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神话故事以及一些神话影视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经典人物—王母娘娘。其实影视剧中的王母娘娘在中国神话故事中还有一个名称,那么就是西王母。换一句话说,西王母的形象就相当于我们常见的王母娘娘的形象。从影视作品和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对于西王母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西王母是一个端庄优雅并且看起来十分大气的一个人物,看上去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西王母的前世与今生都十分令人向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关于西王母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西王母又被称为王母娘娘。而王母娘娘在天上众多神仙中掌管有关于瘟疫以及刑罚等方面的神仙。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母娘娘的年少轻狂的性格慢慢退去,对人对五逐渐变得越来越温柔,她慢慢就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女神了。因为,王母娘娘常常都是在昆仑山或者瑶池居住着,因此她被后人称为西王母。
二、西王母职责西王母一开始位列仙班的时候,主要是掌握瘟疫以及天界刑罚方面的事务。但是,后来就被调到昆仑山上,主要掌管昆仑上的大大小小事务。在掌管昆仑事务期间,她的容貌逐渐有原来的半人半兽的模样转变成了现在大家心中的女神形象。有人猜测是昆仑山这个地方的山水净化了西王母的心灵,从而使得西王母的外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关于西王母的真实身份根据历史上的典籍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西王母是王母娘娘的一个别称。但是对于西王母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在历史上书《山海经》中记载过关于西王母的真实来历。王母娘娘之所以被大家叫做西王母,主要是因为她最早出现的地方在古代西海的南边。
神话中的西王母是个半人半兽的妖怪,非常吓人,后来又传说她与周天子发生了爱情,变成了漂亮的仙人。
在《山海经》里,是这样描述西王母的,身体像人,有一条豹子的尾巴,长着老虎的牙齿,善于啸叫,头部蓬发。而且还戴了一顶冠帽,是上界的一种妖兽,但就是最初西王母的形象。而在一些古代文人的笔下,西王母被写成是一位老妪,头发花白,栖居在山洞里,整日修炼,是一位得道的仙,这是出自司马相如传记中的形象。
到了汉武帝时代,这时候西王母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女神,身形婀娜多姿,容颜娇艳,还有一只坐骑,是一只羽翼丰满的三青鸟,周围还有很多侍女侍候。此时的西王母俨然成了天界仙女的首领,并且还被封为雨神,负责掌管天地间的降雨,在一些西部族群中,西王母还被部落摩拜成一位古神。
西王母在神话传说中,有着很高的权力地位,在道教中,西王母集东西方之阴气而化成人形,懂得不死神药的炼制方法,只要是得道成仙的各路神仙,都要受到西王母的管辖。还有传说,西王母是月亮神,《黄帝纪》中记载,神人西王母,天地太阴,属之女也,这里指的”太阴“就是月亮,说西王母是月亮的女儿。
有关西王母的传说,每个朝代对其都有不同的说法和描述,但传说终归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我们只要能从历史中学到其精华之处就够了。
由于受到一些低俗神魔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人误以为道教神仙西王母(即王母娘娘)与玉皇上帝是夫妻或兄妹,甚至母子关系。然而,西王母并不是玉皇上帝的配偶、姐妹或母亲。
西王母是道教神仙,也称为瑶池金母、金母元君,民间简称王母娘娘或金母。
元代壁画“朝元图”中的西王母形象
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凝聚而成,配位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乃三界所有女神仙的统领,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的女子得道登仙者,都属她管辖。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据道书记载,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上的悬圃里,是一座叫做“阆风”的空中花苑中,一共有玉楼九层,左绕瑶池,右环翠水。有五女,名“华林”、“媚兰”、“青娥”、“瑶姬”与“玉卮”。王母有件宝物,是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又称蟠桃),此桃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长寿命。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时,就会召集群仙,大开寿筵,称为“瑶池集庆”。因此,民间遂以王母娘娘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西王母与女仙
