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绿色经济体系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发展是硬道理,绿色是硬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切实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2、构建绿色创新体系
绿色发展,离不开技术引领、金融支撑,需要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双轮创新驱动”。我们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发展绿色金融,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强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新型生态产业体系。
3、建立绿色能源体系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扩展资料
建设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努力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子孙万代,事关永续发展。只要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一定能建设成美丽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青山绿水共为邻——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一是科学规划公路建设项目,保护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公路建设不仅占用大量的良田,还需消耗大量的土方、砂石料、水泥、石灰、沥青、钢材、燃油等资源。因此,既要保证公路交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又要适度控制路网密度,减少公路交通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公路规划不能破坏当地的水系、山脉等生态系统,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公路建设中要文明施工,保护植被,减少和控制粉尘、沥青、汽车尾气等对环境的污染。建设公路排水净化系统,减少路面雨水直接排入河流的现象。
二是推广“三新”养护,树立低碳环保理念。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公路维修中采用基层冷再生、面层热再生、乳化沥青、改性沥青和温拌沥青等,减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废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公路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公路打谷晒场,防止粮食污染;积极参与禁烧禁焚秸杆的“双禁”活动,减少空气污染和河水污染。
三是倡导时尚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环保意识。城市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交通,不用或少用小汽车,提倡拼车出行;日常生活中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自带提兜购物,减少塑料袋使用量,少用过分包装物品;节约用水用电,饭店聚餐减少浪费,从而减少个人生活碳排放。
四是告别不文明陋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日常生活中不随便乱倒垃圾、乱扔废物;不在公共场合抽烟,不乱扔烟头;不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尤其要做到不车内抛物;爱护树木,保护草坪;做一个有素养的公民。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还不够科学,掠夺式地消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气象灾害越来越多,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就我们兴化而言,环境不及苏北地区,村庄边,道路旁,河面上,随处可见垃圾,水乡的水已不是可饮用的水。十八大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类共处一个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必须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国策和方针。
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提出背景
2012年11月8日,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国***总书记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
1、基本方略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具体路径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珍惜每一寸国土,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要按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要大幅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改变过去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换取物质财富的老路,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要以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为主满足消费需求,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有负面影响的生活行为。
3、重点任务是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推进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体制保障。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今后5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任务,完成好这些任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以上就是关于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全部的内容,包括: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你认为建设美丽中国要从哪些方面做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