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灶神是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日子。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请灶君吃吃喝喝,让他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
送灶仪式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
“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送灶神”一般指祭灶,送灶神后要“填仓”。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进晚餐多用面条等素食,不食荤腥,讲究吃得越多越好,称“填仓”。“填仓”寓意吉祥,家人吃了祭灶食物,来年保佑身体健康。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为了让灶神不要议论人间短长,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糖瓜)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所以祭灶食品多糖食,称为“祭灶果”。
“填仓”时祭灶果由家人分食,“吃了祭灶果,腿骨健健过”。
:
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中国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参考资料:
《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祭灶,是中国民间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已有几千年历史,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民间传统上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所以小年又被称为祭灶节,谢节,灶王节。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要送灶,这一活动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
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祭灶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一般来说,祭灶不会让家中女性参加,但是有些地区并没有这个忌讳。在安阳等地,也有家中女性主祭。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老灶爷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祭灶糖,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地区或者是特殊职业的祭灶风俗贡品不尽相同。
祭灶是指民间祭祀灶王爷的习俗,灶糖是指祭祀灶王爷时供奉灶王爷的糖,是祭祀食物的一种。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请灶君吃吃喝喝,贿赂灶神,让他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
灶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祭灶时,还要把灶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
:
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民间传统上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祭灶的具体过程: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
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
参考资料:
佛教没有灶神,自然也没有灶神。这属于中国民俗。
民俗中,请灶君吃吃喝喝,贿赂灶神,让他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
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中国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请灶君吃吃喝喝,贿赂灶神,让他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
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汉族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 “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 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小年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糖瓜)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作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饼和共进晚餐。进晚餐多用面条等素食,不食荤腥,讲究吃得越多越好,称“填仓”。
年关
中国成立以前,祭灶节后也是贫苦人家难过的日子,称作“年关”,地主多派人到穷人家讨债要帐。难以还债者只好躲出去,“躲年关”,年三十贴了对子后再回家,俗有“年三十儿贴花门”之后外人便不可进家的规矩,称“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汉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汉族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一, 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二, 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回宫降吉祥。横批:四季平安。
阴历二十三、二十四,是传统的日子祭灶,也叫小年。从祭灶开始,春节的喜庆氛围就慢慢浓厚起来。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祭灶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祭灶是什么意思,祭灶象征着什么的相关内容。
祭灶是什么意思1
祭灶就是请灶君吃喝,贿赂灶神,让他喝醉上天。不要谈论世界的短暂。回来的时候最好带点钱分。祭灶不仅是为了避灾,更是为了祈福。
祭灶的时间因地而异,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中国民间也有民间和民间。“官三、民四、家五“也就是说,政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祭灶的时间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举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厨师面前,抱着公鸡。有人让孩子抱鸡跪在大人后面。据说鸡是厨师升天骑的马,所以鸡不叫鸡,而是马。
若为红公鸡,俗称“红马”,俗称白公鸡“白马”。烧完香表后,房间里的烟雾弥漫着神秘的色彩。男主人倒酒磕头,嘴里念念有词。
