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公元207年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直到公元209年赤壁之后刘备拿下荆南四郡,才给了诸葛亮第一个官职,这个官职是刘备专门为诸葛亮发明的,叫“军师中郎将”,同时刘备给诸葛亮的任务是:负责调整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赋税,以充实军资。刘备发明军师中郎将这个官职,应该有两方面的考虑,军师在三国时期是谋士的意思,比如曹操手下的军师祭酒是郭嘉,中军师是荀攸,这两人的官职中都有军师两个字,又都是曹操的谋士,而中郎将是中层军事武将的官职,低于将军,高于校尉。因此军师中郎将这个官职,刘备既想让诸葛亮充当谋士的角色,又想让诸葛亮承担一些军事官职的任务,后来庞统也同样担任了这个职务,因此看起来这个职业是刘备用来应付谋士的官职,属于过渡性官职。
刘备入川后,诸葛亮的官职升为军师将军,仍然还有军师两个字在其中,将军比中郎将升了一级,因此诸葛亮也算升了官,但这个时候的诸葛亮主要职责是负责刘备左将军府的一切事务,相当于刘备的幕僚长或者总理,相当于刘备的直接副手,是有很大权力的,包括军政大权都有一些。刘备之所以要靠发明官职来给诸葛亮,根本原因是因为刘备自己的官职也不大,从公元198年到公元219年的21年间,刘备在这么长时间内的官职是左将军,刘备能给手下谋士或者武将的官职都比较小,但是刘备作为左将军,他的幕府中最高官职就是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了,也算对得起诸葛亮,同时也表示刘备很看重诸葛亮。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的官职就升为丞相,丞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整个蜀汉政权,除了刘备之外,数诸葛亮的官职与地位是最高的,所以刘备一直算是敬重诸葛亮了,不仅敬重诸葛亮,刘备还将江山社稷与身后之事全部托付给诸葛亮,这同时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古代社会的皇帝托孤,信任永远是排第一位的,而不是能力,刘备托孤于诸葛亮首先就是对诸葛亮的信任,毕竟从诸葛亮出山到刘备去世,整整16年时间,两个相处了16年时间,刘备用人识人能力本来就非常厉害,他看中了诸葛亮,也算是没有看错了,所以刘备让托孤于诸葛亮。另外,刘备托孤的不止诸葛亮一个人,还有李严,刘备将兵权交给李严,将政权交给诸葛亮,是希望李严与诸葛亮能够相互配合,一文一武,既能配合又能制衡,以保蜀汉江山社稷不倒,为什么托孤是诸葛亮呢?
因为诸葛亮能力最强,合适托孤。托孤一般来说是托给文臣,而不是武将,中国历史历来都是文官掌控朝政,武将负责对外作战,在刘备眼中,诸葛亮就是一标准文臣,再加上诸葛亮擅长的就是内政,诸葛亮处理政务的水平在整个三国排在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就连荀彧也自叹不如,所以刘备托孤就选了诸葛亮。还因为刘备没有其他人选,没得选择了。跟随刘备早年起兵打天下的那一批老臣全部逝世了,比如关羽、张飞、孙乾、简雍、糜竺等人,剩下的人选中要不是资历太浅,就是能力不足,只有诸葛亮的能力、资历都是数一数二的,也是最合适的,所以刘备选诸葛亮。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的身份地位属于是荆州派的领袖。
刘备建立的政权定都成都,势力范围主要在益州,这就是一个外来政权,外来政权想要在益州稳定,就必须重用外地人,打压本地人,这是政治原则,诸葛亮在益州也是外地人,因为没有本地关系,想要稳定他得依附皇权,也就是皇权天然的政治同盟,诸葛亮的整个关系网都是在荆州建立的,另外刘备在逝世前也确定了荆州派作为蜀汉政权高层骨干的原则,像后来的蜀汉四位丞相,全部出自荆州,刘备用诸葛亮这样的荆州派,他的政权就会稳定,所以刘备用诸葛亮托孤。刘备用诸葛亮托孤的原因不是因为诸葛亮会打仗,在刘备眼中,诸葛亮就是像管仲那样的相才,而不是像乐毅那样的将才,虽然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实际上,诸葛亮与管仲非常类似,与乐毅力则就不一样了。
刘备在世时,没有让诸葛亮带兵打仗,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不是刘备不认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刘备的用人原则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诸葛亮治理内政很擅长,所以刘备就让诸葛亮管理内政,法正擅长奇谋妙计,所以刘备打仗就把法正带在身边,这只是分工不同,没有信任危机,当年刘邦也是这么干的,把萧何放在根据地足兵足粮,把张良带在身边出谋划策,何其相似。