

第三,孝文帝迁都洛阳,让北魏帝国从此失去了退路。

大家知道,以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一个标准的四战之地。在天下实现统一的时候,坐镇洛阳,通常就是传说中的制衡天下。因为,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在这里可以迅速染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真正做到指哪打哪。

问题是,当天下陷入混乱后,洛阳就会成为一块鸡肋。因为你可以在这里染指四方,四方的敌人也可以随时进攻你。因此在天下大乱时,就是把洛阳摆在那里,也没有哪个实力派会去真正全力占据它。

对此,我们可以看下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后崛起的北方霸主,比如刘聪、刘曜、石勒、苻健,还要后来的尔朱荣、高欢、宇文泰,都不曾亲自坐镇洛阳可以看出来;甚至后来北伐的桓温、刘裕,都也不亲自坐镇洛阳可以看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说,如果北魏帝国的都城依然在平城,那当它的南部边防线出现问题时,最差的结果,无非是中原地区被南朝接管,北魏被迫退回黄河以北发展。至于说南方军队进入黄河以北的地区,在朱元璋之前,这种事情就没有发生过。

更重要的是,就算北魏退回黄河以北,也不意味着南朝可以全面接管中原地区。因为,失去中原地区的北魏,依然还是一个与南朝对等的帝国。在这种背景下,中原就会成为南北对峙的一块巨大的缓冲区。

对此,我们只需要看下刘裕的两次北伐,虽然他灭掉南燕、后秦等国,收复黄河以南的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甚至还大败黄河以北的北魏帝国,但北魏帝国还是北魏帝国,并且在不久之后,刘裕北伐所取的这些成果,统统都被北魏给摘走。

但是,等到北魏迁都洛阳后,这种情况就变成另外的模样。因为,迁都之后的北魏帝国,其军政重心都迁移到黄河以南,这个时候如果黄河以北的地区一旦出现大乱,那北魏随时可能土崩瓦解。

因为,北魏的都城设在洛阳,那不论北方局势有多么糟糕,它也不能退回到黄河以北发展;相反,它还必须死守着黄河以南的地区,因为北魏的都城就在黄河以南。这样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黄河以北的地区随时可能脱离北魏的控制。

退一万步说,就算北魏高层愿意退回黄河以北发展,但因为涉及到都城的搬迁,还有帝国军政重心的大转移,不要说面临的阻力,就是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到时即便成功迁回黄河以北,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在这种背景下,一旦黄河以北的地区脱离北魏的控制,北魏帝国凭借中原这种四战之地,想控制整个北方就难之又难。

因为,它的北部会遭遇黄河以北叛乱势力的不断渗透和蚕食,它的南部会遭遇南朝的不断渗透和蚕食,其西部又会面临来自关中地区的不断渗透和蚕食,当这一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北魏帝国就不再是北魏帝国,而是一个在夹缝中垂死挣扎的空壳子。

事实上,后来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整个北魏帝国竟然连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就是因为整个北魏帝国,早已经在南北双方的消耗之下名存实亡。否则,尔朱荣敢这样做,各地实力派肯定都会高举保卫皇权的旗号赶往洛阳的。

从这层意义上说,孝文帝迁都洛阳,让北魏帝国从此失去了退路,最后只能被动的陷入进退失据的局面中,然后在河北、关中和江南三方的不断蚕食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作为一个洛阳人,我觉得必须要回答一下这道题哈哈。其实我觉得洛阳和长安这两个地方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综合考虑一下,北魏首先它是一个鲜卑人创建的,他原本是在山西大同后来迁到了洛阳。为什么不去长安而迁洛阳?

首先第一个当然想到的就是地理原因,当然综合考虑了还有社会方面一些因素。虽然北魏孝文帝是鲜卑人,但是他是要求自己民族要汉化的,因而洛阳的优势就出来了,它首先是位于黄河南岸,都处于相对适中的位置,山南水北为阴,水南山北为阳。且位置非常集中,如果攻打起来比较容易一些。地理原因是首要的,因为事实也可以证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第一件事就是南下攻打去南阳。

而长安自古繁华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但它也有很多劣势。在帝国版图上他是在西南方向的,如果定都长安,北魏的主体就在西南这边,也就是说,其他地方的人来长安办事,需要过黄河,在几百里吧,经过这边很波折的才能到达长安,特别的麻烦,而洛阳它位于这个南中,所以说各地调集这个钱,军队在这边都非常方便。但是相对于长安来说,如果说来个饥荒,等粮调过来的时候,恐怕人都饿死了。

而且洛阳在中间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这边军队以及其他综合各个角度来说,虽然长安也好,但是洛阳更适合。

北魏在之前定都平成(今山西大同东北),孝文帝继位后就下了一个决心——迁都,把都城从平城迁到今天的洛阳。但是,北魏的鲜卑族已经习惯了北方的生活,在他们眼里,洛阳是南方,不习惯在那里生活,迁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孝文帝想了一个办法,他全国动员,说要攻打南齐。有一次上朝,他就把这个南伐攻灭南齐的主张提了出来,果然引起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这里挺好啊,咱们要打到南方干嘛?南方都是成片的河流,没有成片的草原,我们是游牧民族,为什么要把马迁到那里?”

