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年龄段划分2023-05-08  49

意思是说就算是三个特别平凡的臭皮匠,只要把这三个人的智慧加在一起,也可以跟诸葛亮的智慧相媲美的。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和战略家,他计谋深远,胸怀韬略,上能建功立业,下能安定城邦。而且诸葛亮个人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五行术数,所以后人们经常用诸葛亮来形容一个人的智慧之大。

而臭皮匠无论从才学上身份上都比诸葛亮差的十万八千里,但要是把三个臭皮匠聚集在一起,他们的知识见解和思想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就会产生1+1>2的效果,但他们所产生的智慧可并不一定比诸葛亮的智慧差。

这句话是告诉人们要有自信,不要因为自己平凡就不相信自己的智慧和价值。诸葛亮再厉害,但他也有失败的时候;而平凡人就算再渺小,只要有勇气,有自信,也能创造奇迹。

历史典故

诸葛亮在三国鼎立时期,不但是著名谋士,还是一名能工巧匠。某天,他受东吴孙权的邀请,来到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准备给孙权建造一座高大上的佛塔。诸葛亮是聪明人,立马想到借助建造佛塔的名义,来打探东吴的真实国力,为以后收拾东吴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诸葛亮发挥自己的本事,设计了一座高度超过20丈的佛塔,给塔顶上又设计了一个高度为5丈的铜葫芦,铜葫芦的重量达到4000多斤,仅仅铸造这只葫芦,以东吴目前的实力,似乎很难办好。

然而,又不能让诸葛亮笑话东吴没有能人,于是,孙权命人在城墙大门旁贴了一张告示,招贤纳士,如果有人能攻破这道难题,重重有赏。一个月后,仍然不见动静,孙权急得满头大汗,诸葛亮则幸灾乐祸,等着看东吴出丑。

建业城正门门口有三个相貌丑陋,目不识丁的皮匠,被当地人称作“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这样傲慢无礼地刁难东吴人,就决定回击诸葛亮,为东吴人挽回颜面。

三个皮匠首先砍伐了一棵十几米高、两米粗的大树,通过雕刻和拼接,把大树制作成一个葫芦模型,接着,以木葫芦做胚子,用许多张水牛皮蒙在表面,一针一线缝制成牛皮葫芦,然后,在牛皮葫芦上竖着划出一条等高的口子,掏出木葫芦,又把牛皮缝好,就这样制作好了铜葫芦的模子。

最后,把牛皮模子埋在沙土里,给模子里面浇筑铜水,最终,做好了诸葛亮所要求的铜葫芦,尺寸、重量都不差。恃才傲物的诸葛亮看到亮铮铮的铜葫芦后非常惊讶,赞叹东吴是藏龙卧虎之地,不敢久留,就起身告辞。

东吴人欢天喜地,议论纷纷,说着说着发明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这句俗语。在后来不断流传中,由于谐音关系,这句俗语逐渐变成了目前的固定句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能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讹传,即谐音讹传成俗语。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绩恭贯枷卟磺诡委韩莲谐音讹传。“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这句俗语的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皮匠是裨将的谐音讹传而来,现在争论哪一个对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只要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他的并不重要。这句话的直译: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释义: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典故:想必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应周瑜造十万支箭用于破曹,出了“草船借箭”之计。但不知,当日诸葛孔明算准时机,便命随从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两边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盖。其随从完成后,回报军师,并提出这样布置恐让曹军看出破绽。三人心有一计,但只不说,明日安排好领军师看。只见每艘小船的船头都立着两三个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样。后曹军果然中计。真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人难敌三人之智。 “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是民间俗语,已经熟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可是你有时偶尔一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讲干活吗?显然不是;是讲力量吗?三个人的力量显然比一个人大,显然这并非题中之义;是讲智谋吗?显然这才是这句俗语的要义,可是三个臭皮匠,他们可能连行军打仗都没有见过,怎么比得上诸葛亮呢?要知道诸葛亮是打仗的,讲军事的,这是哪门对哪门啊?如果要说群体的智慧,可也得和战争沾边啊,和战争没怎么沾边的三个臭皮匠,怎么能够比得上诸葛亮呢?显然,这比喻实在是有点问题。 皮匠,也就是城里街上或者村上做皮毛生意的,像做皮衣啦,皮棉啦,皮货啦,等等,今天也可能是做皮革生意的,他们当然有来自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只是这经验和智慧实在跟战争不沾边。对于诸葛亮和皮匠而言,显然是各有各的智慧,皮匠有皮匠的智慧,诸葛亮有诸葛亮的智慧;他们的智慧是不同的。拿皮匠的智慧去比作行军打仗的智慧,这是哪门跟哪门啊?他怎么能同习惯于行军打仗、天天讲谋略的诸葛亮比智慧呢?显然,这里面有个错位的问题。 错位在哪里呢?——错位就错在声音的讹用上。 近日翻读朱正的随笔集《思想的风景》,见其中有一短文《皮匠辨》,文中说:“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大约是说明群众的智慧吧,一个不如二人计嘛。人多,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知识领域,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大家凑起来,互相补充,纠正,结果总会比较好。一个再高明的人,总不免有他的局限性,他独自作出的决定往往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最准确的。就说诸葛亮吧,尽管正史上说他‘将略非其所长’,可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怎么民间谚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他呢? “为什么是三个皮匠,而不是别的铁匠、砌匠、花匠,或别的裁缝、老农之类呢?依我看,‘皮匠’应该写作‘裨将’才对,裨将也就是副将(在战争中多冲在第一线上的),所谓偏裨,指的是中下级军官,这才和战争有关,也才能同军事家诸葛亮比一比高低了。”——这一段话,分明是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三个下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候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就比远在大寨里指挥、足智多谋的、稳位军中帐的诸葛亮来得正确,来得实在和有效。“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或:顶个诸葛亮)。”这才是这句谚语的原义和原字。也就是说,后人以讹传讹,将“裨将”讹成了“皮匠”——这毕竟是同音字,而且容易写,容易记,容易为文化不高的民间百姓口头上使用和口口流传。就像中国老百姓许多同音讹用一样,比如将杜拾遗(杜甫)写成杜十姨(见《聊斋志异》)、梁武帝讹成梁五弟(见《彷徨·长明灯》),又像辛亥革命期间的乡下偏僻的农民,像阿Q一样,将自由讹成“柿油”,所以“裨将”讹成“皮匠”也就毫不奇怪了。只是不知何时,它由“裨将”讹成了“皮匠”?——那实在不是我们所能知道了。

以上就是关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什么意思、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的意思什么、②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现在常用来形容集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470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