其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三国也算一流的了,在刘备去世后,外有强敌,内有叛乱,蜀汉政治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诸葛亮力挽狂澜,先是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势力,然后是在几年内收集到足够的粮食、兵员,以用于北伐,然后在五次北伐中,两胜两平一负的战绩也算说得过去。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因为用错了马谡,在街亭之战被张郃击败,蜀后损失过万,但诸葛亮还抢了三千户人口回来,总体上说算败。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中,率数万大军围攻郝昭镇守的陈仓,攻不下而撤退,算是平手。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中,夺取了魏国的武都郡与阴平郡,算是胜利。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中,击败了司马懿,斩杀了张郃,算是大胜。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于五丈原,算是双方平手,这便是诸葛亮一生的战绩。但是你要看到诸葛亮所代表的蜀汉政权是多么的弱小,人品不脑曹魏的四分之一,军队数量不及曹魏的五分之一,地盘面积不及曹魏的二分之一,郡县数不及曹魏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以弱打强,这本身就说明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诸葛亮: 司马徽。
张良: 黄石公。
范蠡: 计然。
其他人师傅无从考证。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黄石公(约前292年-前195年),道家学者,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计然,生卒年不详,姓辛氏,又作计倪、计研、计砚,字文子,号称渔父。春秋时期著名谋士、经济学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著有《文子》、《通玄真经》。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导致很多人们认为刘备麾下的军师当属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是也。如果不深究真正的历史,只聊《三国演义》的话,刘备的军师不止诸葛亮,他也不是刘备的第一个军师。真正意义上的军师,在刘备处共有四人。
诸葛亮
刘备的第一位军师名叫徐庶,颍川郡长社县人,不仅是个军师奇才,而且也是个深有孝、义之人。徐庶早年求学儒家学舍,后董卓作乱迁居荆州并结识了诸葛亮。在刘备投奔刘表期间,归入刘备军中成为刘备的第一位正式的军师,徐庶为刘备做出的最为重大的贡献是帮助其破了八门金锁阵。然而由于徐庶的母亲在长坂坡被曹操掳走,徐庶方寸大乱进了曹营,临行前向刘备推荐了其好友诸葛亮。然而身在曹营的徐庶一言不发,同关羽一道成就了一段“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佳话。
诸葛亮算是刘备的第二个也是他最为重要的军师,诸葛亮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孔明为刘备指明了大的方向,献出的“联吴抗曹”的建议更是让刘备具备了三分天下的实力,他是刘备整个战略布局的中心。而和孔明一同拜入刘备麾下的庞统,在刘备入川时期起到重要重用。在刘备决定和刘璋开架之际,他采纳了庞统的三计里的中计,为刘备拿下益州奠定了基础,只是军师庞统在落凤坡和刘备赠与他的的卢马被乱箭射死,年仅三十六岁。
最后一个也是刘备极为赏识的军师是法正,法正是刘备拿下益州后被劝服的刘璋旧部,而他是刘备进驻汉中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曾献计斩杀了曹操猛将夏侯渊。极善奇谋的法正深得刘备宠信,只可惜命不长久,在刘备称帝后一年因病去世,被追封为翼候。陈寿称之谋略同曹操麾下程昱、郭嘉相仿,可见法正在当时名声之大。而刘备也正是靠着这些奇才军师,才有了蜀汉的伟业。
三顾茅庐刘备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一个时代群星璀璨,所诞生的英雄豪杰比起前后数百年都要多都要闪亮,而诸葛亮自然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一直以来作为智慧的化身,神一般的存在,他受到了无数人的称赞膜拜,而他最早出场就是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
刘备三顾茅庐
话说当时正是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大败袁绍,眼看着一统北方已成定势,而刘备被曹操击败不得不前往荆州投靠刘表,那时候刘备手下只有一个有才的谋士就是徐庶,然而徐庶也离开了刘备,当时曹操谎称徐母病重,徐庶不得不前去照顾母亲,在临走前为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说诸葛亮是当世奇才,得之可得天下。
