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

粳米是大米吗2023-05-03  26

(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注意:翻译的时候要把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翻译出来,在这句话中,东是名词作状语,属于词类活用,重要的词有肆,阙,焉,要把握好还有翻译的时候要把省略的地方也补充到相应位置

“既东封郑”的“封”意思是:疆界。这里作用动词。“既东封郑”的意思是: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出自《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不一样。

第一个封是使动词

封,使……成为疆界

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

第二个封是名词,疆界的意思

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

(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

唐高宗封禅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状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封禅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四制。封禅后,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颋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课本将“东封郑”注为:“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做动词”;将“肆其西封”注为:“往西扩大边界。……肆,延伸、扩张。封,疆界。”同学们按此两注翻译句子实难准确表达原意。“东封郑”的“封”从课本注释看,显然是把它看作名词活用作使动词了,其实“封”在此句中是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是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上基本相同,所相差的是成分之间的关系。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如: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⑵·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例⑴“王我”即“使我为王”是使动;例⑵“客我”即“以我为客”,是意动。在辨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过程中,既要看动词与宾语之间内容的搭配,又要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确定。如:⑶·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⑷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既:已经。

东: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

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郑:郑国。

既东封郑:现在它已经向东,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先秦·左丘明

节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翻译:现在它已经向东,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扩展资料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

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以上就是关于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全部的内容,包括: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既东封郑的封是什么意思、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的两个封一样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28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