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尾守宫学 名 Hemitheconyx Caudicinctus原 产 地 非洲西部栖息环境 半干燥地栖体 长 全长22-28公分适 温 摄氏25-32度与守宫宠物界的天王巨星豹纹守宫同属拟蜥蜴亚科(Eublepharinae)的肥尾守宫(学名Hemitheconyx Caudicinctus)原产于非洲西部,从尼日利亚西部到塞内加尔都有分布。虽然产地距离遥远,但是肥尾守宫和豹纹守宫在生物学上的关系非常亲近,这点从他们非常相似的外形上也可以看出来,两者都有可闭合的眼睑,并且脚趾上缺少可以攀爬吸附的吸盘。在爬虫宠物市场上,两者也几乎是齐名的宠物守宫,肥尾守宫较之豹纹守宫更短小的四肢,更肥硕的身体和更加憨厚的外貌使得这个品种几乎拥有更讨好的外形,但是由于肥尾守宫繁殖较之豹纹守宫更为困难,使得这个品种的产量远远不及豹纹守宫,对花色和品系的人工选择培育也远没有豹纹守宫来得深入和丰富,这使得这种可爱的守宫在市场上的能见度并不如豹纹守宫般普及。肥尾守宫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同豹纹守宫一样,健康的个体的尾部因为储存了大量的脂肪和水分而异常肥大,尤其是自割过的断尾个体再生后的尾部,肥大到几乎和头部宽度相似,以至于一眼看上去仿佛有两个头部,这也是“双头守宫”这个别名的由来。在以前这个品种在大陆很少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出现的市场上的个体都是断尾的个体,以至于一提到肥尾守宫这个种类,爱好者脑中的印象就是头尾极其相似的断尾再生个体的形象,而偶有从台湾输入的全品个体,店家也不得不施以“人工断尾”,来迎合玩家对于“双头守宫”根深蒂固的印象。肥尾守宫的选购目前肥尾守宫在市场上的能见度较之从前已经大大提升,很多守宫爱好者被这个品种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计划购入饲养。如何挑选一只健康的个体相信是关注的焦点。笔者建议当您挑选肥尾守宫时,首先要注意个体是否活泼好动,眼睛是否明亮有神。健康的个体肥部因为储存了大量的营养而应该肥硕饱满,尾部消瘦或者有外伤或者精神萎靡的个体都不应该是考虑购买的对象。由于目前出现在市场上的肥尾守宫个体有很大一部分(大部分是成体)是直接从原产地采集的野生个体,经过长途运输到达商家的时候,个体紧迫,营养不良,寄生虫和脱水问题往往会出现,因此无论是从生态保育上还是从饲养难易度上说,除非您是经验丰富的饲养者,否则这种个体都是应该避免购入的个体。饲养环境设置肥尾守宫个体一般要比豹纹守宫来的更大,雄性肥尾守宫一般身长有25到28厘米,肥尾守宫个别个体甚至能达到30厘米。而雌性个体也有22厘米左右,如此大的体形相对也需要更大的饲养环境。由于是完全地栖性的品种,对于饲养箱的高度要求不是很高,而相对更看重饲养箱的底部面积。肥尾守宫的饲养和豹纹守宫非常类似,很多方面都可以直接照搬豹纹守宫的饲养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肥尾守宫生活在非洲西部略带有湿气的森林和荒漠,因此饲养环境需要维持一定的湿度。在饲养箱布置方面,笔者喜欢用稍微湿润的椰砖土作垫材,这样可以将环境中的湿度稳定在中间水平,平时每两天一次在饲养箱的一般喷水,制造出干燥端和湿润端,供肥尾守宫自己选择合适的环境。当然,其他消毒土壤、纸粒垫材或者干脆就是纸巾也是非常理想的垫材选择。一般来说,我会将饲养箱中守宫躲藏窝的一端做成比较潮湿的一端,而有加热垫的一端则比较干燥,这样也比较符合自然的环境。当观察到守宫体色变得灰白,将要蜕皮时,环境湿度需要比平时稍微调高一些,这时可以每天喷水提高环境湿度,帮助守宫顺利蜕皮。水盆和清洁的饮水也是需要全天提供的。由于肥尾守宫生性比较敏感害羞,因此要提供肥尾守宫足够的躲藏处和比较阴暗的环境才不会造成个体的紧迫。饲养肥尾守宫的环境温度和豹纹守宫类似,白天28度左右,夜间25度左右。当室温过低时,可以使用加热垫等底部加热设备加热环境,或者用uva加热灯或者陶瓷加热器直接给饲养环境加温。雄性肥尾守宫是领地观念很强的动物,雄性之间一定要隔离饲养,以免因打斗造成肥尾守宫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喂食作为肉食性的守宫,肥尾守宫可以接受所有饲养者能够得到的大小合适没有尖刺和毒性的昆虫和蠕虫。在人工饲养环境中,我们可以用最容易找到的去掉大腿的蟋蟀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蟋蟀的大小要和个体的大小成比例,一般蟋蟀的大小是头部1/3~1/2大小是最合适的,比较安全不会发生堵塞食道的问题,每次喂食注意适量,一般成体每次3-4只,每隔两到三天喂一次就可以。亚成体每隔一天喂一次,2-3只蟋蟀。幼体生长较快,对营养需求较高,每天喂1-2只小型蟋蟀就好。另外人工孵化的玉米虫和大麦虫也是不错的选择,食物的种类应该经常变化和尽可能的多样化,以期通过食物多样化达到营养摄入的多样化和均衡性。笔者建议面包虫仅仅在食物来源匮乏的时候才使用,因为面包虫所含的几丁质很高很难消化,长期使用会引起营养不良。为了改善长期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种类单一造成的营养单一问题,爬虫用综合维生素和钙粉需要定期添加。一般来说,成体每周添加一次就可以了,而幼体因为处于生长阶段,对钙质和营养的需求更高,则需要每两天在食物中添加一次爬虫用综合维生素和钙粉。