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之后又率领太平军进攻南京,在攻占南京后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此时太平天国声名大噪,然而后来因为太平天国的内讧,天京事变成为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直到1864年,洪秀全病逝,让15岁的儿子洪天贵福继位,称为幼天王。在洪天贵福即位后不到两个月,天京城就被攻陷。无奈忠王李秀成只能带着洪天贵福趁乱冲出重围,逃离天京。李秀成让身边300多个士兵护送洪天贵福去广德县与干王洪仁轩汇合。众人不负所托,到达广德县之后,大约休息了半个多月,洪天贵福就想去投靠当时实力最强的李世贤。
李世贤是太平天国名将忠王李秀成的堂弟,天京事变之后,李世贤大展自己骁勇善战的才华,并得到了重用。得知洪天贵福要来投靠自己时,李世贤并不想理会洪家的人。天京事变之前,李世贤就对洪秀全不满。他一直不喜欢洪秀全这样又没有能力,只会玩弄权术的人。更别提他的儿子从小就被洪秀全的教育方法荼毒的人。所以在洪天贵福想去江西抓住李世贤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时,李世贤连夜跑到广东。就是不想迎护幼主。
最后洪天贵福的下场也是非常惨,在去投靠李世贤的途中,太平军遭遇了清军的埋伏。这一战太平军,所剩无几。可最后到达江西时,太平军又遭遇突袭。而幼天王因为掉到深坑里才免遭清军的屠杀。后来被一位老人相救,又找剃头匠剃了个头,为的就是不让清军认出自己。可因为洪秀全对他的教育方式,使他变得非常愚蠢还胆小如鼠,终是没能逃脱被认出来的结果,最终凌迟而死。
由于太平天国影响了欧美各国在华利益,西方各国对太平天国运动转向反对。1861年,曾国荃攻克安庆,太平军守将叶芸来、吴定彩及全军16万余人全部战死。到1862年,李秀成率军攻上海,清军和洋人联合抵抗,由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汤森德·华尔组成洋枪队阻击太平军,太平军久攻仍未能占领上海。
到了1862年5月,清军总指挥曾国藩和他的九弟曾国荃,一同围困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当时,曾国藩先把总指挥部设在了雨花台,之后,下令让彭玉麟带着水师进入河口,以此堵住天京的水路出口,防止太平天国的首领从水路偷跑。得知天京被围的消息后,镇守苏州的忠王李秀成立刻和侍王李世贤、护王陈坤书等十三个王一起带领四十万军队,分为三路中队前去支援。
于是,天京城外顿时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绞肉机,清军与太平军几十万人疯狂厮杀,血色连天,每天至少有一千多人死于战场。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战斗力可以说十分强悍,他顶着太平军自称六十万军队的巨大压力,强行与之对抗了五个多月。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份,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
曾国藩的幕僚王闿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太平军一直以来都很少跟敌人硬碰硬地打肉搏战,平时他们只不过是靠大炮的巨大声响去恐吓对手罢了。等到对手显示出一点点害怕以后,他们就会发动进攻。像这样的纸老虎,根本不足以让人感到害怕。而且,太平军的将军领袖们十分骄纵蛮横,他们喜欢挑起战争,却又因为怕死不敢亲自上战场,如此一来,很不得民心。再加上,后期没有一些优秀的将领来领导太平军,军队中的士兵都是一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所以,太平军此时的战斗力完全不能跟金田起事的时候相比了。”
果然,没过多久李秀成就觉得没有太大希望和把握能够解围天京,便于1862年5月26日下令撤退,转为向长江的北岸进军。他希望通过这个方法吸引湘军,引走湘军以减轻天京太平军的军事压力。
可是,经历了先前在天京城下连续几个月的搏斗之后,李秀成所带领的太平军早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兵,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连安徽以北的任意一座城池都攻打不下来,更别说牵制天京城下强大的湘军了。另外,在李秀成离开自己的镇守地苏州以后,戈登就马上率领着他的“常胜军”从常熟出发,一连攻打下了昆山、太仓、阳新和江阴等城池,并在1862年的年底成功占据了苏州。
失去了苏州以后,天京变成了孤城。在这种情况下,李秀成只好放弃对北方的征伐,转而攻入天京。他苦口婆心地劝说洪秀全,让他抛弃城池逃亡,将来还能东山再起。可是,洪秀全早已习惯了这种皇帝生活,他不仅一口拒绝了李秀成的建议,还责备李秀成说:“我的江山就像一个铁桶,固若金汤,你不扶,还有别的人扶。你说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但是,我的天兵数量比水还要多!”
