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互联网经济2023-05-09  22

 zǔ

(1)

ㄗㄨˇ

(2)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其用每与鼎、豆相连。《礼记·燕义》说:”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古时宴飨,每人前面有俎案,上面摆满菜肴,食有食相,也就符合礼仪了。

(3)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4)

姓。

(5)

郑码:ODOL,U:4FCE,GBK:D9DE

(6)

笔画数:9,部首:人,笔顺编号:343425111

俎的拼音 俎的解释 俎是什么意思

1、俎字的拼音是zǔ ; 2、 俎字的解释:(1)(名)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的器具。(2)(名)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刀~。(3)(名)姓。

精选部分俎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1、越俎代庖造句:在华盛顿,人们议论纷纷,猜测共和党是否会像1995年时金里奇那样越俎代庖,当时的僵局导致 瘫痪,但最终还是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Clinton)胜出。

典故: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有关俎字组词的词语列表 俎的组词 俎怎么组词 俎的多音字组词 俎字组词

嘉俎、高俎、负俎、芳俎、繁俎、房俎、豆俎、鼎俎、雕俎、樽俎、俎几、刀俎、旷俎、醪俎、牢俎、椒俎、进俎、五俎、星俎、燕俎、瑶俎、肴俎、彝俎、鱼俎、玉俎、越俎、彻俎、陈俎、边俎、三俎、牲俎、素俎、缩俎、俎醢、阼俎、俎机、俎拒、俎羞、俎豆、俎味、俎实、折俎、杂俎、胙俎、象俎、尊俎、俎上肉、五杂俎、越俎代庖、越俎代谋、折冲樽俎、折冲尊俎、尊俎折冲、樽俎折冲、简墨尊俎、代越庖俎、俎樽折冲、刀俎余生

俎怎么读?表达什么意思?想了解意思的朋友可以来看看,下面由我为你准备了“俎怎么读什么意思”,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内容资讯!

俎怎么读什么意思

俎拼音:[ zǔ ]

俎意思: 1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2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3 姓。

拓展阅读:俎相关的成语

越俎代庖

[ yuè zǔ dài páo ]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折冲樽俎

[ zhé chōng zūn zǔ ]

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

代越庖俎

[ dài yuè páo zǔ ]

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越俎代谋

[ yuè zǔ dài móu ]

犹言越俎代庖。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法》:“同者彼此通行,异者各行其是,无庸越俎代谋。” 柳亚子 《纪梦诗序》:“友邦领袖,老谋深算,成竹在胸,岂外人所宜越俎代谋?”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胡须的有无,式样、长短,我以为除了直接受着影响的人以外,是毫无容喙的权利和义务的,而有些人们偏要越俎代谋,说些无聊的废话。”

折冲尊俎

[ zhé chōng zūn zǔ ]

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简墨尊俎

[ jiǎn mò zūn zǔ ]

谓文墨交往,宴饮游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国初 太宗 建 太宁军 节,公谒之,倾意投接,为掌书记,游从觞咏,情礼深原。公长於 太宗 ,简墨尊俎,常以兄呼之。”

尊俎折冲

[ zūn zǔ zhé chōng ]

比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刀俎余生

[ dāo zǔ yú shēng ]

犹虎口余生。

樽俎折冲

[ zūn zǔ zhé chōng ]

指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冲,使敌人战车后撤,指击退敌军。

俎樽折冲

[ zǔ zūn zhé chōng ]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越俎代疱

[ yuè zǔ dài pào ]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盛放牛羊等祭品的器具。庖:厨师。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俎 zǔ

(1) ㄗㄨˇ

(2)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其用每与鼎、豆相连。《礼记·燕义》说:”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古时宴飨,每人前面有俎案,上面摆满菜肴,食有食相,也就符合礼仪了。

(3)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4) 姓。

(5) 郑码:ODOL,U:4FCE,GBK:D9DE

(6) 笔画数:9,部首:人,笔顺编号:343425111

拼 音 zǔ

详细释义

1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2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3姓。

相关组词

刀俎 樽俎 负俎 俎簋 高俎 瑶俎 燕俎 陈俎 素俎 俎拒房俎 牢俎 杂俎 旷俎

1、俎:读作[zǔ]。

2、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祭祀,崇奉)。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释义为: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这一成语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书《史记》。

俎,作为姓时念zǔ,也有念chuò,jū(爼),为当今中国罕见姓氏。

俎来源于朱姓。明朝皇族的后代。俎家的第一代祖先名叫俎云阳,即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

注音:ㄗㄨˇ

部首:人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基本字义:

1、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2、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3、姓。

扩展资料:

1、姓氏渊源:

在明末战乱中,太子与他的弟弟朱慈炯及奶妈、丫鬟一起逃到了乐亭冯家哨。太子改姓俎,是寄寓着以帝王之身祭天地先祖之意。“日边红杏依云栽”隐喻真名实姓,译出为:俎云阳,是作者隐居后改的姓名。原名为朱慈烺,是明末崇祯帝的太子。

来源于祝姓。为北宋大将祝靖公,河北磁县人,娶民族英雄岳飞的姑母为妻,生有八个儿子。北宋时,奸臣秦桧谋害岳飞,株连九族,为避难,祝靖公的八个儿子逃往四方,到了河北磁县、山东济南、河南太康县等地,隐名埋姓,将祝姓改为俎姓,以避免奸臣谋害。

2、姓氏分布:

明清时期,“俎”姓主要分布于山东章丘、江苏丹徒、河北磁州等地。今河南许昌、临颖、林县,辽宁,河北乐亭、无极、昌黎、涉县,山西太原、大同、运城,湖北武昌,福建宁德,山东寿光,台湾,内蒙古集宁,北京等地有此姓。

爼念jū,发音同象棋中的”车”,一部分人本姓”爼”,比俎姓更为罕见的姓氏,因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大部分人不认识,误改为俎。如今在山西,内蒙古集宁分布较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俎

zǔ。俎,汉字,部首:人,部外笔画:7,总笔画:9。基本字义:1、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祭祀、崇奉)。2、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3、姓。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现在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以上就是关于"俎"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全部的内容,包括:"俎"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俎的组词大全(约50个) 俎的词语解释_俎是什么意思、俎怎么读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78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