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异丙醇、苯酚
分析: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的试剂将醛酮与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与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区别酚与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鉴别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7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2,4-二硝基苯肼试剂,有**沉淀生成的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无沉淀生成的是醇与酚。
(2)
将4种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托伦试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醛,即苯甲醛和丙醛,无银镜生成的是2-戊酮和3-戊酮。
(3)
将2种醛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斐林试剂(酒石酸钾钠、硫酸酮、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丙醛,无沉淀生成的是苯甲醛。
(4)
将2种酮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无**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
(5)
将3种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别放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出现兰紫色的为苯酚,无兰紫色的是醇。
(6)
将2种醇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沉淀生成的为异丙醇,无**沉淀生成的是丙醇
这个我以前问过
这是答案
广义的羟基包括酚羟基和醇羟基,狭义的羟基可以仅指醇羟基。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有一定酸性,如苯酚的羟基可以和碱反应;另外酚羟基的还原性也较强,易被氧化为有颜色的醌类化合物,醇羟基无此性质。
另外:酚羟基可以电离出H+,而羟基是不可以的。
是的,酚羟基和环氧基团可以进行反应,形成环氧乙烷醇。这种反应也被称为缩合反应,通常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缩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ROH + CH2O → ROCHE2
其中,ROH代表酚羟基,CH2O代表环氧基团,ROCHE2表示缩合物,即环氧乙烷醇。在此反应中,环氧基团打开并与酚羟基中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形成新的键,并释放出水分子。
需要注意的是,环氧基团和酚羟基之间的反应速率相对较慢,通常需要使用催化剂或提高反应温度来促进反应进行。同时,缩合反应也有可能会受到其他官能团的影响而发生副反应,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和操作。
应该是对的。萜类和挥发油 -挥发油的检识技术 纸片试验:将挥发油滴于滤纸上,长时间放置,挥发油挥散后不在滤纸上留下油迹,借此可与脂肪油相区别。 (一)一般检识 性状检识:观察挥发油的气味、色泽、透明度、流动性等物
理外观。 一般挥发油在标准室温状态下应无色透明(或稍带微黄),具较好流动性,有某种自然的特异嗅味。 (二)物理常数的测定——比重、旋光、折光等 折光率、比旋度、相对密度等是检识挥发油重要的物理常数。 折光率测定由于耗样少、操作简便,常先进行,如果不合格,其他常数就无需再测。 (三)化学常数的测定 1.酸值:指中和1克挥发油中的游离羧酸和酚性成分所需要的KOH毫克数。 2.酯值:1克挥发油中的酯水解时所需要KOH毫克数。 3.皂化值:酸值 + 酯值,即1克挥发油所需KOH的总量。 酸值、酯值、皂化值是表示质量的重要化学指标,如挥发油氧化酸败时,酸值上升。 (四)官能团的鉴定 酚类:—— FeCl3→蓝色、蓝紫或绿色 羰基化合物:硝酸银/NH3 —— 银镜反应 (醛类等还原性物质) 苯肼或羟胺→产生结晶形衍生物 (醛或酮类) 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 溴/CHCl3—— 红色褪去→含不饱和化合物 蓝、紫或绿色→含薁类成分 内酯类化合物: 挥发油 + 亚硝酰铁氰化钠/NaOH → 红色逐渐消失 (吡啶液) (legal反应) (含αβ不饱和内酯) (五)色谱检识 1.薄层色谱 吸附剂:硅胶G或Ⅱ~Ⅲ级
以上就是关于醇、酚、醚、醛、酮、羧酸、酯如何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醇、酚、醚、醛、酮、羧酸、酯如何区别、酚羟基和羟基有什么区别、酚羟基可以和环氧基团反应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