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味觉有那些因素

毫克的单位2023-05-03  22

影响味觉有那些因素?

有些孩子由于食欲不振、偏食、甚至厌食,导致体格发育达不到正常的平均值,智力发育也受到影响,因此使他们的父母十分担忧。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引起孩子食欲不好的常见原因。

甜食影响食欲

甜食是大多数孩子喜爱的,有些高热量的食物虽好吃, 却不能补充必需的蛋白质,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食欲。此外,食欲不振的孩子中,大多数很少喝白开水,他们只喝各种饮料,如桔子汁、果汁、糖水、蜂 蜜水等。这样使大量的糖分摄入体内,无疑使糖浓度升高,血糖达到一定的水平,会兴奋饱食中枢,抑制摄食中枢,因此,这些孩子难得有饥饿感,也就没有进食的欲望了。

缺锌引起味觉改变

临床发现,厌食、异嗜癖与体内缺锌有关,通过检查,头发中锌含量低于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觉,即对酸甜苦辣等味道的敏感度也比健康儿童差,而味觉敏感度的下降会造成食欲减退。

锌对食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唾液中的味觉素的组成成分之一是锌,所以锌缺乏时,会影响味觉和食欲;

2,锌缺乏可影响味蕾的功能,使味觉功能减退;

3,缺锌会导致粘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堵塞了舌 上的味蕾小孔,使食物难以接触到味蕾,味觉变得不敏感。

肉眼观察一些缺锌孩子的舌苔,可以发现舌面上一颗颗小小的突起即舌 ,与正常孩子的舌 相比,前者多呈扁平状,或呈萎缩状态,有的缺锌孩子明显口腔粘膜剥脱形成地图。

心理因素不容忽视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就餐前,胃内空虚,血糖下降,开始有饥饿感,食欲很好。但是,如果某种原因(如吃了点心),就会干扰了这一规律。此外,父母应当允许孩子的胃肠功能有自行调节机会,可是许多父母往往不懂这个道理,总是勉强孩子吃,甚至有的采取惩罚手段强迫孩子吃,长此以往,这种强迫进食带来的病态心理,也是影响孩子食欲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些父母爱挑选那些他们认为最好的最有营养的食品给孩子吃,这种挑挑拣拣的做法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自然就会趋向于那些所谓好的食品,而对所谓不好吃的,就少吃,甚至不吃。

味觉的影响因素

① 物质的结构:糖类—甜味,酸类—酸味,盐类—咸味,生物碱—苦味。②物质的水溶性:成为物质必须有一定的水溶性才可能有一定的味感,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无味的,溶解度小于阈值的物质也是无味的。水溶性越高,味觉产生的越快,消失的也越快,一般呈现酸味、甜味、咸味的物质有较大的水溶性,而呈现苦味的物质的水溶性一般。③温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味觉加强,最适宜的味觉产生的温度是10-40℃,尤其是30℃最敏感,大于或小于此温度都将变得迟钝。温度对成为物质的阈值也有明显的影响。25℃:蔗糖01%,食盐005%,柠檬酸00025%,硫酸奎宁00001%0℃:蔗糖04%,食盐025%,柠檬酸0003%,硫酸奎宁00003%。④味觉的感受部位我们通过味蕾感受味觉,每一个味蕾包含50到150个不同味道的受体细胞,每一个味蕾都能够感受到所有的基本味觉。所以,无论味蕾如何分布,舌头各个区域对于不同味觉的敏感程度都是相差无几的。⑤味的相互作用两种相同或不同的成为物质进入口腔时,会使二者上午呈味味觉都有所改变的现象,称为味觉的相互作用。A 味的对比现象: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适当调配,可使某中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突出的现象。如在10%的蔗糖中新增015%氯化钠,会使蔗糖的甜味更加突出,在醋酸心中新增一定量的氯化钠可以使酸味更加突出,在味精中新增氯化钠会使鲜味更加突出。B 味的相乘作用:指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质进入口腔时,其味觉强度超过两者单独使用的味觉强度之和,又称为味的协同效应。甘草铵本身的甜度是蔗糖的50 倍。但与蔗糖共同使用时末期甜度可达到蔗糖的100 倍。C 味的消杀作用:指一种呈味物质能够减弱另外一种呈味物质味觉强度的现象,又称为味的拮抗作用。如蔗糖与硫酸奎宁之间的相互作用。D 味的变调作用: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 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刚吃过苦味的东西,喝一口水就觉得水是甜的。刷过牙后吃酸的东西就有苦味产生。E 味的疲劳作用:当长期受到某中呈味物质的 后,就感觉 量或 强度减小的现象。