念完后,祭灶人喊道“领”!然后用酒浇鸡头。如果鸡头发出声音,说明厨师已经欣赏过了。如果鸡头不动,就需要再浇一次。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吃炉糖、火烧等食物,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豆腐汤。
祭灶是什么意思2
祭灶节过后标志着“忙年”的开始,是春节前采购年货、打扫卫生等事情的最后几天,家家户户都既忙碌又兴奋,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而无论南北,过小年都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祭灶,祭灶源于古人的“拜火”习俗,而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又慢慢的延伸含义,变成了“上天言好事”的“考察官”,但也包含了老百姓对“衣食有余”幸福生活的期盼。
祭祀是一件有仪式感和隆重的事情,是非常有讲究的,民间老传统中,祭灶节这天要准备6样食物当做贡品,忌用2样不合适的食物,为家人祈福纳祥,虽然大多是民间传说没什么可靠的依据,但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老民俗,老文化,还是要懂得的。
祭灶要用的6样食物
1、灶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糖是祭灶节的特有食物,也有地方叫糖瓜、麻糖、关东糖的,一般都是麦芽糖制作,咬起来酥脆,嚼起来粘牙,寓意是要粘住灶王爷的嘴,甜了心,别在玉帝面前乱说话。
2、黄豆
民俗传说灶王爷要骑马上天,还要给灶王爷的马准备饲料,现在一般用黄豆来替代草料,过去的老传统中会用真的草料,祭灶结束后,会连同灶王爷的旧神像一起烧掉。
3、凉水
灶王爷的马有吃的了,还得有喝的,要求也不高,一碗干净的凉水就行。有民谣: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4、米酒
祭灶的时候要有一碗米酒,这也是供奉灶王爷的,还有把醪糟涂抹在厨房的门框上的,要让灶王爷喝得醉醺醺的,满心欢喜,上天别乱说话,只把好话讲。
5、甘蔗
甘蔗两头甜,也象征着日子过的节节高,相传灶王爷要用甘蔗的尾梢来当马鞭用,催促马儿快去快回。
6、烧饼
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祭灶这天是一定要有烧饼的,在当地也叫“火烧”,给灶王爷当路上当干粮,这天卖烧饼的摊位会迎来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天,烧饼中间要加一些红糖,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老传统中祭灶还有2样食物不能摆上案台
1、忌用牛肉祭灶
古时候帝王祭祀社稷的时候用三牲,最早是马、牛、羊,后来改为牛、羊、猪,称为“太牢”,但老百姓和一些小神是享用不起牛肉的,所以百姓祭祀多用猪、鸡、鱼,也称为小三牲,祭祀灶神用牛肉,礼节有点大,有僭越之嫌。
2、忌用食用过的食物祭灶
人吃过的食物不能用来祭灶,小年这天家里会买灶糖,小孩子嘴馋会想方设法地吃到嘴里,祭祀用的灶糖一定要提前放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无论祭祀先祖还是神灵,都绝不能用吃过的食物,以免适得其反。
祭灶是什么意思3
灶神和祭灶习俗的来历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小年,也是一年一度的祭灶节日。祭灶顾名思义就是祭祀灶神,那么灶神和祭灶有什么来历呢?相传祭灶习俗起源于上古的“拜火”崇拜,可见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祭祀灶神了。
据《周礼》记载商朝时民间,便有供奉灶神的习俗,并将吁琐之子黎当作灶神。《风俗通·祀典·灶神》引载《周礼》云:“颛顼氏有子曰黎 ,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礼应朝拜。灶君熬百草,只愿炼仙丹。二郎先谢过,为民除疾苦。”
《庄子·达生》中则认为灶神的形象为:“灶有髻 ”,西晋司马彪注:“灶神,其状如美女,着赤衣,名髻也。”
唐代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诺皋记上》中写道:“灶神名隗 ,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 ,字子郭 。夫人字卿忌 ……一曰名壤子也。”
可见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灶神并非一人,民间则将灶神称为 “灶王爷”、 “灶君”,其全衔为:“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等名号,实则也是指代这位灶王爷。
传说中中他受玉皇大帝派遣下凡至人间,主要负责管理人间饭菜制作,以及督查善恶之事。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的微旨》中云:“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
所以老百姓为了祈求阎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当天,以隆重的祭礼祭祀灶王爷。
“二十三糖瓜”中的“糖瓜”,就是给灶王爷上供时用的祭品,人们希望灶王爷吃过糖瓜后嘴巴会变甜,上天之后就会只说好话不言过了。
小年“祭灶”文化习俗
按照《周礼》的说法,祭灶习俗起源于上古,最开始的时候祭品多为肉食和酒水,后来这种祭祀习俗逐渐流传至后世。人们在祭祀灶王爷之前,会先在门外放一挂鞭炮,寓意庆祝灶王爷上天复命。
同时,还会在灶王爷的神龛下摆上供桌,放上鸡肉、猪肉、鱼肉,以及各种新鲜的水果和甘醇的美酒,希望灶王爷吃饱喝足之后,能够心满意足的上天帮自家说好话。实际上在祭灶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祭品,它的名字叫“祭灶果”。
“祭灶果”的颜色非常鲜艳,可谓有红又有绿,口感香甜但有一点粘牙,目的就是黏住“灶王爷”的口,让他多替自己说好话。南方地区在祭祀灶王爷时,还会搬上芝蔴脚骨糖、豆酥糖、油果等,都是鲜脆、甜爽的食物。
后来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祭灶的含义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人们祭祀“灶王爷”时,之所以会摆上极为丰富的供品,目的就是为了讨好“灶王爷”。
人们希望他能够为家人赶走灾祸。但玉皇大帝并不会不加考察,全听 “灶王爷”的一面之词,他会派遣两位天神随灶王爷重返人间,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
他俩会将被考察家庭所做的善事或恶事,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罐子中,然后重新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个时候玉皇大帝才会决定降服还是降祸。
在小年祭祀灶王爷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比较常见的禁忌,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之所以不让女人祭祀灶王爷,原因就在于灶王爷是一个长相俊美的男子,如果女人对灶王爷动心了,那么就是亵渎了神灵,对灶王爷来说属于大不敬。
以上就是关于祭灶是什么意思,祭灶象征着什么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祭灶相关的内容,大家可以多做了解。
测一测你的2023兔年运势和未来十年大运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日子?TA是你这一生对的人吗?2023年你会发大财吗?全方位解读你的事业天赋,扭转困局!点击在线咨询:>
以上就是关于送灶神是什么日子全部的内容,包括:送灶神是什么日子、送灶神之后有什么习俗、祭灶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古时候人们都用什么来祭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