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风俗是什么呢

历下区2023-05-09  34

山东风俗是:

1、剪纸:山西有剪纸的习俗,每当进入春节后,山西人就会用红纸、剪刀剪出各种花鸟鱼虫、植物、建筑、人物等形式的剪纸,并将其粘贴在墙上、窗户上以及房门口,可以营造热闹的氛围。

2、戏曲:山西有戏曲的习俗,而且山西是中国戏曲发源、发展的场地,在每年举行赛社活动、宗祠祭祖、天旱祈雨时,人们都会观看戏曲表演,就连主人家举办宴会,也会邀请戏班唱戏。

3、刺绣:山西有刺绣的习俗,而且在农村地区较为普遍,有的刺绣会出现在衣领、日常用品以及典礼装饰上,有着装饰的作用,但大多数的刺绣会出现在衣服的背面、袖子等部位。

4、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当地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的汉族民俗舞蹈之一,属于三大秧歌之一。

5、面塑:在济南工艺美术中,面塑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个种类。济南的面塑色彩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

山东过年的风俗:辞灶、贴春联或者贴福等。

1、辞灶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

2、贴春联或者贴福

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早饭后,长辈们开始了包水饺、炸年货的各种准备,小辈们开始四处贴福,吵吵闹闹,贴正了,贴反了,各种欢笑,表达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山东过年吃什么

1、鱼

山东人过年,鱼肯定是少不了的东西,因为在祭祖和祭天的时候都要用到鱼,在过年前几天的集市上,鱼贩子们也开始使劲的吆喝。

2、猪肉皮冻

在山东地区,猪肉皮冻也叫做冷猪肉,是把煮好的猪肉放入各种佐料冻在一起,吃的时候直接用刀切成块状,这样做出来的猪肉非常香。

3、灌香肠

在快过年的时候灌香肠也是山东人的一种习俗,灌香肠所用的肉大多都是猪肉,但是制作的程序十分繁琐。

山东的民俗

山东民俗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据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和考古发掘可见,早在

新石器时期,反映东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东地区大量存在,诸如饮食器物、衣着妆

饰、生产工具、成年礼仪、婚姻形式、墓葬类型、图腾崇拜、山川信仰等,都显示

出史前时期山东民俗的特色。

商周时期,特别是齐鲁封建之后,山东曾经出现过列国殊俗的局面,但随着孔

孟学说的形成,便逐步树立起齐鲁礼仪之邦的整体形象。从此,以“礼”为核心的

山东民俗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处于主导地位,“风近邹鲁”经常被各地取为评价民俗

的准则,到今天对国内乃至世界仍然产生着影响。

历史上的齐、鲁民俗之别,对后来山东民俗的地区差异与复杂多样有较为深刻

的影响,这一史实有力地说明民俗的形成及流变是与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状况密切相关的,而这与之相关的状况又时常因地而异。姜尚治齐,采取的是“因

其俗,简其礼”的政策,因此齐俗继承东夷文化传统,较少受宗周礼制的束缚,其

通商惠工、尊贤尚功等行事,更带有商品经济的色彩。鲁俗则试图用周礼来替代原

有的文化传统,其敦本抑末、崇礼重教,更带有自然经济的色彩。齐鲁风俗虽有如

上区别,但是,同源于东夷文化的传统,又都以礼义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

齐地化礼成俗,无为而治,鲁地以礼易俗,广行教化,方法的不同,并不能改变基

本内容的一致。这一时期兴起的孔孟儒家学说,对山东地区包括民俗在内的传承文

化起了极大的规范作用。孔子所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就是对这一

时期山东民俗文化殊途同归的一个基本概括。

秦汉一统之后,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孔孟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山东地区的民俗进一步统一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并形成为传统。

其间虽历经数次改朝换代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礼仪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传统并

无大改变。到了近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西方文化的影响,山东民俗开始向现

代化演进。“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使一代新俗得以生成发展,如春风吹遍山东大地,深深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沂蒙山区的春节群众性文艺表演活动,至今仍沿袭着革命根据地的传统,甚至称青

年妇女为“识字班”的习俗都一如当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破旧俗、树新风,

新风新尚逐渐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山东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新的民俗事象层出不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党和人民政府对社会上又复