哪些原因会引起味觉异常?

味觉异常是指人在饮食时口舌感觉的味道(主观感觉)异于正常人,如苦、淡、酸、甜、咸等,也可表现为进食无味、味觉减退或味觉完全丧失。中医认为味觉异常是重要的辨证参考,如“热则苦、寒则咸、宿食则酸、烦躁则涩、虚则淡、劳郁则口臭”等。味觉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病症,它与区域性和全身因素密切相关。 味蕾是人体的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背部的表面和舌缘,可以感受甜、咸、酸、苦四种基本性质的味觉,其余各种味觉都是这四种基本味觉适当混合的结果。人舌表面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 的敏感度不同。舌尖部对甜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舌两侧的前部对咸味比较敏感;软腭和舌根部对苦味比较敏感。当味蕾感受到味觉后,还需由神经传导至大脑中枢,人体才能感觉到。因此,凡能引起舌体本身和传入神经功能障碍或疾病的,都可引起味觉异常。 1.烫伤 一般是由于过烫的食物对味蕾的 造成味孔的损害,使味蕾在短期内无法正常辨别味觉。常为一过性的味觉障碍,可以自行缓解,也无需进一步处理。 2.唾液量不足 正常的唾液量可以使味觉物质分子与味蕾保持接触,并保护粘膜,防止味蕾萎缩,当唾液量不足时,味觉物质不能到达味蕾感受器,因此不能正常感觉味觉。常见于口干症、干燥综合征的患者。 3.锌及维生素A的缺乏 锌和维生素A都是味觉感受器中味细胞的重要合成物质,锌的缺乏导致味觉感受器内感受味觉的受体蛋白不能顺利合成,而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味细胞不能正常代谢合成,从而影响对味觉的感受。 4.铁缺乏 铁缺乏会导致味蕾萎缩、受体数量减少以至神经兴奋和资讯传递的减弱,最终导致味觉阈的升高。 5.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可侵袭味蕾以至阻塞味孔,且产生的味觉抑制物质也可以引起味觉障碍;另外大部分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会出现唾液减少,间接影响味觉。 6.神经损伤 中耳手术致鼓索神经损害、面神经麻痹、听神经瘤、脑出血所致的神经损伤等均可引起味觉传导路径障碍,从而影响味觉的感受。 7.药物 药物引起的味觉减弱是由于唾液中含有该药物及其分解产物所致。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抗高血压药物、抗甲状腺疾病药物、特比奈芬、伊曲康挫等。 8.嗅觉与味觉 味觉和嗅觉的受体在部分感觉细胞中常常结合,从而产生相互的影响,嗅觉的障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味觉的辨别。 9.放射及贝尔面瘫 放射治疗可破坏味蕾影响味觉。 此外,某些心理性疾病(如假性抑郁症、精神创伤及癔病)的患者,以及营养缺乏和患有全身性疾病者也可出现味觉异常。有报道称,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

