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握手的礼仪
握手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礼节,在见面、告别等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握手的礼仪,欢迎大家阅读。
两人相向,握手为礼,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礼节。不仅熟人、朋友,连陌生人、对手,都可能握手。握手常常伴随寒暄、致意,如你(您)好、欢迎、多谢、保重、再见等。握手礼含义很多,视情而定,分别表示相识、相见、告别、友好、祝贺、感谢、鼓励、支持、慰问等不同意义。
次序
与人握手,必须注意伸手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说,长者、尊者与年幼、晚辈,应由长者、尊者先伸手;上级与下级,由上级先伸手;学生与老师,由老师先伸手;女士、男士,由女士先伸手。如女士不伸手、无握手之意,男士点头致意即可。已婚者、未婚者,由已婚者先伸手。社交场合,先到者、后到者,由先到者先伸手;客人到达,主人主动握客人的手;客人告辞,则客人先伸手。当然对这些基本规矩,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领导者到基层视察,群众会争先恐后与之握手,领导者就应该尽量满足。
一人需与多人握手,要遵循由尊而卑的顺序。社交、休闲场合,握手次序,主要考虑年纪、性别等因素,年长者、女士为先;而公务场合,则更看重身份、职务,高者为先。同时,与人握手,要注意与对方互动。伸手过早,有时可能会陷于被动;过迟,则显得高傲无礼。
方法
与人握手,双方应相向而立,距离约60厘米。过远,会显得生疏,过近,则会感到拥挤。握手时,上身微微前倾,头微低,右手伸出时,四指并拢,拇指上仰,手掌与地面垂直,目视对方,神情专注,面带笑容,向对方致意。掌心向上,表谦恭;掌心向下,有轻慢之嫌。与亲密朋友握手,虎口契合,可适当用力,上下抖动(非左右摆动)。如果伸手无力,手指僵硬,不握对方手掌,只触及对方手指,则是轻慢对方。男女相握,只握四指,不可契合太紧,力量要小些。
双手与人相握,常见于至亲之间;有要事拜托对方,除右手外,再加左手,盖住对方右手。握手时,用左手扶对方右手腕,或对方右肩膀,表示关心、信赖;握手与拥抱或贴面礼连续进行,其含义更加深沉、热烈。握手时应脱帽,但因天冷不能脱帽时,可用左手将帽檐往上轻轻一抬。握手时间一般掌握在3-5秒钟,而久别重逢,可适当延长些时间。
忌讳
握手忌讳不看时机和场合,如正在打电话,或刚从厕所出来,就不可上前握手。握手时不可敷衍、东张西望,或跟甲握手,又同乙打招呼。除残疾者外,一般不用左手相握,特别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认为左手不洁,更忌讳使用左手。男士不可戴手套或用不洁、出汗之手与人相握。女士若着长纱手套,不必脱手套握手。穆斯林妇女不与男人握手,男士如果想与其打招呼,点头致意即可。
与西方人士握手时,避十字交叉,因为容易让人想起墓地上的十字架。戴墨镜与人握手时,要把墨镜摘下。军人着军服与人握手时,可戴手套,也不必摘帽子,不过,国际流行的惯例是,应先行军礼,再握手。握手时,不可左手持物或将左手插在裤袋里。一般情况下,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除长辈、女士外,握手时都应起立。忌双手长时间紧握别人手不放,问候、寒暄没完没了。见面与告辞时,不要跨门槛握手。与人握手后,避免立刻用纸巾、手绢擦手或洗手。握手时,避免嘴里有食物或吸烟。拒绝与人握手比较罕见,要慎重处置。外交谈判、提抗议,即使进行了激烈争吵,也应握别。
握手礼与孙中山
握手礼据说源自欧洲,自辛亥革命后传入我国。孙中山认为,在我国流行了数千年的跪拜礼,是封建等级礼教制度的象征,推翻满清封建统治,一定要摧毁它的礼制。用新式的体现平等理念的握手礼取代跪拜礼,是辛亥革命任务的一部分。早在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规定入盟“同志相见之握手暗号”,并亲自教导会员如何行握手礼。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与女士握手不可以全握。
1、握手只能用右手,千万不能带着手套,手不能太脏。
2、握手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一般和人握手最佳的时间是1到4秒钟。
3、握手的力度要掌握好:握的太轻了,对方会觉得你在敷衍;握的太重了,会让人觉得不稳重。
4、男人和女人握手一般是女人先伸手,晚辈和长辈握手一般是长辈先伸手,上级和下级握手一般是上级先伸手,老师和学生握手一般是老师先伸手。
扩展资料:
握手禁忌
1、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只能用于洗澡等;
2、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
3、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
4、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份客套。
握手,是社交场合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礼仪之一。握手意味着礼貌、尊重、友好,有时是表示礼节性的问候,有时候则是表示希望与对方结识和交往的诚意。握手,说起来是“举手之劳”,但其中的学问却不少。
大家看大型晚会时会发现,一旦明星们走进观众席,观众们就会争先恐后地伸出双手期待与偶像握手。明星们则像一个领袖或施予者,从容地握向一双双手。在这种场景中,观众们必须先伸手才能引起明星的注意,他们的主动无可厚非。但如果换作社交聚会或其他公共场合,握手时,应该先伸手的是地位相对较高的明星。