燃的一些封建陋习,采取了种种措施,净化社会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山东民俗,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

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古四民有常业,

六礼有常仪,岁时有常节,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传承对周围地区有典型意义,

可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这一地区的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

山,民俗特色尤为显著。孔孟家族习俗不仅影响当地,而且远及于国内外。孔府的

家族亲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礼丧礼、年节习俗、衣食住行是大家望族习俗的典型。

泰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是研究民间信仰的一座活的标

本库,也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一个热点。

东部沿海地区,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最为突出。渔村以日照、荣成、蓬

莱、长岛等地最具典型性。蓬莱、龙口(黄县)、莱州(掖县)沿海地带居民,沿袭“

齐人好逐利”的传统,外出经商的习俗历代不衰。蓬、黄、掖的“买卖人”不仅在

东北有很大影响,在京、津、沪等地也多见他们的足迹。

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古代文化发祥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较多地保留着传统 的民俗事象。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风佳俗,在新中国建立

后又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

特色。其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都已走向全国、走向

世界。

山东的城市民俗也能独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种不同类型。济南是一座千年古城,

旧街巷、老字号、古风古俗遍地。它同时又是一座泉城与湖城,北国江南的风采为

天下所独有。青岛是一座百年之间拔地而起的新兴城市,现代城市的气氛最为浓烈。

烟台城市的发展,以明代防御所城为起点,在近代逐渐将周围村庄纳入市区,最能

显现城乡汇融、土洋并存的特色。

一方土产与特别技艺,往往造成地方的特有风俗,因特产而形成特别风俗的,

如烟台被称为苹果之乡,莱阳为梨乡,肥城为桃乡,德州、昌乐为西瓜之乡,乐陵、

无棣为枣乡,章丘为大葱之乡,苍山为大蒜之乡,菏泽为牡丹之乡,莱州为月季之

乡,平阴为玫瑰之乡,平邑为金银花之乡等,都形成与当地特产有关的民俗活动。

因特别的技艺而形成风俗的,如苍山兰陵镇、安丘景芝镇、即墨城的酿酒、卖

酒、饮酒习俗,东阿、阳谷、平阴制阿胶的古俗,栖霞、牟平、乳山等地放养柞蚕、

织茧绸、吃蚕蛹蚕蛾的风俗,昌邑、博兴、临沂等地印刷、穿着蓝色印花布的风俗,

嘉祥等地印制、穿着、使用彩色印花布的风俗,潍坊、平度、高密、阳谷张秋镇、

聊城、惠民清河镇印制、销售和民间张贴木版年画的习俗,高密聂家庄、临沂褚庄、

苍山小郭、惠民河南张与火把李、莘县等地泥玩具艺人的从艺风俗,郯城樊埝、鄄

城刘家旋木玩具艺人的从艺风俗,曲阜楷雕艺人的从艺风俗,菏泽面塑艺人的从艺

风俗,即墨、胶南、福山等地雕果模和果模流行的风俗等,都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

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

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初推行“移民就宽乡”

的民垦政策,当时山东许多县份被列为“宽乡”,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

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山东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

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这样,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问我祖先在何

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歌谣,一直在山东二十几代人中流传。山西风俗影响山

东居民的痕迹依然存在,如寒食节不火食,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

寒食节民间所制面燕也称作“子推燕”。鲁西北数县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隶(

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当中也有歌谣流行:“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

的枣强县。”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艺术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

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其东邻不相同的地

方。黄河口附近的利津县和垦利县,在近现代经历过几次官方安排的和民间自发的

移民,在这里可以看到移民使民俗文化互相融汇的各种现象。垦利本为利津析地设

置,其土地几乎全部为黄河在近百年携来泥沙淤积而成,利津的垦荒者称这里为“

大洼”,垦荒之后称为“垦利洼”,地方在今垦利县城左右,风俗与利津相同;县

城东北一带,垦荒者多来自寿光与广饶,而以寿光为多,风俗近似寿光;近黄河口

处,1935年由官方安排从东平、梁山、平阴、阳谷等地迁来水灾后的灾民,他们基

本保存着鲁西南的风俗。60年代开发胜利油田,数万工人携家带口来到黄河口,在

原来的东营村建起东营市,石油工人以四川籍、陕西籍、东北籍的工人最为集中,

于是,东营又成了四川、陕西、东北风俗与当地风俗并存的地方。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内的德州、临

