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第二天,任何特指的或不讲自明的一天后的那一天。
拼音:cì rì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到次日,陈大郎穿了一身齐整衣服。
译文:到了第二天,陈大郎穿了一身整齐的衣服。
同义词:
1、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拼音:yì rì
出处:翌日先交银。《广东军务记》。
2、明日:意为明天、改天。
拼音:míng rì
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三幕:“这又是属于明日的‘北京人’的事,和在棺木里打滚的人们不相干的。”
3、明天:意思是今天的第二天;也泛指未来、希望。
拼音:míng tiān
出处::鲁迅《呐喊·端午节》:“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他知道店家希图明天多还账,大抵是不敢不赊的。”
次日:亦称翌日,第二天的意思,任何特指的或不讲自明的一天后的那一天。例如2019年9月17日的次日便是2019年9月18日。
次早:次日早上,第二天的清早、早上的意思。
隔日:指距离当下的时间中间相隔一天,例如2019年9月17日的隔日为2019年9月19日,中间间隔了18日这一天,称为隔日。
扩展资料:
有关时间的名称
一、昨日
意思:今天的前一天;过去;以前。
示例:昨日你放学后又跑哪里去疯了?(昨日便是昨天的意思,指当前时间的前一天。)
示例:昨日之事,就不要再提了,那都是过去的辉煌。(昨日便是过去,以前的意思,而不单指具体的某一天。)
二、明日
意思:明天、改天。
示例:你先回去吧,明日我一定打扮一番隆重登门。
三、次月
意思:下一个月。
示例:合同约定的款项于签订之日起次月内一次性支付。
四、上月
意思:当前月份的上一个月。
示例:上月的尾款,这次务必结清。
次日指的是任意的一天后的第二天,相对于今天,明天就是次日,特定的任意一天,它的第二天也是次日。
隔天指的是后天。也可以表示为“隔日”,常用于药品的服用说明或者快递的送达时间,隔天并不是间隔24小时的明天,明天可以用“次日”或“翌日”来表示。另外,我们所说的“隔夜菜”,意思是间隔了一晚上的菜,表示第二天。
隔天其实就是中间间隔一天的意思,很多人会认为隔日代表的是间隔24小时,所以就是明天,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明天应称为“次日”或“翌日”,而隔天指的是今天以后再隔一天,而我们经常说到的“隔夜菜”,就是吃剩后放了一个晚上的菜。
近义词
1、翌日
释义: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出处: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原文: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译文: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例句:先头部队将于翌日到达指定位置,准备战斗。
2、明日
释义:明天、改天。
出处:《战国策·齐策》
原文:明日徐公来。
译文:明天徐公到来。
例句:明日,船队即将起航。
次日:第二天,任何特指的或不讲自明的一天后的那一天。
拼音:cì rì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到次日,陈大郎穿了一身齐整衣服。
译文:到了第二天,陈大郎穿了一身整齐的衣服。
扩展资料
同义词:
1、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拼音:yì rì
出处:翌日先交银。《广东军务记》。
2、明日:意为明天、改天。
拼音:míng rì
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三幕:“这又是属于明日的‘北京人’的事,和在棺木里打滚的人们不相干的。”
3、明天:意思是今天的第二天;也泛指未来、希望。
拼音:míng tiān
出处::鲁迅《呐喊·端午节》:“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他知道店家希图明天多还账,大抵是不敢不赊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次日
是的。次日又称翌日,释义为第二天,出自《喻世明言》第一卷:“到次日,陈大郎穿了一身齐整衣服”。“次日”一词在法律用语中较为常见,例如“从立案次日开始计算”,意思是立案当日不计算在内,从第二天才开始计算。
表示第二天的词语还有“明日”、“越日”。“明日”的出处为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创作的散文——《黄生借书说》。“越日”一词可见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越日,葛至愈多,价益下。”
“次日”中的“次”字意思为“第二”,与之类似的词语有“次年”、“次月”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次日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次日什么意思、什么是次日 次早 隔日、次日是今天还是明天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