于是刘备前往拜访诸葛亮,在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正好外出游玩了,他的书童也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刘备只好怏怏而去,几天之后,刘备又去了,这时候正好下着大雪,刘备冒着大雪到了诸葛亮家里,结果只看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已经外出访友了,两次没有见到诸葛亮刘备非常失望,于是留信一封,说希望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后来刘备又挑了一个好日子,再次拜访诸葛亮,这次来的时候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为了不打扰他就静静地等着,结果等诸葛亮醒来之后刘备才向他请教如何平定天下,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局势分析了天下的处境,让刘备一定要拿下西川,这样才有资本一争天下,刘备听完,知道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有才的人,就恳请他出任自己的军师,帮助自己打天下。
刘备手下大将
刘备之所以能够取下荆州、益州以及汉中,拥有于北魏、东吴并肩的实力三分天下,在于他的乐善好施、仁义宽厚之风引来了天下诸多英雄豪杰归于他的麾下。在这些将领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汉营威震四方的“五虎上将”。
五虎将
五虎将排名第一的是刘备的结义二弟——关羽。关羽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人之一,对刘备可谓是忠义无二。即便在刘备最为困苦落难的时候,关羽得知消息之后毅然抛开高官厚禄,千里单骑护送刘备家眷找到他,故而后世极为推崇关羽的忠义之风。而且关羽武功高强,兵法娴熟,他威震华夏的壮举就是最好的证明。排在第二的就是刘备的结义三弟——张飞。张飞算是胆大包天之人了,也是五虎将中个性最为特立的一个。他刚猛骁勇,为人豪爽,胆识过人,曾经当阳桥一声大吼吓破了曹操大军不敢向前一步。他的长矛更是战吕布、马超,刺纪灵。只是脾气暴躁,饮酒误事,爱打部将,最终被刺杀。排在第三的是赵云,一个近乎完美的上将。
赵云武艺高强,不论是单打还是以一敌多,他都不曾吃过亏。曾经于曹军阵营七进七出,斩杀曹军多员猛将救得幼主是声名大噪。而且他还有一定的政治眼光,懂得吴蜀联合的重要性,知晓生产发展、百姓对于国家的地位。可以说他既有武将的身手,又有文臣的能力。第四的是马超,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但是武功却是惊人,曾打地曹操割须弃袍,不足的就是他的谋略不够。第五位就是老将黄忠了。黄忠的武功自是不用说的,关羽战他百来回合都赢不得。黄忠走马斩杀曹操猛将夏侯渊更是脍炙人口的故事,刘备才能轻松的夺得汉中。刘备的五虎将当真如猛虎出山一般,勇不可挡。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是一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中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少主。当时荆州刘表病逝,刘琮接任荆州。只是刘琮软弱无能,面对曹操的大军开门投降。也就在这时,驻扎附近樊城的刘备携百姓转向江陵。不愿刘备羽翼丰满的曹操于是挥兵追击,在长坂坡发生了遭遇战。刘备的家眷在混乱中被遗留在战场,手下赵云使出浑身解数斩杀曹操数员大将,终救下幼主刘禅。
新版《三国》里的刘备
然而在接到刘禅的那一刹那,刘备竟然将其掷于地上,骂道:因为你,差点损我一员大将!有人就认为刘备此举就是在收买人心。因为赵云见刘备如此行事,马上接住刘禅,并且重重下跪道:就算是肝脑涂地也难报主公的知遇之恩。刘备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感化周遭的文武群臣,来收拢人心。毕竟刚刚起家的刘备急需人才,在东汉末年那样动荡的年代,没有实力是生存不下去的。那么刘备是真心摔刘禅的吗有人说只是装装样子,毕竟他是将来蜀汉集团的继承人。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还真有可能。
记得在张飞大意失掉徐州的那段时间里,刘备的三弟张飞可谓是整天闹着要自杀谢罪,;刘备却说道:妻子就像衣服,但兄弟就像手足一样。妻子没了可以换一件穿,兄弟没了就是手足断了,这怎能重续呢以此让张飞又被刘备感化了。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儿子没了也可以重新再生一个。无论当时刘备的想法怎样,他这样摔孩子的确让他的部下死心塌地跟着他。
若问诸葛亮的任职,大家会异口同声回答说:军师。错!因为诸葛亮 没有担任过这一职务。这是《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评判。