清、东昌(今聊城)、张秋、大安山、济宁、南阳、台儿庄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

俗与山东其他地方多有不同。这些城镇中大多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江南才常见的

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风俗与江南茶馆大致相同。

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其产品至今保持着江南风味,并且仍用“姑苏

老店”的招牌。临清的哈达织造,因喇嘛沿运河进京而兴旺。江南以马桶陪嫁的习

俗,在东昌沿运河的部分村庄流行。

外出谋职带来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山东人

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农村和林区,带有逃荒性质,俗

谓“被逼无奈下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

。他们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又将东北的习俗携回山东。长期的交流,使两地的

民俗文化有了许多相似的方面,特别是一些内容相同的民间故事,如秃尾巴老李的

故事和人参的故事等,在山东与东北同样广泛流传。山东风俗受东北影响以胶东最

为突出。长白山满族故乡有过年以豆面蒸灯的风俗,其中有一种仓囤形的灯,俗称

为“月”,蒸灯时看“月”中水气卜来年各月份水旱。这一风俗在长白山区几近失

传,但在荣成、文登民间却继承下来。

山东的民俗学研究起步较早,成绩可观。“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创办《歌谣》

,向全国征稿,当时山东即有人起而响应,搜集数十首山东民谣,在《歌谣》发表。

30年代又有人搜集整理出版了《山东民间儿童游戏》等书。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

间,革命根据地军民利用各种民间文艺形式,创造了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用以鼓舞军民的革命热情,一时成为风气

1、辞灶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

这一天,家中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称为“扫尘”。“扫尘”意味着把一切陈旧的“晦气”、“穷运”扫走,从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福气进门。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数居民只保留了“扫尘”的习俗,但是在山东地区的很多乡村,“辞灶”依然是这天隆重而严肃的年事活动。

2、贴春联、贴福 

过年贴春联、福字,是中华传统,山东也不例外。年三十这天,从早上一起床开始,各种年事活动就顺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为忙碌和开心的一天。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早饭后,长辈们开始了包水饺、炸年货的各种准备,小辈们开始四处贴福,吵吵闹闹,贴正了,贴反了,各种欢笑,表达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包水饺、炸年货 

在山东,包水饺、炸年货是大年三十重要的年事活动,家家户户包水饺、炸年货。早饭后,孩子们开始贴春联,放鞭炮,而家中的女性长辈则开始包水饺,男性长辈则开始炸年货。水饺依据个人口味馅料不同,但“素馅水饺”是每家必备的。

“年货”也依据个人喜好有所不同,一般都有炸藕合、炸带鱼、炸五香肉等。其实,我们现在成天大鱼大肉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或许已经不合口味,但是通过这些却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听着妈妈包水饺时聊天的欢笑声,闻着爸爸炸年货时厨房飘出的“香味”,听着孩子们放鞭炮嬉笑打闹的声音,一整年的劳累与压抑,在此刻得到了完全的放松。

4、请家堂 

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头戏开始了——请家堂。“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在山东,这是年三十最为隆重和严肃的年事活动。请家堂的仪式要在年三十的黄昏举行,彼时先要摆好供桌设好香案,有的还要挂上“家堂轴子”(一种按辈分填有祖先名讳画有庭院及拜年人物的类似中堂的年画),供品则要放鸡鸭鱼肉和点心。

这些准备完毕后,要由家中的男性长辈到路口或门前空旷处,燃纸叩首并引领已故亲人回家过年。“家堂”要在家中待到初五。初五晚间,还要“送家堂”。山东人过年请家堂的习俗,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迷信”。它所表现的,实际上是对先祖亲人深深的怀念和尊敬。

5、放鞭炮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山东,放鞭炮也是有矩可循的,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饭”前、年三十凌晨12点、初一清晨、初五、十五之时。除夕夜、初一晨放鞭炮分别名曰“辞旧”和“迎新”,初五放鞭炮叫“破五”,十五放鞭炮则是“送年”。