在我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瑶姬(封为妙用真人、云华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
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卷一载:“稷为尧使,西见王母。拜请百福,赐我善子。引船牵头,虽物无忧。王母善祷,祸不成灾。”
其实这只是一些传说而已,本来就是给西王母的定位确实是半人半兽,就像当时《山海中》记录的,“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上,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厉及五残。”但是后来有记录,在西周时期西王母与周天子开始交往了,正是因为想要继续这份恋情,所以就是改变了自己的很多性格,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的融入人间所以才会这么做。
以至于后来对于西王母的记录就是那种比较好看的定位,很多的背井离乡的百姓也是会去祭拜西王母的,毕竟很多人都是觉得她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很多人也都是信奉她的。
更多的转折就是在魏晋时期,当时也是民间传着汉武帝与西王母的约会,此时的西王母早已是百姓中的神,很多的时候都会去祭拜的。也是有人传言她是上帝的女儿,掌握着各种各样的起死回生的药物,很多人也是很关心她的,就这样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成为了那种众仙簇拥、锦衣华服、雍容华贵的仙界领袖。
到了唐代的时候,就是有了人说西王母之所以最初的形象是半人半兽,主要的原因就是她的坐骑是一只老虎,很多人也都是比较害怕的,也是不敢去看,因此慢慢就流传出去了,说西王母最初的形象就是半人半兽,而不是去问题的本质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导致了以后慢慢去解释和证明的过程,其实也是很坎坷的。
华夏子民诞生以来,他们喜欢用神话故事来描绘天地万物最初的样子。 古人的认知里,天下原有十洲,后来天地动荡,第十洲升腾而起,悬在天上,称为昆仑。
昆仑山上悬有天梯,西王母就居住在此处。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西王母的住所远比这还要壮观。
那么神话中的西王母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么多关于她的记载,哪个是最贴切的?多年来,关于西王母的论述一直没有断过。
西王母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不仅我们华夏子孙研究她,试图揭开她的秘密。 连外国人也来凑热闹。而且国外对西王母的研究比我们还要早。
外国人眼里,西王母起源于西亚,并非具有华夏民族的特征,很有可能是在古老的加勒底国。西王母本是西方女王。后来演变成中华的神女。
西王母的原型,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又猜想西王母和东方地母神是同一人。这一切责任都要归咎于两位女神形象的描写。
两位女神的身边总是仙兽环绕。她们的出身经历都很是相似, 但相同之处不代表重叠,两者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山海经》里的记载,人们一直对昆仑山有着不同的论断,认为这是埃及金字塔,还有人将西王母与埃及王后相联系的,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的证据。
外国人在这一点上真的很下功夫,洋洋洒洒几万字,最终也没有确切的结论。 当然,他们都是外行人。一切都是人类关于西王母的臆想罢了,无异于天方夜谭。
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分散,杂乱,真正能提供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推翻古人的文献,我们对西王母的认知就是空白了。
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结气而行,厥姓侯氏,位配西方。 这就是关于西王母最早的记载了。
“西王母”这个称呼代表了古代人对女神的最高敬意。 瑶池,翠山,蟠桃,仙兽。西王母立于雪山之巅。她是女仙之首,是昆仑山的主人。是华夏神话中神圣的神明。
玉山是西王母的住所,西王母长得像人,但有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头顶带着和女巫装扮一样的头饰。
《山海经》对西王母的记载,是非常有趣的。专家认为,豹子,老虎这些形象是西王母的图腾,而非她本人的相貌。
青鸟为她取食,老虎是她的宠物。多么气派。 西王母是掌刑罚,掌司法,掌管不死药,预警灾难的的长生女神。
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专家认为,西王母的首次出现大概是在商朝末期。 那时候世界起源,人类起源都被人们用神话故事来解释。
西王母是古时候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崇敬而衍生的 。先民无法解释万物的存在,更无法解释自己的出现。所以,这一切当然就是神创造的。
古人在描写任何自己崇尚的事物时,当然是将她描写得越神化越好,所以古代神话中的人物都是开天辟地的存在。
人们信奉鬼神,凡事都要祭祀,由此衍生出更多的神话人物。 人类是由神仙创造的,人类所有的功绩背后都有神的助力。
湖海山河,星辰日月,世间万物都是神的产物,都带着神的影子。 人是女娲捏土而成。羲和掌管日月。众神各司其职,为人间服务。