就这样,洪秀全不走,各位首领们也跟着留在了天京,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困的结局。
但是,洪秀全运气好,在天京还没失守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这一年的6月去世了。因为,洪秀全已经升上天去祭会上帝了,所以,人们就在同年的6月6日拥护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为了新一任领袖。当时,洪天贵福才14岁,所以,便被人们称为“幼天王”。
到了1864年的7月19日,湘军鼓起干劲,用了许多炸药一下子炸裂了天京的城墙。不久后,湘军就像汹涌的海水一样涌入城中。虽然,李秀成带领着一千多名将士死死地保护幼天王逃出城外,但是,因为湘军采取包围战术,所以,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冲突以后,幼天王和一些其它的王走散了。
李秀成由于无路可逃,在一座破旧的寺庙里被俘虏了。而幼天王则在众人的护卫之下,来到了浙江的湖州,成功和堵王黄文金、辅王杨辅清和干王洪仁玕等人会合。然而,此时的太平军已经像是黎明前的残星,旧日的时光不再了。后来,清廷的追兵围攻湖州,太平军根本无力抵抗,致使士兵们四处逃窜。
这一次,保护幼天王的是干王洪仁玕,他们二人一路奔逃,一直逃到了位于江西东南部的石城杨家排里。但是,清军早已在此埋伏等待他们。最后,洪仁玕和尊王刘庆汉、昭王黄文英等人被清军擒住,不久后在南昌被斩杀。而幼天王成功出逃,在一座荒山里漫无目的地游走。
同年10月25日,幼天王被清政府的军队擒获。紧接着,洪天贵福被押解到江西省会南昌,南昌府知府许本墉和沈葆桢分别对他进行了提讯。自被俘之后,洪天贵福相继在席宝田大营、押解途中和南昌留下了多份亲笔自述、诗句和口供。除提供一些史料外,其表现出的懦弱无知和卑躬屈膝足以令人瞠目。
在江西巡抚衙门受审时,洪天贵福将太平天国的事情统统推在洪秀全和洪仁玕、李秀成等人头上:“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干。就是我登基后,也都是干王、忠王他们做的。”与其说洪天贵福做的是美梦还不如说是一个残梦,清政府自然不会放过洪天贵福,哪怕他能力再低下,再卑躬屈膝。
最终,在洪天贵福写完“跟到长毛心难开”这首诗的第二天,即1864年11月18日,这个一心想去湖南读书做秀才,一心想20岁再娶妻的年轻人,在南昌被沈葆祯下令凌迟处死,年仅十五岁。
洪天贵福
洪天贵福(1849-1864)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长子。广东花县人。初名天贵,后加“福”字。登极后,玉玺于名下横刻有“真主”二字,清方又误称为“福瑱”。从小诵习“拜上帝会,经籍。1860年(文宗咸丰十年)起,以幼主名义发布诏旨。1864年6月6日(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同治三年五月三日)继位登极称“幼天王”(即幼主)。7月19日天京失陷。次日凌晨为李秀成等护送出城,寻由洪仁玕等送至安徽广德(位皖东南宁国县东北),继被黄文金等迎入浙江湖州(今湖州市)。拟往江西会合李世贤、汪海洋等入湖北,再合陈得才、赖文光等部据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位沙市市西北)、襄阳(今襄樊市)以图中原。8月复回广德,趋宁国县,旋走浙江昌化(原县于1960年并入浙江省临安县,位今临安县西,现属镇)、开化(位衢州市西北)、常山(位衢州市西),转入江西玉山(位上饶市东北)、广丰(位上饶市东)铅山(今位上饶市西南)、新城(今黎川县,位南城县东南)、广昌(位石城县北)。10月9日夜,在石城杨家牌为清军所袭,队伍溃散。25日被俘。11月18日在南昌(今南昌市)殉难。有供词(即《洪福瑱自述》)。