其中,年三十“团圆饭”前的那一挂鞭炮,必须在全家人团圆的前提下才会放,意思则是在告诉邻居人等:我们家人已团聚,事事大顺,开始“过年”了!如果家中有人未回家,这时是不放鞭炮的。

1、辞灶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有的山东南部的小年在二十四。“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

2、贴春联、贴福

过年贴春联、福字,是中华传统,山东也不例外。年三十这天,从早上一起床开始,各种年事活动就顺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为忙碌和开心的一天。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

3、请家堂

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头戏开始了——请家堂。“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在山东,这是年三十最为隆重和严肃的年事活动,不过近些年少了不少。

4、共建墙,“合山合界”。

在山东一般很少有住在四合院的习惯,基本上是房屋坐北朝南,有独立的小院,而且邻里之间小院只用一堵墙隔开,就是共建墙,山东胶东地区称为“合山合界”。

5、喝(哈)羊汤

山东虽然没有幅员辽阔的草原去放牧,但确是全国第三大产羊大省。同样也是吃羊肉的大省。山东人吃羊肉的方式就是放肉、放骨、熬煮,喝羊汤。

山东风俗 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这一天不准妇女串门,串门不吉利。《清裨类钞》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这天各家都吃水饺,意为用水饺包起来,以求吉利。如今虽说人们对妇女串门不讲究了,但这天吃饺子却成了各家习惯。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又叫“灯节”在济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景象极为壮观。每到此时,各大公园、厂矿企业及大街小巷,均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入夜,宫灯、纱灯、鱼灯、花篮灯、跑马灯……光华四射,美不胜收。 尤其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灯会,更是独具特色。各式各样的花卉灯、鸟兽灯、走马灯、故事灯、谜语灯等或富丽堂皇,或古朴典雅,或灵巧别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这一天,家家户户盛行吃元宵。 此外,元宵节前后,济南的街头巷尾,到处是踩高跷的,跑旱船的,舞龙灯的,舞狮子的。人们把一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强烈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融入这种富有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增加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俗叫“龙抬头”,意为龙兴治雨,风调雨顺。清朱蠡尊《日下旧闻考》载:“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这一天,市民早起,炒“蝎子爪”(即豆子腌泡后)吃,以避免虫咬蝎蜇;老男少儿都理发,以视精神,免除灾病;农村盛行用炉灰“打囤”,预祝丰收。这些习俗已被人们延续至今。 清明习俗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并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习俗。在济南保留至今的有“踏青”、“扫墓”、“荡秋千”、“插柳”与“植树”。 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远足或远游,现在则叫春游或郊游,它是“清明”时节的主要习俗。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济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每到清明节,春光灿烂,风和日丽,人们南登千佛,北游明湖,郊游、泉边,游人如织。这种春游的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 扫墓 清明扫墓,在阳历四月初五、六日,市民都携纸、香和供品上坟祭祖,为祖坟添土,追念祖先。据说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从秦代就开始了,汉代继承秦制未变。到了唐代,扫墓才固定在清明举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一诗中写道:“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就是描写郊野扫墓情景的,到了宋代,人们都在清明日拜扫祖墓,京都人士倾城出郊,四野如市。在今天,清明节这天已成为人们缅怀英烈、掉念去世亲人的日子。 荡秋千 清明时节,在济南城乡,还流传荡秋千的习俗。清明节这天,男女老幼,身着新衣在绿杨深外,或在街前广场,立木为架,上袈横木,下悬二绳,绳下横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两绳可前后上下飘荡,极富乐趣。相传荡秋千本是北方胡人的一种游戏。战国时期,刘桓公北征时,才将这种游戏带到汉族中来。汉、唐以来,多用在皇帝的后宫和显官贵族的园囿里,后来才渐渐传到民间。 插柳和植树 清明正是“绿柳才黄半未均”的时节。济南城乡,过去都有插柳于门,妇女,儿童头戴柳枝、柳球的习俗。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发现为记年和表示长寿的美好愿望。如宋人赵元镇的《寒食》诗中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之句;农村有“戴个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的农谚。