小新是某歌星的忠实歌迷,在一个著名景点游览时,意外地看到了那位歌星。她赶忙冲上前去向对方伸出双手,歌星却戒备地退后几步,并礼貌地连声说“对不起”。小新双手悬在半空,既尴尬又伤心。
小新的遭遇在于她不懂得握手时该谁先伸手的规则,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没有选对场合。那么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握手时究竟谁该先伸手呢?为了成功社交,必须对握手的“游戏规则”有明确的了解。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行握手礼时最为重要的礼仪问题,是握手的双方应当由谁先伸出手来“发起”握手。倘若对此一无所知,在与他人握手时,轻率地抢先伸出手去而得不到对方的回应,那种场景一定是令人非常尴尬的。 1、“尊者决定”原则根据礼仪规范,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应当在尊守“尊者决定”的原则的前提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尊者决定”原则的含义是,在两人握手时,各自首先应确定握手双方彼此身份的尊卑,然后以此而决定伸手的先后。先由位尊者首先伸出手来,即尊者先行。位卑者只能在此后予以响应,而决不可贸然抢先伸手,不然就是违反礼仪的举动。在握手时,之所以要遵守“尊者决定”的原则,既是为了恰到好处地体现对位尊者的尊重,也是为了维护在握手之后的寒暄应酬中位尊者的自尊。因为握手往往意味着进一步的交往的开始,如果位尊者不想与位卑者深交,他是大可不必伸手与之相握的。换言之,如果位尊者主动伸手与位卑者相握,则表明前者对后者印象不坏,而且有与之深交之意。2、具体涉及情况具体而言,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大体包括如下几种情况。(1)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2)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3)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首先伸出手来。(4)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来。(5)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来。(6)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首先伸出手来。(7)上级与下级握手,应由上级首先伸出手来。(8)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3、某些特殊情况若是一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则握手时亦应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而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分。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它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在接待来访者时,这一问题变得较为特殊一些: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则表示“再见”。若这一次序颠倒,则极易让人发生误解。应当强调的是,上述握手时的先后次序可用以律己,却不必处处苛求于人。要是当自己处于尊者之位,而位卑者抢先伸手要来相握时,最得体的做法,还是要与之配合,立即伸出自己的手去。若是过份拘泥于礼仪,对其视若不见,“置之不理”,使其进退两难,当场出丑,也是失礼于对方的。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男女之间,女方伸出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辈年龄,或女性未成年在20岁以下,则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但无论什么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礼的先后次序而已经伸了手,对方都应不迟疑的回握。
现代的握手礼,双方往往先打招呼,然后相握致意。
关系亲密的人,可各伸出双手久握力握;关系一般者,可各伸出一手轻握即止。
男女相握时,男子宜轻握女子手指部位。
晚辈与尊长相握,晚辈宜稍躬身迎握。握手礼的顺序,应是主人、尊长、女子先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男子再予以迎握。
多人握手时,且忌交叉相握。
男子相握时,要先脱帽,并示以微笑,忌戴手套相握,更忌边握边注视第三者。
军人戴军帽时,必须先行军礼,然后再行握手礼。
与男子握手,女子可不摘手套。
握手礼还可表示向对方进行鼓励、赞扬、致歉等。
正确的握手方法是:时间宜短,要热情有力,要目视对方。女子同外国人握手时,手指与肩部要自然放松,以备男宾可能要行吻手礼。
以上就是关于握手的礼仪全部的内容,包括:握手的礼仪、握手礼仪中!男女握手手掌什么时候应该半握或全握、握手时谁先伸手有什么讲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