影响人们味觉的主要因素,除了有先天基因外,还有什么

影响味觉的因素

一、生理、病理因素男人耐品辛辣 食物,女人耐品酸甜之物,这与人的味蕾有关。人白恤浮夜中缺氨基酸时想吃肉,缺糖时想吃饭,缺维生素时想吃蔬菜瓜果。健康人味觉强,生病时味觉差,这是口腔舌砧膜发生变化,味觉出现障碍之故。一’ 二、环境、气候因素正常人晨起味觉差,晚上味觉强。北方人喜咸味是因气候寒冷的缘故,南方人喜清淡之味是因气候温和的缘故。川、湘、黔等地喜食麻辣,是因气候潮溼,麻辣味能增强面板表面张力,促进骨骼、关节多余水份渗出;西北地区耐品酸味,是因该地区干燥,酸可使面板勃膜收缩,体内水份不致大量外溢所致。 三、心理因素恐怖、愤怒时,胃及其他消化腺分泌显著减少而影响味觉

是什么原因造成味觉失灵的

味觉异常辨病

俗话说,“鼻闻香臭,舌尝五味”。酸、甜、苦、辣、咸五味的资讯,是靠舌面上密布的细小 ,称为舌蕾的味觉细胞来传递的,再经大脑皮质味觉中枢产生兴奋,由反馈环路神经体液系统完成整个味的分析活动。但是有的人在进食时,口中会有异味感,或者不进食口腔内也觉得有异常味道。这常常提示可能得了某种疾病。

(一)口苦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的代谢有关。口苦还可见于癌症。美国医学家德维斯医生还发现,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食物的味觉,而对食物发苦的感觉与日俱增,这与病人舌部血液回圈障碍和唾液内成分改变有关。中医认为,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黄等症,多为胆热上蒸所致。

(二)口甜

口甜,指口中自觉有甜味,又称“口甘”。此时即使饮白开水亦觉甜,或甜而带酸。口甜常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糖尿病患者,前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加而感觉口甜,后者则由于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觉得口中发甜。中医认为,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阴两虑口甜,前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后者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津受灼所致,表现为口甜口干而饮水不多、气短体倦、不思饮食、皖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

(三)口咸

口咸,是自觉口中有咸味,犹如口中含盐粒一般,多见于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或口腔溃疡。中医认为,口咸多为肾虚所致。如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称之为“肾阴虚口咸”;若兼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频长、阳痿带下、舌胖脉沉细等症,属肾阳不足,肾液上乘,称之为“肾阳虎口咸”。

(四)口酸

口酸,是口中自觉有酸味,多见于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认为,口酸多为肝胆之热侵脾所致,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状。

(五)口辣

口辣,是口中自觉有辛辣味或舌体麻辣感。常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因为辣味是咸味、热觉及痛觉的综合感觉,所以自觉口辣的病人舌温可能偏高,口辣的病人舌粘膜对涛逗屯淳醵冀厦舾小V幸饺衔诶倍辔稳熔帐⒒蛭富鹕涎姿隆30橛锌人浴⒖┨祷瞥怼⑸嗵Ρ』频戎⒆础

(六)口淡

口淡,指口中味觉减迟、自觉口内发淡而无法尝出饮食滋味,多见于炎症的初起或消退期,而以肠炎、痢疾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为多见,还见于大手术后的恢复阶段;内分泌疾病及长期发热的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的缺乏、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的病人,也常有口淡感,因为这类疾病可使舌味蕾敏感度下降而造成口淡无味。另外,口淡无味、味觉减弱甚至消失,还是癌症病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中老年人发生原因不明的味觉突然减弱或消失时,要高度警惕癌症的可能。当然,这要同老年人味蕾退化、牙齿残缺不全(即使装了假牙,也因颌骨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使咀嚼不充分,甚至囫囵吞咽,食物不能和味蕾充分接触导致食不知昧的情况区别开来。中医认为,口淡无味,饮食不香,多属病后脾胃虚弱,运化失健。常伴有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胸皖胀满、舌淡苔白等症状。

(七)口涩

口涩,指口中自觉有一股涩味,常见于神经官能症或通宵未眠者,

简述影响人味觉的各种因素

您好!