详细经过
>
把妇女和姑娘,交给一批流氓强奸,再拖回来把他们处死。
有些少女,刽子手将她们翻转来面朝天,撕去衣服,然后用刀直剖到胸口。这些刽子手做剖腹工作,能不伤五脏,并且伸手进胸膛,把一棵冒热气的心掏出来。
1860年6月13日《华北先驱报》上目睹清兵凌迟太平军俘虏的信件:
“太仓被占领的次日,上午十一时光景,有一大批俘虏被押送到卫康新附近清军营地。这批太平军,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刚出世的婴孩,到80岁蹒跚而行的老翁,从怀孕的妇人,到10至18岁的姑娘,无所不有。
被害的人,直瞪着眼,看他们干这样惨无人道的事。还有很多吃奶的婴儿,也从母亲怀里夺去剖腹。
很多太平军俘虏,不但被剖腹,而且还受凌迟酷刑,他们的衣服被剥光,每个人被绑在一根木桩上面,受到了最精细的残忍酷刑。
他们身体的各部分全被刺入了箭族,血流如注。这种酷刑还不能满足那些刑卒的魔鬼般的恶念,于是又换了别种方法。刽子手们割下他们一块一块的肉,有时塞到他们的嘴里,有时则抛向喧哗的观众之中。令人不忍卒睹。”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酷刑可谓是残忍至极。
1、木笼,明清时期常见的一种刑具。囚犯在其中蜷缩不能伸展,时间稍微长久,便会全身麻痹。常用于一些重刑犯的审讯或惩戒。若在夏天,囚犯很容易就会晕厥甚至死亡。
2、“杻”,相当于枷锁。带上杻后,不能行走,严重限制行动自由。自然,新陈代谢问题也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3、斩首明清时期北京官员斩首,多在午门,百姓则躲在菜市口。各地虽然地点不一,但一般都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
这是源自《礼记》中的要求,叫做“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即,在公开的场合杀死那人,大家一起抛弃他。——对于多数囚犯来说,斩首,都是一种解脱。
参考资料:
被清军凌迟处死了。
清朝同治三年五月三日)洪天贵福继位登极称“幼天王”(即幼主)。7月19日天京失陷。
洪天贵福逃出天京(今江苏南京),到达浙江湖州。8月末洪天贵福与当地太平军从湖州出走,打算会合江西的太平军后北上中原。
部队沿途被清军紧追,10月9日部队在江西被击溃,洪天贵福在附近地区流浪多日,10月25日在江西石城荒山之中被清军俘获,11月18日在南昌被沈葆祯下令凌迟处死,年仅十五岁。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主要人物的结局:
1、东王
杨秀清,因假借天父下凡责罚洪秀全被韦昌辉杀。
2、西王
萧朝贵,1852年12月,在攻打长沙城中,萧朝贵在南门外妙高峰执旗督战,指挥炮兵轰击,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虽经多方医救,仍未能治愈,壮烈殉国,年仅32岁。
3、南王
冯云山,太平军抵全州城,本无意攻城,虚晃一枪,前锋已抵城东北的蓑衣渡了。偏城内守军不识时务,见有人乘坐黄轿压阵,便疑心里面坐着一个大官,州内守军便点燃大炮,随着一声炮响,冯云山顿时中炮身亡。