那么,诸葛亮担任的职务是什么,到底怎样称呼才对呢?翻开《三国 志》诸葛亮的履历,察看他的所有任职,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请他出山后,没有给他职位,即使出使江东说 服孙权时,也没有职务。赤壁之战后,公元208年,“先主遂收江南,亮 为军师中郎将”;其职责是“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 实”。军师中郎将,是诸葛亮的第一次任职,管理三郡,征税备粮。
公元214年,刘备入蜀攻克成都,“以亮为军师将军”。这是诸葛亮的 第二个职务,升为军师将军。职责是“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 守成都,足食足兵”。他代管刘备将军府,保障前方军粮兵源的供应。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任诸葛亮为丞相,总管尚书台公务,后又兼任 司隶校尉。公元223年,刘备托孤,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正式设立丞 相府治理国家政务。不久又兼任益州牧。蜀国政事不论大小,都由他全权 决定。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诸葛亮请求“自贬三等,以督 厥咎”。
于是,诸葛亮降职为右将军,代行丞相事。公元229年,北伐曹魏取得战绩,后主下沼,诸葛亮恢复了丞相职务。直至234年病逝,职务都没有变更过。综观诸葛亮一生,他没有担任过军师一职。他担任的军师中郎将和军 师将军,不是正规的官职,是刘备因临时军事所需自己创制的官职,把军 师和中郎将、将军的职责混杂在一起,既参谋军事,又有兵权。这两个职 位级别不高,而诸葛亮在这两个职位上,职责主要是后勤军需事务。诸葛亮首先是政治家,从他任职的职责可以清楚看到。
而戏曲、小说 则把他塑造成为天下第一智士,加之他又长期担任与军师有关的职务,于 是,就以“军师”来称呼他。宋元时代的说三分、《三国志平话》、元杂 剧和《三国演义》,都开宗明义说:“诸葛亮出山,被刘备拜为军师”, 而且将“军师”这一称谓从头称呼到尾。于是,军师仿佛就成为诸葛亮的 唯一职务,以后甚至成了出谋划策智士的代称。久而久之,人们把军师当 成了诸葛亮的正式职务,而把他真实的职务、把他作为政治家的身份遗忘 了、淡化了。
谋士比较好理解,顾名思义,出谋划策之人即为谋士,或者称为军师。而统帅则就有讲究了。
本人理解,统帅不是元帅。带兵打仗可称为元帅,而只有最高领导者才能称为统帅。古往今来,掌权力者,无不把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否则不可想象。即或在战时下放权力,也只能以尚方宝剑的形式,由下级代表上级,有条件有限度地行使上级的权力。
在这个定义下,诸葛亮,司马懿,鲁肃,周瑜的身份也便一目了然了。
一、诸葛亮。
诸葛孔明的身份可分为两个阶段来论定。
第一阶段:刘备在世时,诸葛孔明就是个名符其实的谋士(军师)。尽管有时候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刘备都撒手不管,任由诸葛亮安排,但他的权力是刘备授权给予的,他的身份仍然是谋士(军师),不可能称为统帅。
第二阶段:刘备去世前在白帝托孤,由诸葛亮代行理政,有如清朝末年皇帝年幼不能理政,暂由摄政王主事的意思。但即便此时,诸葛亮也是暂时代理统帅。待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即行丞相之职。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上面只有蜀王刘禅一人。别看刘禅一口一个相父的叫着,诸葛亮仍然只能是丞相。
至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尽管是诸葛亮号令三军,但充其量也只能称谓元帅,不是统帅。统帅者,只有最高统治者才能享有。
二、司马懿。
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的身份极为简单,他就是受魏王之命,带兵出征打仗的大都督(元帅),与统帅根本不沾边。待司马昭掌权三国归晋时,司马懿已经不在世了。
而且司马懿和清末的袁世凯比较相象,都始终被皇权者视为心腹大患,唯恐哪日尾大不掉,被他取而代之。所以总是被控制使用,既要他发挥能量,又不让他做大做强。因为司马氏和袁氏都曾有过被贬还乡谢甲归田的过程。
三、鲁肃。
鲁肃虽然也是都督,但他这个都督实在是有名无实,并没有真正带兵打过什么象样的仗。鲁肃是个实在人,胸无城府只有愚忠,这样的人,只能当配角,是干不成大事的。和统帅差之千里。他充其量就是个谋士,或者称为监军之类的角色。算高级谋士吧。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上的诸葛亮“十战九输”,为什么刘备还要让他当军师,甚至托孤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上的诸葛亮“十战九输”,为什么刘备还要让他当军师,甚至托孤、诸葛亮任军师时,多大、诸葛亮的军师是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