反对最激烈的是拓跋成,孝文帝见此情景,拍桌子发起火来,实际上他 不是真的发火。他说:“我是一国之主,我想发兵攻打南齐,你们反对什么?”回到宫中以后,他单独召见拓跋成,跟她说:“老实告诉你,我刚才冲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因为你是群臣之首。

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一个用武的地方,这里适合打仗,但是不适合做一个发展壮大的王朝的都城,更不适合在这里推广改革。现在要想移风易俗,要想改革,必须要迁都。

这次我说出兵伐齐,实际上是以这为借口,率领或者逼迫文武官员和那些贵族们,还有军队,跟我一起迁都中原。”拓跋成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听孝文帝的话,就什么都明白了。

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带领30万步骑兵南下,大家都以为他要去伐齐,没想到是迁都。那个时候,正好是秋雨绵绵,足足下了一个多月,道路泥泞不堪。

虽然行军很困难,有受到贵族的阻拦,但是孝文帝毫无退意,他说:“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那岂不是要让后辈人耻笑吗?好,既然大家反对再往南去攻打南齐,要不我们就把国都迁到这里,你们看怎么样?”虽然大家面面相觑,最终也不得不统一迁都了。

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的政治和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大融合,这种融合没有通过杀戮,没有掠夺人口,而是以主动融入的方式完成了。

扩展资料:

迁都后续

1、全面汉化

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

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2、皇族反叛

然而,事隔不到半年,一场反对改革、反对汉化的武装叛乱便从朝廷内部发生了。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元恂素不好学,体又肥大,最怕洛阳的炎热天气,每每追乐旧都,常思北归。

又不愿说汉语、穿汉服,对所赐汉族衣冠尽皆撕毁,仍旧解发为编发左衽,顽固保持鲜卑旧俗。中庶子高道悦多次苦言相劝,他不但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怀恨在心。

孝文帝出巡给了他可乘之机,遂与左右合谋,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并亲手杀死高道悦于宫禁之中。事发后,领军元俨派兵严密防遏各宫门,阻止了事态的发展。

3、南伐萧齐

洛阳位居河南,距离南齐较近,需要北魏时常南下以保证南部的安全。太和二十一年(497)六月,孝文帝一行渡渭水入黄河,东还洛阳。返京后的第三天,即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准备再次大举南伐。太和二十三年(499)孝文帝南伐时病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文帝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极力主张汉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加速汉化进程。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派中书令高闾治古乐。十九年四月,孝文帝至鲁城(今山东曲阜)亲礼孔子。不久,改革官制。魏初,鲜卑、汉官号杂用,迁都后,孝文帝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五月,孝文帝又禁胡服、禁鲜卑语。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又下令必姓氏。同时,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不得还葬代北。此外,还定族姓。汉族地主的门阀制度早已形成。孝文帝改革时,确认门阀制度,并把它推广到鲜卑贵族中。孝文帝的汉化改制遭到一部分保守的鲜卑贵族的反对。太和二十年(496)太子拓跋恂企图逃回平城发动叛乱,被孝文帝处死。同年冬,鲜卑贵族穆泰、陆睿色结镇北大将军拓跋思誉等在平城发动兵变,被孝文帝派兵镇压,平定了叛乱,从而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陆探微影响南齐画风

陆探微是南朝宋齐年间著名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约卒于485)年。他的画风对南齐画坛产生过一定影响。陆探微擅长画人物肖像、飞禽走兽、佛教图像等。宋明帝时曾任侍从,为明帝和宫廷贵族、功臣名士画像。他师承顾恺之,画风细腻,线条笔迹周密,变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为笔迹劲利细致的线描,并参考气脉 通连的草书,创造了他独有的风格。他还受东汉书法家张芝一笔书的启示,创造出线条笔划连绵不断的一笔画。另外,他还创造了一种被称为秀骨清像的造型风格,即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于眉清目秀中显出神采生动、自然洒脱、和蔼可亲的神韵,这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名士形象的生动概括,具有时代特征,和顾恺之并称为顾陆,名噪一时。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如下:

1、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大,改革会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平城受北方强敌柔然的侵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平城地理位置遥远,经略南方有困难。

5、洛阳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场所,汉文化积淀深。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包括气候环境恶劣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实行汉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发展。 扩展资料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包括气候环境恶劣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实行汉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对北魏帝国的灭亡有什么影响全部的内容,包括: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对北魏帝国的灭亡有什么影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何不迁都长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途中的小故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86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