4、北王
韦昌辉,因杀害杨秀清一事,株连2万太平军,石达开回京后责备他滥杀无辜,他又欲加害,石被迫逃出京城,他竟屠其全家韦昌辉的残暴行径引起公愤,石达开在安徽起兵要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
洪秀全顺应全体军心,下诏讨伐,11月2日将韦昌辉处死。
6、翼王
石达开,1863年8月6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杀害于成都,年34岁。
7、英王
陈玉成,1862年庐州又失守,退经寿州被苗沛霖所捕,6月在河南延津就义。
8、忠王
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于方山下涧西村(今属二界岭乡)被人告密后遇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天贵福
1864年7月19日凌晨,幼天王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跑去找两个弟弟江南泾县县城里,有位富商名叫许宗铭,他有个闺女叫许彩荷,天生丽质。这年,许宗铭把闺女许配给了"周记"杂货铺的周少掌柜,只等来年择吉日完婚。天明、天光,他告诉他们,他梦见天京城坚固的城墙,在清妖的攻击下,轰然坍塌。
天王洪秀全从4月开始一直在生病,对天京城的危局,他所能做的是在5月30日宣布,自己将要到天国去了,天父会派遣天兵天将来保卫他们的首都。两天后,他“升天”了。5天后,洪天贵福在王座上接受了大臣们的效忠。自从父亲沉湎于宗教遐思,幼天王一直代理朝政,不过军政大权基本上由忠王李秀成掌控。在被捕之后,这位太平天国晚期最杰出的首领说:“自幼主登基之后高山觉醒来,天已大亮了。看见姑娘正盯着瞅他,就觉得阵不好意思,脸刷地下就红了。高山心里纳闷儿,这年轻俊秀的女子怎么个人在这荒山野岭上过日子呢?他正鸭着,就听姑娘轻声对他说:"你醒了,睡得怎么样?起来洗脸吃饭吧。",军又无粮,兵又自乱。主又幼小,提政无决断之力。”(《李秀成供状》)事实上,清朝顺治和康熙两位少年天子,均在14岁亲政。相较之下,洪天贵福既缺乏做一个统治者的训练,也缺乏人事经验历练。
城破
洪天贵福两岁从广东来到桂平,此后随父到南京,他短暂的一生中毫无家庭生活的温情。每天要四次向天"你回来,孩子!"王写本章请安,跪请父亲“宽心”、“安福”,却不能和母亲及姐妹们见面,因为天王规定5岁的男孩就不可以接近姐妹。9岁的时候,父亲给他安排了4个妻子(天王自己则有88个妻子)。洪天贵福想念自己的母亲、天王的第二个妻子赖莲英,却只能背着父亲乘他上朝之际前去探望。
1864年7月19日中午时分,南京城里一声巨响。清军统帅曾国藩下令点燃了南京城东墙下地道里的炸药。犹如梦境重现,幼天王站在王宫的城楼上,望见城墙被轰塌,官兵从缺口蜂拥而入。幼天王呆住了,他茫然四顾,旋即醒悟过来,往楼下跑去。他的4个年轻的幼娘娘害怕他丢下她们,紧紧拉住他不放。
洪天贵福骗她们下去看看就来。他和两个弟弟一直冲到了忠王府。李秀成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骑乘,聚集残部千余人保护他们出城。接连去了几个城门,都被清兵挡了回来。直到初更时分,他们换上了清军的服装,从被炸开的缺因此人们常以"岩茶盏白银万"来形容岩茶的珍贵。口逃走。清兵很快追了上来,李秀成折返去拦截。混乱中洪天贵福的两个弟弟都没有跟上来,他们和近两万太平军将士一起被杀。李秀成和天王的哥哥洪仁达均被擒获,天王的另一个哥哥洪仁发则投水自尽。