这样的观念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 经过时代变迁,西王母的形象渐渐成型,之后被后人记录进了《山海经》中。
由此渲染出了一个庞大而宏伟的神话世界体系。居住在天上的西王母,和玉帝一起掌管着六界生灵。
这些神话内容大多都是先民幻想而来,随着后人的一次次完善修改,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的版本。
黄帝与蚩尤一战时,得西王母点拨,打败蚩尤,奠定了华夏基业。西王母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一直是神话中独立的存在,直到道教的出现。
她成为了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 她的形象在民间开始广为流传。西王母变成了美丽尊重的形象。道教中讲,凡是女子之登仙者,皆要去拜见西王母。
但在后来的《穆天子传》中,西王母仿佛变成了肉体凡胎,是西王母国的首领 。与周穆王有着难以言表的感情纠葛。
后世出土文物中也刻画了穆天子朝拜西王母的场景。这一传说更是为后世人提供了不少写作素材。
随着《穆天子传》中对西王母极尽美好的描写 ,后人恨不得将世间最美好的故事,最美好的形容都加注在西王母身上。
传说中黄帝统领华夏一族时,苦于社稷,忽然一日做梦,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古国,那里犹如人间仙境,人人怡然自得。他便向古国的首领讨教治国之道。而这古国的首领就是女人华胥氏。
那时候在父系时代开启之前的岁月里,一直都是母系 社会 。大大小小的部落都是由女人当家做主的。
在古老的中国,黄河流域周边有着很多的部落, 西王母国就是其中之一 。她势力庞大,远离中原纷扰。是那时候的世外桃源。
有文献表明,尧帝曾跋山涉水去面见西王母。尧帝将王座禅让给舜的时候,西王母曾向舜帝进贡白玉环,用白玉表示贤德之举。
中原君主更替,西王母都和这些君主保持着友好往来。即便后来夏朝君主出兵攻打西王母国,西王母也毫不畏惧。
珠流璧转,日居月诸。随着人类之间纷争不断,西王母国也渐渐消亡在 历史 长河中了。
可见《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和《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并不是一个人。但真相如何,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在岁月里,她们已经融为一体。
世人愚昧,总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和见识来解读古人的思想传承。 列夫托尔斯泰曾讲:多么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他个人的片面而已。
最原始的文化中,掺杂着大量的神话故事。这些文化依然是我们华夏民族弥足珍贵的至宝。是先民智慧和想象的象征。
说到西王母,你肯定会想起古代神话中的天庭上的王母娘娘。这位角色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时,她也是许多神话爱情故事中间的绊脚石,代表了封建思想和传统礼教的方面。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西王母并不是一位神仙也不是一个女人,甚至不是一个人,这是什么含义呢?答案是由人转变为神。
一、《山海经》中的西王母西王母在神话中,经常掌管神仙和凡人的生死,有的人说西王母是一位男人的形象。在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中,西王的形象是一位剽悍的样子,拥有老虎的牙齿和人的形象,十分的凶猛无常。但是,这里的描述中,西王母是一位人而不是神仙,他的作用相当于是古代部落中的首领一职。与此同时,这里也详细的记载了西王母居住的洞穴样式,而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豪华富丽的天宫。
二、西王母形象的转变由于早期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有限,因此作为古代神话《山海经》并没有完整清晰的时间链条。在后续的故事情节中,西王母由人变成了神的形象,没有了洞穴这个居住的说法,而是逐渐的具备了神的超能力。西王母的转变,也逐渐的开始为生民百姓而着想,掌管了人间的疾病和灾难。后面的记载中,西王母也逐渐的具备了一些女性的色彩,居住的地方开始变得繁华,自己的权利也越来越大。
了解了这么多有关于西王母的知识,我们发现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也有自己的发展和成长历程。作为西王母本身,一开始也并非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举办蟠桃盛会的模样。因此,如果想要详细的了解西王母的神话形象,不能单凭几部简单的神话主题电视剧,而是要从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寻找答案。
