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学名:Gadus),又名鳘鱼,是主要食用鱼类之一。鳕鱼原产于从北欧至加拿大及美国东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目前鳕鱼主要出产国是加拿大、冰岛、挪威及俄罗斯,日本产地主要在北海道。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鳕鱼(cod fish)是葡萄牙最有名的一种特产,在北欧,鳕鱼被称为“餐桌上的营养师”,葡萄牙人就更直接把它称为“液体黄金”,可见它的营养价值之高。鳕鱼的肉质厚实、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专家指出,它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而脂肪含量极低至少于05%,几乎等于鲨鱼肉。更重要的是,鳕鱼的肝脏含油量高达45%,同时含有A,D和E等多种维他命。在葡萄牙,每年都有“鳕鱼文化节”,城市中也随处可见专做鳕鱼的餐馆。
鳕鱼的功效与作用
鳕鱼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肉:活血祛瘀。鳔:补血止血。骨:治脚气。肝油:鳕鱼肝可以用于提取鱼肝油(含油量20%至40%),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D。鳕鱼肝油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不饱和酸的十万分之一浓度就能够阻止细菌繁殖。肝油还可以消灭传染性创伤中存在的细菌。鳕鱼肝油制成的药膏可以迅速液化坏疽组织。鳕鱼胰腺包含较多的胰岛素,有比较好的降低血糖作用,用于治疗糖尿病。
鳕鱼的营养价值
1、鳕鱼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肉味甘美。
2、鱼肉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闵鱼又名鮸鱼,体延长而侧扁,背、腹部浅弧形口大而微斜、体被栉鳞、鳞片细小,表层粗糙,头部被圆鳞、颌孔4个,中央颌孔及内侧颌孔呈四方形排列,无颌须。
上颌外行牙和下颌内行牙扩大,呈犬牙状,内面小牙成带状群、眼圈大、眼膜透明度高红而明亮。体呈蓝灰褐色,腹部为灰白色、背鳍2个连在一起,中间有一深缺刻。
鳍棘上缘为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胸鳍基部**、边缘黑色;臀鳍具2棘;尾鳍呈楔形,尾鳍的基部为**,其边缘颜色稍浅。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鮸鱼栖息于水深15~70 m,底质为泥或泥沙处。白天下沉,夜间上浮,喜欢小股分散活动,不集成大群。鮸鱼为小区域性洄游鱼类,产卵季节鱼群相对集中。
鮸鱼的生殖期,在朝鲜沿岸为9~10月,在长江口外海为7 、8月,在舟山群岛附近为5 、6月。体长不超过1m,体重多在5 kg以内。鮸鱼的生长比小黄鱼、白姑鱼迅速。渔获物的一般长度为450~550 mm,体重为1500~2500 g。
鮸鱼属于捕食性鱼类,摄食小型鱼类、关足类和十足类如黄鲫、青鳞鱼、小黄鱼和鳍鱼等,以及对虾、中国毛虾和鼓虾等虾类。
黑鳘鱼指米鱼,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似鲈而肉粗,但肉质略粗糙,体色发暗,灰褐并带有紫绿色,腹部灰白,背鳍鳍棘上缘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
体侧扁,略延长。口腔内为鲜**,上颌外齿为犬齿状,尤以前端2枚最大。体背部为银灰褐色,腹部灰白,背鳍灰黑,软条的基部具数列小圆鳞,占软条高度的1/3。
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余各鳍灰黑色。米鱼体形为两侧扁平向后延长状,背、腹部浅弧形。产东海舟山洋面。以农历6一8月为渔汛期,而以7月为旺汛,每逢大潮汛,渔船竞相出海作业,晨出晚归,捕获甚丰,是宁波海渔特产之一。
扩展资料:
大米鱼栖息于水深15—70米,底质为泥或泥沙海区,白天下沉,夜间上浮,喜欢小股分散活动,不集成大群。米鱼为小区域性洄游鱼类,产卵季节鱼群相对集中。大米鱼属于捕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关足类和十足类为食。
性成熟个体的体长约为500毫米,怀卵量70~200万粒。
不同地区的大米鱼具有不同的繁殖期,在长江口外的大米鱼为7~8月,在舟山群岛的大米鱼为5~6月,在福建平潭沿海的大米鱼为4~5月。产卵后鱼群重新游向摄食区,一部分游向较深的海区。
形态特征不同。
鲈鱼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0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鳘鱼似鲈而肉粗,但肉质略粗糙,体色发暗,灰褐并带有紫绿色,腹部灰白。背鳍鳍棘上缘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余各鳍灰黑色。米鱼体形为两侧扁平向后延长状,背、腹部浅弧形。
以上就是关于鳕鱼是啥鱼全部的内容,包括:鳕鱼是啥鱼、闵鱼是什么鱼、黑鳘鱼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