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铬”
古代的「铬盐氧化」镀剑法
在二号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 86 公分,剑身上共有 8 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 8 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 19 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结构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 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 1937 年,美国在 1950 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越王勾践剑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摄氏4000度。
由此我们思考:为何越王勾践时期就有了我们无法想像的科技水准?也许古代早已有更多的科技工艺是现代比不上的,的确,又有新的事例发现了,在考古人员清理秦皇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 150 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 45 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状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 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形状记忆合金」目前用途很广,连女人的胸罩都用上了,也就是「记形罩杯」,可是有没有想过,本世纪 80 年代的科技文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 200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像,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技尚未发明的杰作?
以下讨论的都是在1atm下的熔点
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达到3410℃;非金属是碳(石墨,金刚石略低,3550℃)3850℃
已知的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Ta4HfC5),高达4215℃。
20% HfC和80%TaC合金是已知物质中熔点最高的 4400℃
4份碳化钽和1份碳化铪的混合和其熔点高达4215 ℃,
因而可作喷气发动机和导弹上的结构材料
在上述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MgO,因为上述化合物都是离子型化合物,熔点高低取决于离子键的强弱,离子键的大小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所带电荷成正比。半径越小,电荷越高,离子键结合的越强,其熔点越高。
回答:
硬度最大的物质:钻石(摩氏硬度为10);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摩氏硬度为85);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摄氏3410℃);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摄氏-3883℃);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为22661公斤/立方米); 这个地球上不存在,比孙悟空的金箍棒密度还大
最轻的金属:锂(密度为535公斤/立方米)
你的补充回答:
首先,水泥没有固定熔点,因为他是非晶体材料,一般是在1300-1400之间把
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1、钨(W)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它的熔点高达3380℃,沸点是5927℃。在2000℃-2500℃高温下,蒸汽压仍很低。钨的硬度大,密度高,高温强度好。
2、钨最早用于制作白炽灯丝,而钨大部分用于生产硬质合金的钨铁。钨与铬、钼、钴组成耐热合金用于制作刀具、金属表面层硬化材料、燃气轮叶片和燃烧管等。钨与钽、铌、钼等组成难熔合金。钨铜和钨银合金用作电解触点材料。高密度的钨镍合金用作防辐射的防护屏。金属钨的丝、棒、片等用于制作电灯泡、电子管的部件和电弧焊的电极。钨粉要可烧结成各种孔隙度的过滤器。钨的一些化合物可作荧光剂、颜料、染料,并用于鞣革和制作防火织物等。
3、现代的超硬质合金,是由碳化钨和一些其他元素的碳化物,用烧结方法生产的。它是把难熔金属(钨、钽、钛、钼等)的碳化物的硬质颗粒,跟一种或几种铁族元素(钴、镍或铁)的粉末混合后压制成型,再经烧结制成。
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达到3410℃;非金属是碳(石墨,金刚石略低,3550℃)3850℃
“铪合金(Ta4HfC5)是已知熔点最高的物质(约4215℃)。”
这句话是百度百科上的
已知的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Ta4HfC5),高达4215℃。
20%
HfC和80%TaC合金是已知物质中熔点最高的
4400℃
4份碳化钽和1份碳化铪的混合和其熔点高达4215
℃,
因而可作喷气发动机和导弹上的结构材料
以上就是关于熔点最高的材料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熔点最高的材料是什么、目前所知的材料中,熔点最高的是什么熔点是多少、MgO 、 CaO 、 NaCl 、KCI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哪一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