品系介绍由于肥尾守宫繁殖比较困难,产量相对豹纹守宫也要小很多,使得这个品种对花色和品系的人工选择培育也远没有豹纹守宫来得深入。原生的肥尾守宫有两种形态,普通种身体间有暗褐色和浅棕褐色宽条纹。直纹个体外形类似普通个体,只是背部中间有直线白色条纹从头部贯穿至尾部。肥尾守宫近年来通过选择性繁殖,也如同豹纹守宫般发展出了橙化和白化的个体,由于产量稀少,目前还属于天价的品种,仅仅在专业玩家和繁殖业者之间流通。繁殖肥尾守宫的繁殖相对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肥尾守宫繁殖成功率不高,产量也相对较少,每年约可以生产2~3次,蛋经过约55~65天的孵化期即可孵化,刚出生的个体约8厘米左右,照顾的方法非常类似豹纹守宫幼体的饲育方法。人工繁殖(Captive Breed)的幼体非常强健易养,只要注意提供较高的湿度和合适大小的饲料,幼体几乎都可以轻易的饲养到成体。</p>
2、蛙眼守宫
蛙眼守宫是常见的三种家养守宫蜥蜴之一,因养殖方式简单,形态可爱而深受人们喜爱。养殖的箱子里最好有一个“小屋”,可供蛙眼们栖身藏匿。箱底最好有“爬虫砂”,或者几张纸。食物有面包虫,蚂蚱,蛐蛐等。
3、鳄鱼守宫
鳄鱼守宫全身均由鳞骨状鳞片所覆盖,且鳞片后缘均呈钝棘状。躯体背部的底色以黄或灰色为主,并有断续的带状或纲目状斑纹。长得很像迷你小鳄鱼,因此而得名,不过自然,凶猛程度和鳄鱼是不能比的。
4、睫角守宫
近年来国外最流行的守宫类非睫角守宫莫属,主要是因为它们是新进宠物市场的成员。在1994年以前还曾经被生物学界认为已经绝种,现在却已经大量上市。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即使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国外也已经培育出许多不同的体色,其中又以全红的体色最受瞩目。
5、巨人守宫
近年来,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岛上所出产的守宫像睫角守宫,巨人守宫和盖勾亚守宫等在守宫市场上广受欢迎。其中巨人守宫因为成熟期特别长,在繁殖上也比较费时,因此市面上的数量稀少单价也就居高不下。中国台湾有人少量携入饲养,一般人并不容易买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守宫和壁虎是没有区别的。
壁虎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守宫,就像狗和犬的意思一样,之所以还有个名字叫守宫,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他们会把壁虎捣碎再和朱砂混在一起,制作成守宫砂,把守宫砂抹在没有经房事的女子肢体上面,用这个来检测女子的贞洁问题。
壁虎的生活习性:
1、环境:壁虎常栖息于树林、沙漠、草原及住宅区等,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壁缝、瓦檐下、橱拒背后等隐蔽的地方,夜间则出来活动。
觅食各种昆虫,适活动的温区为25-33℃,相对湿度为55%-70%,有冬眠习性,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便开始入蛰,进入冬眠,当气温回升至15-18℃时便开始陆续出蛰活动、觅食。
2、断尾:壁虎受到强烈干扰时,尾巴可自行截断,以后还再生出来新尾巴。
3、繁殖:壁虎是卵生动物,一般一年生一次蛋,野外产卵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一个繁殖期平均产卵18窝,每窝恒定两枚,有时几个雌体将卵产在一起,每窝卵重与个体大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大个体的产卵频率亦较高,雌体的繁殖期可以被环境温度所改变。
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其中壁虎属约20种,中国产8种,常见的有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在温暖的地区、丛林、沙漠都有分布,以至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地区的各家各户有檐篷小洞的地方都可以发现其踪迹,但由于壁虎是季节性动物,温度于摄氏11度或以下的环境下仍然活动的话就会死去,所以一般在亚热带地区生活的壁虎,每逢冬季就会躲起来冬眠,故此壁虎比较少见于寒带等寒冷地区。
2015年11月26日科学家通过对一只成年雄性壁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成功揭示了壁虎能爬上光滑表面、断尾再生和在夜间视物的相关基因及演化特点。 [1]
中文学名
壁虎
拉丁学名
Gekko
别 称
守宫、爬壁虎、爬墙虎、四脚蛇、巴壁虎、蝎虎、天龙、檐蛇、檐龙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蜥蜴目
亚 目
壁虎亚目
科
壁虎科
英文名称
Wall lizard
以上就是关于“守宫”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守宫”什么意思、守宫蜥蜴是什么有哪些 壁虎为什么叫做守宫(2)、守宫和壁虎的区别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