传说中的女神。 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历史记载 山海经 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 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祗)。她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 穆天子传 但是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言行却又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统治者。当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驭的八骏周游天下时,西巡到昆仑山区,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见西王母。第二天,穆王在瑶池宴请西王母,两人都作了一些诗句相互祝福。 汉武帝内传 《汉武帝内传》谓她是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庆祝王母娘娘的诞辰,此日举行的隆重盛会,俗称为蟠桃盛会。 神话演变 第一个阶段 西王母的神话故事经历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与昆仑山相对)的石洞中,是一个披着兽皮人身长牙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 第二个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神话传说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山海经》中,她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天神。在《穆天子传》中,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女。在《汉武帝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凡圣职责 住在瑶池,所以又叫瑶池娘娘。她在瑶池中开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不料被齐天大圣孙悟空搅乱了蟠桃盛会。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寿。她是天宫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 玉帝王母 在正统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并非夫妻关系,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仑仙岛。而所有男仙之首为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东王公,其掌管蓬莱仙岛。而玉皇为群仙之首,众神之主。西王母的出现比玉皇要早,所以他们不是夫妻。只有中国民间的故事和小说,才认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 考古推断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 有关西王母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山海经》是一部年代久远的百科全书,它以传奇般的笔法,记录了远古时代的山川、民族、物产、祭祀、神话等诸多内容。《 山海经》曾对西王母做出过这样的描述:“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乍一看,西王母简直是一个半人半兽、不伦不类的怪物,而在李晓伟看来,西王母是一个丰姿绰约的美人。 李晓伟说:“当代人考察古籍时,往往忽略了语境转移和丧失的因素,这就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困惑。” 李晓伟为我们还原了心目中西王母的形象。他认为西王母是一位长发披肩、面带虎饰、头戴玉器、身披豹皮、善于唱歌的部落女酋长。 如果李晓伟的假想成立的话,我们不难推断,虎豹有可能就是西王母所在部落的图腾,为了显示自己威仪,西王母就把老虎作为了面部的装饰,并将豹子的尾巴垂于胯下。 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李晓伟让记者观看了上世纪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孙家寨村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的照片。这只陶盆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在李晓伟看来,彩盆中垂于5名舞蹈少女腰下类似飘带的东西,就是一根豹尾。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的社会文化标志,以当代人的眼光回望这种文化现象时,必然会感到迷惑,这或许正是人们难以理解《山海经》中西王母形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李晓伟甚至还认为,流行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於菟就是西王母时代虎豹崇拜的一种延续。 西王母确有其人 近年来,学术界对西王母是神话人物,还是确有其人一直争论不休。 青海省著名学者赵宗福先生在他的《昆仑神话》一书中写道:“《山海经》里的西王母是一位会号叫而不说话的凶神。”中华书局编审陈虎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任长义博士则认为:“西王母有可能是一位以虎、豹为图腾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女性氏族首领。”李晓伟的观点显然趋同于后者。 对西王母的研究,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穆天子传》。 