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北方年夜饭必不可少的,除夕之夜吃饺子意味着更岁交子。
年糕
从周代开始,我国便有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年糕一般有黄、白两种颜色,就像古代的金银。年糕不仅寄寓了人们渴求生活富足、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又有“年高”的长寿之意。
汤圆
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象征着阖家团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面上。
鱼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无鱼不成宴"的传统习俗。"年年有鱼"象征生活美满安康;而"鱼跃龙门"更蕴含"学职升迁,财运两旺"的美好寓意。"鱼之味,百味之味;食之鱼,百味无味"。
在我国南方,鱼是整个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大家并不是真正的去吃,只是端上来摆摆样子,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余。还有些地区,第一个热菜就上全鱼,直到宴会结束时,大家才象征性地吃上几口。
除夕鱼寄托着人们希望家业发达、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过了春节代表着我们又大了一岁。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当地的美食,全家人挨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年夜饭。那么,你知道陕西人春节吃什么吗?下面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陕西文化吧!
1、陕北美食
提起陕北的春节美食,真不知道该说哪一种最好。一进入腊月就开始忙活新年饭菜的陕北人家,在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新年美食。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一道名叫陕北四大碗的民俗美食了。该菜品是陕北传统的美食,是陕北人家过事必不可少的菜品;四大碗包括了:丸子、烧肉、酥鸡、酥排骨。这四种食物各有其味,丸子香而脆、烧肉肥而不腻、酥鸡酥软而鲜美、酥排骨酥烂而入味;一菜四味,相得益彰。吃在嘴里,余香满口,让人真正享受到了“年”的味道。
2、关中烩菜
在诸多的关中美味中,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家家户户都能做出来且味道又各异的“关中大烩菜”,这道菜虽然没有其它菜品那样声名显赫,但是,却非常的地道,最能代表关中民俗。它打破了炝制菜的局限性,把时尚和食鲜的原料进行了多样化处理,清雅而爽口,且味鲜。这种煨制出来的大烩菜,是延续了传统的烹调方法,原汁原味,味道浑厚纯正火工到位,不添加任何香料,这充分显示了陕菜的无穷魅力。
3、长安美味
说起关中的新年民俗,雄浑厚重,让人简直难以下笔。到过西安的人都觉得这座古城文化底蕴丰厚,老陕酷爱听秦腔,咥舑面。这是外地人对西安人的第一印象。和西安人打过交道的人都会知道,西安人热情、实在、讲究。的确西安人很实在,实在的体现就是吃。但是西安人吃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解决温饱,他们对吃讲究到了极致,也许是因为历史在这座城市中留下了太深的积淀,所以西安人连在吃饭时都是一场文化盛宴。更何况新春佳节,各种各样的美食菜品,极具关中特色。
4、陕北四大碗
除此之外,红枣南瓜、清炖羊肉、精品烩羊杂、手撕牛肉干、酸菜糕角等新年美食,每一道菜看名字都会让人口水涟涟,恨不得全部吃遍。听老乡介绍,在这么多的美味中,当以“清炖羊肉”最有特色。因为羊肉是陕北的特产,陕北的羊肉比其他地方的要鲜很多,特别在羊肉的做法上相当讲究,羊种选择牧养的山羊羯子,其肉在陕北是餐桌上的极品,陕北还有一句谚语――“猪不辣,羊不酱”,就是说羊肉一般不会酱出来,而是用清水加入当地的“地椒草”等传统香料炖出来,慢火炖至骨肉分离;特点是肉嫩汤鲜,香美无比。
您可能还喜欢:
特色小吃: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中国用餐排座大有讲究
教你中餐搭配葡萄酒的饮食方法
茶叶文化:不同季节茶叶的不同特性
春节的饮食文化20字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饺子中有的饱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饱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饱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除夕是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日子,历来被国人所重视,自明代以来,南北方在这一天的饮食习惯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在南方,除夕夜什么都能吃,有吃团圆饭的,有吃汤圆和年糕的。
吃汤圆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陈志岁《汤圆》诗云:“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
而江浙一带的老百姓过年喜欢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是炒年糕,上海人在调味品中,喜欢放一点糖。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全家人围坐一桌包饺子,东聊西扯,也是一项很有情趣的集体劳动。与平时不同的是,人们会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那是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此外,北方还有谚语:“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以示亲密无间。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必须要女婿陪同前往,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北方农谚有云:“初一饺子初二面”(北方初一和除夕都讲究吃饺子),人们吃面图的就是图的是条条顺,初二的面也非常有讲究,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
在南方,广东、澳门等地区初二要吃开年饭,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开年饭除了包括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之外,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取红皮赤壮,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会用生菜铺金菇,喻意生“财”及“金钱满地”等。
春节时候,一家人团圆吃年夜饭时,家家都要有一道全鱼,意喻年年有余。在我国的南方,鱼通常是整个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大家并不是真正的去吃这一道菜,只是端上来摆摆样子,象征意义更足,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余。而北方大多没有这些讲究。不过商品流通越来越快,现在这些差异已经越来越小。
再来说说桌子上的零食吧,瓜子,核桃,花生是北方人春节最常见的了,不管你去哪一家串门,进门第一眼看见的肯定就是这些。
坚果类的零食,同样也深受南方人的喜爱,除此之外,各式各样的糕点却是必不可少的,春节会把糯米类的糕点摆满一桌,恭候亲朋好友来串门儿。
以上就是关于家乡的春节饮食文化二十字全部的内容,包括:家乡的春节饮食文化二十字、饮食文化:陕西春节吃什么、春节的饮食文化20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