生理学专家进行人类的味觉实验时,曾分别在各种不同的味蕾上对单一味道加以测试及反应力作观察,终于在人的舌头上印证出四种截然不同的味蕾,其中负责酸味的感受位于舌头边缘地带,苦味的感受则集中于舌根处,而舌尖则专司甜味及咸味。每一个味蕾大约由40个味蕾细胞所构成,其前端有特殊的味毛用来接受各种化学分子的 ,然后将其感受到讯号传至后方的感觉神经纤维,最后再由感觉神经的动脉将味道讯息传至视丘部,再由视丘传讯至大脑皮质解析其味道。

嗅觉与味觉条件反射

最近十多年发现,伴有情绪体验或情绪反应成分的学习模式不但建立快,而且形成以后也容易巩固。储肤电击的主动躲避反应、味-厌恶情绪性条件反应和嗅条件反射,就是这类通过边缘系统而实现的学习行为。

仅由嗅球和嗅皮层两级神经元组成的嗅觉,它的通路短,资讯加工速度快。此外,气味常伴有明显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反应。所以,嗅觉条件反射建立得快,易于巩固。这是由于从嗅球到梨状区和内嗅区皮层的短短的距离中,嗅束发出大量侧支达海马和额叶皮层,并由皮层再发出纤维与丘脑背内侧核联络。嗅觉经验不仅对齧齿类动物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新生儿在哺乳期对母亲的气味经验,也是早期学习过程的基础。

利用14C-2-脱氧葡萄糖组织化学法,对新生大鼠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的几日内,幼鼠嗅球的葡萄糖吸收率竟高达64%,而且不同气味可在嗅球和嗅皮层中,诱发出葡萄糖吸收率空间分布的不同模式。这种现象在出生后一周龄以上的鼠中却不会发生。因此认为,生命早期嗅觉经验的习得至关重要。现已知早期嗅觉经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嗅皮层内大量NMDA型谷氨酸受体,因为NMDA受体阻断剂完全可以阻断新生鼠嗅觉经验,所以对嗅脑结构发育也有影响。嗅皮层向皮层下的传出纤维和嗅皮层、岛叶味觉皮层间的联络,在不同层次上实现嗅觉和味觉的协同作用。

味觉间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味觉

1、味觉的概念与分类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 并产生的一种感觉。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日本:酸、甜、苦、辣、咸

欧美:酸、甜、苦、辣、咸、金属味

印度:酸、甜、苦、辣、咸、涩味、淡味、不正常味

中国:酸、甜、苦、辣、咸、鲜、涩。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 味蕾产生的。

辣味:食物成分 口腔黏膜、鼻腔黏膜、面板、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涩味:食物成分 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的一种收敛感觉。

2、味觉的生理基础

A 味觉产生的过程

呈味物质 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资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觉。不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体,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也不相同。

B 味蕾

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婴儿有10000 个味蕾,成人几千个,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对成为物质的敏感性也降低。

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头表面的乳状突起中,尤其是舌黏膜皱褶处的乳状突起中做密集。味蕾一般有40-150 个味觉细胞构成,大约10-14 天更换依次,味觉细胞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不同物质能与不同的味觉感受分子结合而呈现不同的味道。

一般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舌的前部对甜味比较敏感,舌靠腮的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而舌根对苦、辣味比较敏感。人的味觉从呈味物质 到感受到滋味仅需15-40s,比视觉13-45s,听觉127-215s,触觉24-89s 都

快。

3 味的阈值

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就人对味觉的敏感性来讲,苦味比其他味觉都敏感,更容易被觉察。

阈值:感受到某中成为物质的味觉所需要的该物质的最低浓度。常温下蔗糖(甜)为01%,氯化钠(咸)005%,柠檬酸(酸)00025%,硫酸奎宁(苦)00001%。

根据阈值的测定方法的不同,又可将阈值分为:

绝对阈值:指人从感觉某中物质的味觉从无到有的 量。

差别阈值:指人感觉某中物质的味觉有显著差别的 量的差值。

最终阈值:指人感觉某中物质的 不随 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量。

4 影响味觉产生的因素

①物质的结构:

糖类—甜味,酸类—酸味,盐类—咸味,生物碱—苦味。

②物质的水溶性:

成为物质必须有一定的水溶性才可能有一定的味感,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无味的,溶解度小于阈值的物质也是无味的。水溶性越高,味觉产生的越快,消失的也越快,一般呈现酸味、甜味、咸味的物质有较大的水溶性,而呈现苦味的物质的水溶性一般。

③温度:

一般随温度的升高,味觉加强,最适宜的味觉产生的温度是10-40℃,尤其是30℃最敏感,大于或小于此温度都将边得迟钝。温度对成为物质的阈值也有明显的影响。

25℃:蔗糖01%,食盐005%,柠檬酸00025%,硫酸奎宁00001%

0℃:蔗糖04%,食盐025%,柠檬酸0003%,硫酸奎宁00003%。

④味觉的感受部位

⑤味的相互作用

两种相同或不同的成为物质进入口腔时,会使二者上午呈味味觉都有所改变的现象,称为味觉的相互作用。

A 味的对比现象: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适当调配,可使某中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突出的现象。如在10%的蔗糖中新增015%氯化钠,会使蔗糖的甜味更加突出,在醋酸心中新增一定量的氯化

电脑怎么老是爱重新启动啊 15分

这是因为上次关机没关好,放心我也有这样的经历,要么是有点病毒了!

味觉是怎么形成的(七下科学)

我觉得肯定也是要看个人感觉的,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适应能力也不同,电视新闻说印度有个老爷爷,简直是神人了,他们那里有种辣椒,正常人舔一口都会辣到流泪的,可是他可以每天吃很多,然后还把辣椒抹在眼皮上都没有问题哦~

还有我吃过苦的药,人是我自我保护功能的,我吃重要的时候超级超级的苦,医生要求必须要熬的头遍浓时喝。我每次都捏著鼻子,不呼吸,不想味道,但是身体本能反映就吐出来了~

1、味觉的概念与分类

编辑本段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 并产生的一种感觉。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日本:酸、甜、苦、辣、咸

欧美:酸、甜、苦、辣、咸、金属味

印度:酸、甜、苦、辣、咸、涩味、淡味、不正常味

中国:酸、甜、苦、辣、咸、鲜、涩。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 味蕾产生的。

辣味:食物成分 口腔黏膜、鼻腔黏膜、面板、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涩味:食物成分 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的一种收敛感觉。

2、味觉的生理基础

编辑本段

A 味觉产生的过程

呈味物质 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资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觉。不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体,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也不相同。

B 味蕾

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婴儿有10000 个味蕾,成人几千个,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对成为物质的敏感性也降低。

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头表面的乳状突起中,尤其是舌黏膜皱褶处的乳状突起中做密集。味蕾一般有40-150 个味觉细胞构成,大约10-14 天更换依次,味觉细胞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不同物质能与不同的味觉感受分子结合而呈现不同的味道。

一般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舌的前部对甜味比较敏感,舌靠腮的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而舌根对苦、辣味比较敏感。人的味觉从呈味物质 到感受到滋味仅需15-40s,比视觉13-45s,听觉127-215s,触觉24-89s 都快。

3、味的阈值

编辑本段

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就人对味觉的敏感性来讲,苦味比其他味觉都敏感,更容易被觉察。

阈值:感受到某中成为物质的味觉所需要的该物质的最低浓度。常温下蔗糖(甜)为01%,氯化钠(咸)005%,柠檬酸(酸)00025%,硫酸奎宁(苦)00001%。

根据阈值的测定方法的不同,又可将阈值分为:

绝对阈值:指人从感觉某中物质的味觉从无到有的 量。

差别阈值:指人感觉某中物质的味觉有显著差别的 量的差值。

最终阈值:指人感觉某中物质的 不随 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量。

4、影响味觉产生的因素

编辑本段

①物质的结构:

糖类—甜味,酸类—酸味,盐类—咸味,生物碱—苦味。

②物质的水溶性:

成为物质必须有一定的水溶性才可能有一定的味感,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无味的,溶解度小于阈值的物质也是无味的。水溶性越高,味觉产生的越快,消失的也越快,一般呈现酸味、甜味、咸味的物质有较大的水溶性,而呈现苦味的物质的水溶性一般。

③温度:

一般随温度的升高,味觉加强,最适宜的味觉产生的温度是10-40℃,尤其是30℃最敏感,大于或小于此温度都将边得迟钝。温度对成为物质的阈值也有明显的影响。

25℃:蔗糖01%,食盐005%,柠檬酸00025%,硫

酸奎宁00001%

0℃:蔗糖04%,食盐025%,柠檬酸0003%,硫酸奎宁00003%。

6种:酸、甜、苦、咸、鲜、肥。

人的舌头主要能感觉到5种味觉:甜、酸、咸、苦、鲜。然而,美国普渡大学摄食行为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能品尝出第6种味道:脂肪味。发表在《化学感觉》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确认了脂肪这一味道的存在,它有助于解释特定食物能吸引人们的原因。

为了考察非酯化脂肪酸(也被称作游离脂肪酸,即脂肪的基本构成模块)的味道,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们戴着鼻夹品尝一系列不同味道的食物,如亚油酸、咖啡因和葡萄糖等。为了保证结果的公正性,研究人员选择了同一种食物,唯一的区别是味道不同。试验结果显示:志愿者基本都能从其他味道的食物中,鉴别出脂肪的味道。当研究人员询问参与者“脂肪的味道”时,很多人形容略苦、有点刺激或令人不快。

扩展资料:

“肥”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有可能会带动一场食品工业革命。如果可以把“肥”味提炼成一种作料,想来会引发一场味觉革命,那也将是一场食品工业革命。到那时,想把黄瓜吃出烤肉的味道来恐怕不再是件难事。

珀杜大学科学家确实已经找到这是一种基础味觉的证据。通过多次试验,科学家把不同味道分类让参与者品尝、分类和辨别,有足够多的人分辨出“肥”味,不同于鲜,更不同于酸甜苦咸。

参考资料:

人民网-酸甜苦咸鲜,人的舌头竟还能品尝出第6种味道

参考资料:

人民网-第六种味道——肥

嗅觉和味觉的区别在于就是嗅觉主要是通过一个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所以属于一种远感,相比之下下味觉就是一种近感。还有两者的感受器官不同,味觉主要的感受器主要是舌头,主要是舌部,味觉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的中间、舌根、舌尖和舌的两侧。而嗅觉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双侧鼻腔的嗅区的嗅上皮,鼻子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闻到东西,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区域,主要是在中鼻甲和鼻中隔对应的部分区域里面有嗅上皮的分布,这些嗅上皮是可以感受气味里面化学物质的刺激,嗅神经的兴奋而传导至嗅区引发嗅觉。嗅觉和味觉之间虽然有区别,但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很多病人在失去嗅觉的情况下,比如好多病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感冒受凉以后鼻子完全不通气,嗅觉变得下降的情况下会感觉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可见嗅觉和味觉两个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嗅觉和味觉是机体与外界沟通的两个出入口,有一定警戒的作用,所以通过嗅觉闻些刺激性的气味或有害气体,会提示机体会做出保护性对策措施,味觉比如吃到刺激性的东西或有毒的物质也会有诱发反射去排出这些有害的物质。

味觉感受器受到化学物质刺激后在味觉中枢引起的感觉,由酸、甜、苦、咸四种基本感觉组成。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产生的。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就人对味觉的敏感性来讲,苦味比其他味觉都敏感,更容易被觉察。

人的几种基本味觉来自我们的舌头上的味蕾,舌头前部,即舌尖有大量感觉到甜的味蕾,舌头两侧前半部负责咸味,后半部负责酸味,近舌根部分负责苦味。实际上我们舌头上的味蕾可以感觉到各种味道,只是有不同的敏感度。

以上就是关于影响味觉有那些因素全部的内容,包括:影响味觉有那些因素、人有几种基本味觉、嗅觉和味觉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86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