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不好说,因为白天有长有短
=====
昼夜长短的变化 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
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_12523-2011)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昼间(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不得大于70分贝,夜间(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不得大于55分贝。超过此标准可以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投诉。
如果是小区里的装修施工,各地市的规定都不相同,可以向物业查询。
第四十七条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第六十三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四)“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昼是早上6:00-18:00,一昼夜即指一日一夜,24个小时,一般指的是从0时到晚上24时。
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在地球不同地方,有时候一昼夜不仅仅指的是二十四小时,比如在南极与北极,有些时候一年就是一个大昼夜,半年白天,半年黑夜。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运转叫做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即一昼夜,有24小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一周即一年。地球公转有个重要特征,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由于这个重要的特征,使得地球在绕日公转的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一年之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5°和南纬235°之间来回移动。
昼夜的划分方法: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
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
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
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
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凌晨:0-2点
黎明:4-5点
拂晓:4-6点
清晨:6-7点
早晨:6-8点
上午:8-11点
中午:11-13点
下午:14-17点
晚上:18-22点
傍晚:17-18点
黄昏:16-17点
午夜:23-1点
夜间:19-5点
白昼即为白天,指从黎明到天黑的一段时间。因为大气层折射和反射阳光的原因,太阳在进入地平线之前和离开地平线之后,都还有光线能通过大气到达地面。所以太阳还没有出来和太阳落山以后天仍然是亮的。没有大气以后,光线完全直射,太阳在进入地平线之前和离开地平线之后就立即进入黑夜,所以白昼时间缩短了。
不同时间段的名称:
黎明:4-5点、拂晓:4-6点、清晨:6-7点、早晨:6-8点、上午:8-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4-17点、晚上:18-22点、傍晚:17-18点、黄昏:16-17点、午夜:23-1点、夜间:19-5点。
以上就是关于在中国白天是几点到几点呀全部的内容,包括:在中国白天是几点到几点呀、国家规定白天施工几点到几点属于正常施工、昼间是几点到几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