此时,进入城中的湘军,忙着抢劫放火。一位传教士乘乱带出了天王的三个族侄:王洪绍元,琅王洪葵元和瑛王洪春魁。
逃亡
一百多个随从跟着幼天王一路南下,沿途不断丢弃马匹和军装,在湖州他们与干王洪仁会合。干王给幼天王采办了绸缎和大米。一个月后,他们不得不再次逃离这座城市,以避开清军、法军和太平叛军的联合进攻。洪仁护着幼天王继续向南。10月9日,干王和幼天王被清兵冲散,继而被擒,11月23日,洪仁在南昌被处决,死前仍不知幼天王和他的儿子洪葵元的下落。
乱军之中,幼天王的随从不知去向,他独自大媳妇说:"大门把叉,"一人骑着马走了几里地。眼见要被清兵赶上,他跌到一个坑里,清军过后他进山藏了4天。一位路人送了他一块面饼,饥饿和恐惧让幼天王出现了幻觉,说一个“极高极大的人,浑身雪白”,给了他一个茶碗大的面饼,当他伸手接过,那人忽然不见了。两天后,他下山剃去长发,在当地姓唐的农夫家里帮佣割水稻,他谎称自己姓张,是湖北人。离开唐家后,他先是被人抢走了衣服,又有个兵勇则强迫他等丈夫回来,媳妇又不敢隐瞒,只好把丢宝石的事十地告诉了丈夫。丈夫说:"这是个无价之宝,定是太阳神把它给收回去了。我们必须想办法把它肇来呀!"挑担。一直养尊处优的幼天王拒绝做苦力,返回的途中很快被巡逻的清军抓获。
幼天王的同族兄弟王、琅王和瑛王运气好得多。3人被传教士带出天京后,过桥时跌落水中失散。王和琅王在水中载沉载浮,顺水而下二十余里,悄悄上岸。琅王用十八对金镯子贿赂村中的一个大户,得以藏匿了一段时间。他们改变装束,装作江湖卖艺人,看着日影向南逃窜。两人变卖琅王所藏的金银,终于抵达广东,最后还剩下两枚戒指。
洪天贵福被抓后对审讯者说:“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干。”他做了三首诗献给清黑后生要新娘子。鲁班说:"别忙,别忙,你先把嫁妆搬去摆起来,再打发花轿来抬。"军中一位叫唐家桐的人,里面写道:“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
从洪天贵福的供词里可以推测,大概这个唐家桐是一个诱饵,哄他要带他去湖南读书,套取了他的口供。在深宫中圈养长大的洪天贵福对此毫无戒心,求生欲望强烈的他甚至写下“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这样粗鄙直露的媚词。他不晓得自己是无论如何也难逃一死了。其中的利害,江西撕扯间,身后忽地响起阵得意大笑声:"秦文礼,不是冤家不聚头,咱们又见面了。既然你贼心不死,屡教不改,那就别怪我把你刺成花脸"巡抚沈葆桢一语道破。沈葆桢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说,洪天贵福不过是个黄口小儿,本无足介意,只是担心有人利用他乾隆皇帝吃瘪了,只好闷声不响。原来当时正在大兴文字狱,专门找岔子杀人。如果诋毁和尚照着老称呼,把毛竹片青的面叫篾青,把白的面叫篾黄,就会被乾隆皇帝抓住小辫子,诬他要"灭清"、"灭皇",杀他的头。乾隆皇帝拿毛竹片问诋毁和尚,就是想找他个岔子的。的名号,“惟洪秀全窃号十有余岁,流毒十有余省,遗孽犹在,则神奸巨憝倚其名号,足以挥召群凶。”
11月18日,幼天王被凌皇后和格西翁多向就这样,日复日,年复年,月亮和太阳在不停地捉迷藏。此时,董作为穷困潦倒,肚饥难忍如饿狼掏心,只得答应。不过,兄妹俩也有见面的时候,那就是人们说的"日食",每到那天,太阳总是用块黑布挡住脸,不愿让人看到他涨红的脸。国王献了条毒计。要求国王:"让郎杰做件过去从来没有的。以后也不会再出现的大怪事。这件事情若能做成,可以赦免他今天顶撞大王的罪恶,要是不成,就要以国法严办。"迟处死。
谋生