后来,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而插柳、栽柳却盛行不衰,并推而广之,继而在清明时节演变成植树造林。民国4年(1915年),清明节被定为植树节。现在,每到清明前后,各地都展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青青的杨柳,不但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也寄托着人们无限美好的希望。 浴佛放生 浴佛放生是一个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 我国宋朝时已有“裕佛会”。民间煎香药糖水,相互赠送,到佛寺烧香施舍的,叫做“浴佛”。或买鱼、龟、螺、蚌等水中动物放生。大庙宇内多辟有专用的放生池,供人们放养动物。传说四月初八这天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济南庙宇众多,在过去,四月初八浴佛放生也相沿成习。这天,东岳庙、北极庙等寺庙的僧道,都设坛念经做法事,许多善男信女也都涌进庙里争舍钱财。有些人还口诵放生咒,将买来的鱼、龟、螺、蚌等水生动物投放水中,终日不绝,借此表达他们的慈悲心怀与对宗教的虔诚。 端午节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古人把五月也称作“午月”,五日又常写作“午日”,“端”又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午”;因“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端午”又叫“重午”又因古人常把“午时”当作“养辰”,故“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从唐代正式规定端午节为重要节日后,逐渐开始重视起来。济南人过端午节主要有以下特点: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避邪,保以安康。饮雄黄酒,吃粽子。端午节这天早饭前,要先饮一杯雄黄酒,然后再食用粘米、红枣等包成的粽子,饮黄酒据说可以杀虫害,避百邪,包粽子则是为了凭吊爱国诗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给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这也是济南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节这天,在济南一些名士则在这一天泛舟明湖,聚会畅饮,作诗唱合。以上这些风习,有些一直延续至今天,如端午节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济南依旧很兴盛。 碧筒饮 荷花在济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济南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饮。 据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开之际,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的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然后用簪了将莲叶的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的荷茎相通。人们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当时亲身体验过的文人的话说,就是“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这就是被唐宋文士传为美谈的“碧筒饮”。 在济南荷叶矗盛酒外,用它还可以做成许多独具风味的食品。如将鲜嫩碧绿的荷叶,用热水略烫一下,煮粥时盖在粥上,等煮好的粥凉后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叶粥”,是济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做法,先切好猪肉,炒好米,拌上酱油,然后选用大明湖产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叶,洗净,一张荷叶包起一块猪肉和适量的炒米,摊放在碗里,再上蒸笼,蒸熟后即成“荷肉”。吃是连肉带荷叶一起吃,即有猪肉的美味,又有荷叶的清香,特别鲜美。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成荷叶鸡、荷叶鱼等上等佳肴。此外,用荷叶包装食品,也是济南特有的风俗。以前食品店里卖的蒸包、锅贴、熟肉以及腌菜等,许多都是用荷叶包装,这样即不透油、透水,又别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们欢迎。 另外,过去济南人还有吃荷花瓣的习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济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将新鲜、完整、干净的荷花瓣洗净之后,挂上一层薄薄的鸡蛋糊,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撒上白糖,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很为人们所喜爱。 “吃春” 济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一种树木,其嫩叶芳香可食。清代人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的嫩叶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济南近郊仲宫一带盛产香椿。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叶时,也正是济南人“吃春”之时。此时,农民们把嫩紫或淡绿色的椿芽掰下来,拿到市场上叫卖;喜欢“吃春”的人们争相购回家中,品尝春天的香甜。