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
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
串联电路的特点:
1、所有串联元件中的电流是同一个电流。
2、元件串联后的总电压是所有元件的端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的特点:
1、所有并联元件的端电压是同一个电压。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是所有元件的电流之和。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
根据欧姆定律I=U/R
则U/R=U1/R1=U2/R2
故U1/U2=R1/R2
并联电路:干路电压与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
根据欧姆定律I=U/R
则I1R1=I2R2
所以I1/I2=R2/R1
I=U/R
R=U/I
U=IR
由欧姆定律还可得:
R=R1+R2(串联)
1/R=1/R1+1/R2(并联)
分压公式变形:U1/U2=R1/R2
分流公式变形:I1/I2=R2/R1
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I总=I1+I2
串联电路U总=U1+U2
电流处处相等
分压:即是串联电路中的问题,因为并联电路电压相等,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电压的总和
分流:并联电路各个用电器电流的总和即是总电流,并且各个用电器的电流的比值与用电器内阻成正相关
串联分压:在串联电路中,设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根据I1=I2和I=U/R知:
U1/R1=U2/R2,即U1/U2=R1/R2
并联分流:设R1、R2并联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分别为I1、I2
因U1=U2=U,故
I1R1=I2R2 , 即I1/I2=R2/R1
电阻串联分压的测量可以用电压表测量指定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可以指定电阻与公共点之间的电压,采取的并联测量方法。
电阻并联分流的测量可以用电流表直接串联到被测电阻的回路中,得到的是该电阻上流经的电流,采取的串联串联方法。
Answer1:从根本上来说电压是由于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由于在电池的两端,正负电荷分别积聚,这样就会产生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的电场。我们知道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降低的,那么只要在电场内存在着沿着电场线或者逆着电场线的一段距离,这样在距离的终点与起点就会产生电势差,而这个电势差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压(有正有负)。
Answer2:串联分压是因为由于分压器件(比如电阻)的两端在线性排列的方向上依次分配了电荷,所以各个分压器件的部分电场强度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要在线性方向上得到一个总电压就要依次分别计算线性方向上各个阶段上的电压之后相加。
Answer3:并联分流是因为当多个电路器件(比如电阻)并联时,它们的起点与终点是连在一起的,这样在整体上终点与起点的总电荷相对于每个电路器件来说是相同的,只是在起点与终点的截面上有一个分布的不均匀性,而这个不均匀性是由于电路器件的本身特性决定的(比如电阻的阻值),那么在不同的截面分布处单位时间通过该截面的电荷就不一样,这样如果要得到这个通过起点与终点的截面的电荷量的话,就需要各个分截面的电荷相加,表现为电流相加。
首先要明白起到分压限流作用的是滑动变阻器,
当你把滑动变阻器与所测电阻并联时,此时加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和加在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限流是将滑动变阻器与被测电阻串联,此时即在电源电压不改变的情况下,使电路电阻处于一个可调的范围内,从而电流也会随着华电路阻值的变化而变化,即起到限流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怎么理解全部的内容,包括: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怎么理解、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并联电路分流规律推导、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公式推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