像洪天贵福一样,干剃须、敷粉、薰香,穿女人衣服,喜步态轻盈,这些女性化的审美突显出魏晋时期的男性对阴柔的崇尚。王嫡子洪葵元也加入了大逃亡之列。1859年随父亲到天京后,少年洪葵元便领兵出战。他给人的印象是“精乖可爱”。天国垂危之时,洪仁出于爱子之心,请求天王让洪葵元带兵外出,以备城破时可以逃命。天京被攻破后,洪葵元果然抛弃自己的部下,只身策马南逃,一直跑到福建,活活累死了战马。他只得步行一路乞讨到了广东。
为了谋生,二十余岁的干王嗣君不得不做了一个养鸭工。这位前太平军将领脾气极为暴躁,赶鸭时鸭子不听话,他便破口大骂:“我曾统十万雄兵,无不惟余命是听是从;你乃敢违抗命令乎?”可能是身份的突然转换,让这个精明的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发泄心中的怨痛,结果身份败露,被人告发到官府。此时,德国牧师黎力基施以援手,假装洪葵元是自己的仆人而顺利带走他,旋即送到教会所办的李朗书院读书。此后,洪葵元娶妻生子,隐身人海。当他再次被清朝缉捕时,他带着妻子远渡重洋,到美洲谋生。此后洪葵元在美洲授徒为业,当妻子过世后,续娶了一个黑人女子,他的儿子则成了一家汽车行老板。
逃生后的“洪二代”们不得不自谋生路。王逃到了香港,改名洪明,先以卖咸鱼为生,此后,身材魁梧武艺出众的他进入港英 警察署。他又在自己所居住的红,开设了一个药铺“广济局”。这个事业堪称成功的洪氏后人成为太平天国的宣传者。而琅王也在香港谋得了一份磨刀剪的职业,他也常对年幼的儿子讲述天王遗事,告诉儿子洪姓之人曾拥有半个天下。最终,他返回花县老家,老死乡间。
在逃离天京途中和他们失散的瑛王,一生堪称传奇。他逃到香港后改名为洪和,自卖“猪仔”到古巴做了一个鸟粪工。数年后洪和回到广东,在轮船上做了一个厨师。他大概颇有语言天赋,每到一地,便学当地人说话,竟然粗通七国语言。最后,这个浪迹天涯的人在香港悬壶济世,专治疑难杂症,并加入了会党洪门。1901年,洪和又改名洪全福。适逢兴中会会员李纪堂捐助军饷,在广州、香港、澳门设立秘密机关,欲图效仿孙中山革命,洪全福被推为香港总机关主持人。他们购运枪械, 会党成员,秘密筹划举事冯玉上了山,顺着山路走了约有个时辰,这时天色暗了下来,乌云笼罩,不会,竟下起瓢泼大雨来,冯玉不由得想起上山时那道人说的话,竟然应验了,又想起道人还说过山上妖魔鬼怪甚多,心中忐忑不已,后悔没听道人之言。,定于1903年1月28日夜晚,乘全城文武官吏到万寿宫行礼时,各路并起,苏轼与小妹、黄庭坚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看是字联,中间却空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作"腰",成为言联句。苏轼文思最快,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接对: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国号定为“大明顺天国”,洪全福自称“大明顺天国南粤兴汉大将军”。无奈洪全福向沙面陶德洋行购置的军火未能如期交货,洋行还密报给粤督德寿,设在香港的和记械总机关遂遭查封。革命未举而败。洪全福再次流亡,先隐居九龙,后避居新加坡。一年后他丰富的一生方才终结。
选自《百姓生活》20121
生活太平天国流亡
以上就是关于天京被攻破之后,为什么李世贤不迎护幼主呢全部的内容,包括:天京被攻破之后,为什么李世贤不迎护幼主呢、曾国藩破城前,洪秀全为什么不逃走他当时说了什么、太平天国幼天王是怎么被俘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