香椿有多种吃法。而济南的“香椿芽拌豆腐”远外闻名。人们将香椿芽或嫩叶洗净后用盐稍腌,揉过,约腌一夜即可取用。用时将腌过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将蒸透后切小丁的豆腐与香椿芽末放入盘中,撒上精盐,滴上香油拌匀即可食用。再一种做法是“炸香椿”---将嫩香椿洗净,沥净水分,加盐后揉搓均匀,再在调好的面糊中沾匀,放入热油中炸黄,取出食之,又酥又香。因整支香椿炸成后形似鱼,所以济南民间又叫“炸香椿鱼”。 济南蒲菜 济南人爱吃蒲菜的习俗由来以久,蒲菜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大明湖的蒲菜,是济南的美蔬,早已驰名国内。《济南快览》一局中记载说:“大明湖之蒲菜,其味似笋,遍植湖中,为北方数省植物莱类之珍品。”《山东通志、物产》称蒲菜为“蒲笋”,是济南人“日用蔬菜”之常品。蒲菜的吃法有:“奶汤蒲菜”、“锅塌蒲菜”(凉碟)等。至于济南人钟爱的蒲菜烫面饺、蒲菜扁食等,也是人们喜爱的常食。凡品尝过这些美味佳肴的,无不交口称赞。 七月三十放河灯 在济南,过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举行盂兰盆会打醮育经。有的人家要烧上大批线香,沿院内墙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示虔诚;有的则用放河灯的形式超度死在河里的鬼魂。据说,农历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成道的日子。他在成道时,曾发誓要普度有罪孽的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因此,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灯是用湿面做成的。晾干后,在灯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灯芯,点燃之后,放在河里,让它顺流飘去。这时,只见满河点点灯火,闪闪烁烁,飘飘荡荡,河水映得彤红。据说河里的溺死“鬼”见到灯火,就可以得到超生。放河灯是佛教的一种迷信活动。 当年济南大明湖北岸北极庙里的道士们,也在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打醮超度亡魂。他们白天念经,招待来庙里烧香的“施主”,并找扎纸工人和彩纸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庙前的湖水里,吸引游人。到了晚上,道士们穿上花花绿绿的锦绣法衣,敲响铙钹,吹起笙笛,从几十层台阶高的北极庙列队出来,到法船前面焚化“疏头”,同时,把彩纸扎的大型法船烧掉。一时间,烈火熊熊,照得满湖通明,使整个济南市为之轰动。以致庙内、湖畔,万头攒动,拥挤不堪。解放后,随着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灯”等活动已不复见。 饮食小吃 山东菜,又叫鲁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但却是最默默无闻的菜系,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今山东省),形成于秦汉。宋代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之一。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已达黄河流域、东北地带,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鲁菜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塘及东北三省。 山东省内地理差异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胶东菜(以海鲜为主)和内陆的济南菜以及自成体系的孔府菜三大体系。 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鲁菜常用的烹调技法有30种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爆法讲究急火快炒;扒技法为鲁菜独创,原料腌渍粘粉,油煎黄两面,慢火尽收汁;扒法成品整齐成型,味浓质烂,汁紧稠浓。 山东的特色小吃主要有:蒙阴红烧兔子头、沂水油炸山山牛、广饶肴驴肉、沂水豆油炒姜芽、临沂油炸知了龟、沂水大锅全羊、沂水塌煎饼、沂水塌包、沂水油煎白鳞鱼、清油盘丝饼、油旋、八批果子、玫瑰糖炸糕、五仁包、春饼、鸡丝馄饨、长清大素包、民众煎包、银丝卷、炸鸡丝春卷、济南米粉、济南甜沫、福山拉面(抻面)、景芝金丝面、单县和滕州羊肉汤、蛋酥炒面、鱼肉水饺、豆汁粥、鸡丝伊府面、鸡汤饸饹、临沂糁、枣庄糁、朝天锅、荷叶粥、滕州菜煎饼、八宝茶汤、瓜荅、石子旋饼、六角旋饼、糖酥杠子头火烧、泰山豆腐面、蓬莱小面、梨丸、龙凤炒饭、龙口肉盒、芙蓉烧麦、潍坊火烧,鸡鸭和乐,朝天锅。德州扒鸡、禹城扒鸡、保店驴肉、乐陵金丝小枣、莱芜方火烧热豆腐、莱芜香肠、博山酥锅等。

山东的风俗如下:

1、剪纸艺术。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任意剪出各种造型,其中的想象力让人惊讶。据了解,山东剪纸以范祚信和栾月英较为有名。山东的剪纸风格简练明快,地域文化性强,技巧性和想象力在全国都是很高的。

2、风筝。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后来,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潍坊风筝主要有3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

3、秧歌。“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以上就是关于山东风俗是什么呢全部的内容,包括:山东风俗是什么呢、山东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山东民俗民风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44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