晋太康二年间,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贼纠集几个恶徒挖掘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时,在陪葬品中发现了一部用竹片写成的书籍,这就是《穆天子传》。《穆天子传》以小说般的笔法,记录了西周五世国君周穆王的生平,专家推断,《穆天子传》至少成书于战国之前。 《穆天子传》中清晰地记载了周穆王西征时,与西王母对歌,并向西王母敬献礼物的情节。 赵宗福先生考证,周穆王是周武王曾孙、周昭王的儿子,名叫姬满。这就意味着,《穆天子传》记录的相关情节有可能是真的。 而司马迁在《史记》上的一段话,更加让李晓伟坚信,历史上西王母确有其人。《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 东晋学者郭璞也曾断言:“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君。” 李晓伟因此断定,西王母不但是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一位氏族部落或是部落联盟的女首领。 西王母由人到神的转化 从《山海经》中西王母在中国文化视野中的首次登场后,有关她的记载不胜枚举。西王母不但与黄帝、尧、舜、大禹等远古时代的帝王见过面,还在此后和汉武帝见过面(见《汉武帝内传》),其间至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跨越。难道西王母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长生不老吗? 这显然是种误会。李晓伟认为,造成这种误会的原因,完全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误读。他说,古今中外历史和神话杂糅的现象经常发生,人类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常将历史的功绩附会给某个人,将他神化。上古时期,人们崇尚巫术,掌握巫术的人,往往就是氏族最高的统治者。西王母被神化的可能性很大。还有,历代的西王母人选是在不断更替的,但是西王母国的存在和西王母的封号却没有变,所以就造成了一个西王母长生不老的传说,也就是说,西王母很可能是氏族或是氏族联盟的代名词。 李晓伟在他的著作《西王母故地》中写道:“崇拜是一种古老的拥戴方式,而崇拜到了极致,便会产生神化。”这或可看做是西王母从人到神演变过程的内在基因。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乾浩认为,虽然西王母由人到神转化的假设还没有被认定,但的确有可以丰富的地方。上世纪,考古工作人员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西王母石前一处占地8亩的汉代遗址中,发现了两块保存完好的瓦当,瓦当上分别铭刻着“常乐万亿”和“长乐未央”的篆书铭文。我们知道,未央宫是汉朝皇帝办公的地方,宫殿上的瓦当均有“长乐未央”的篆书铭文,这是一种皇权的象征。这样等级的瓦当,出现在了离都城镐京数千里之遥的天峻,实在是一件值得人们研究的事。据考证,遗址是一座祭祀西王母的祠堂,可见早在汉朝,祭祀西王母的活动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活动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 西王母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青海 青海天峻县西王母石室坐落在关角吉日沟一座嶙峋的小山内,石室共有外室、内室和侧室组成,内室中有一个天然的石炕,很适合居住。在时光的流逝中,石室被人们附会了各种传说,石室主人的身份也就显得扑朔迷离。 上世纪80年代,李晓伟在解放军某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他奉命采访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关角隧道的解放军战士。采访期间,他对西王母石室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做了详细考察,并结合史书中的记载,大胆地对石室的功能、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据《论衡·恢国篇》记载,汉王莽时期,“羌献其鱼盐之地,仙海,西王母石室”等。李晓伟认为,史书上所说的“鱼盐之地”指的就是今天的茶卡盐湖,仙海就是青海湖,西王母石室正好位于青海湖和茶卡盐湖之间,地理位置和史书记载十分吻合。而这一看法得到了日后的考古印证。 当我们把西王母石室放在更大的地理背景下观望时,会为有关西王母的地理考古发现暗自惊叹。 《 山海经》中对西王母主要活动区域的描述是:“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这样的描述与青海的地理环境也是相吻合的。 李晓伟认为,西海当指青海湖,流沙在柴达木盆地随处可见,赤水指的是今天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内的恰卜恰河,黑水就是发源于祁连山南脉流入河西走廊的黑河。也就是说,西王母生活的核心区域就是青海省境内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区域。
以上就是关于西王母是什么样的,她的前世今生为什么令人向往全部的内容,包括:西王母是什么样的,她的前世今生为什么令人向往、神话中掌管一方的西王母,她的原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道教神仙 | 西王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