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这几个职称是怎么排列的

冬葵2023-05-02  22

几位先后的排名由低到高是这样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

古代读书人想求取功名,必经过十年寒窗,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县府两级属初试,初试合格叫童生。可进入科举考试。共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古代进士相当于现在博土后水平,有人说相当于院士一级。有书君认为,比喻虽然通俗、形象,实际上由于古今制度不同,考试科目差异,实际上并没有可比性。古往今来,那些莘莘学子,不管是求取功名也好,实现个人抱负也罢,均是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科举考试发展沿革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国家层层选拔人才及官吏的重要手段。始于隋朝,成熟于唐朝,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算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童生可参加由各省学政、提督主持的院试。

院试合格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不合格的仍旧是童生。很多人都认为秀才水平很一般,影视剧里秀才的形象,往往是贫穷、迂腐的象征。但事实上,能成为秀才的人,已经是那个时代绝对的文化人,所以,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

状元第一,进士,举人,秀才。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科举考试过程

唐代科举考试每年春天在京师长安的尚书省举行,简称“省试”。而各地乡供举人的“发解试”都在头一年秋天举行。此后,地方上的“秋试”(秋闱)和京师的“春试”(春闱)成为历代科举沿袭的定制。

唐代科举的应试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即官办学校的学生。乡贡即各地人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到县、州应试,经地方考试合格,再到京师应试。乡贡每年十月随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起解赴朝廷,称为“发解”。州县预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3]

唐朝各种官办学校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此外还有专门性质的律学、算学、书学等。唐朝各地方也设有官立官立的府学、州学、县学等。

唐前期,掌管科举由尚书省吏部负责。玄宗开元年间,改由礼部负责,此后历朝相沿不变。礼部下设贡院,考试、阅卷、放榜等均在贡院举行。主持科举的官员称为“知贡举”,通常由礼部侍郎兼任。唐朝科举放榜通常在二月。录取者谓之及第,或登科、登第、擢第等等。第一名称为状元。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是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的一些称呼。这些称呼主要用来表示考生在考试中的成绩排名。

状元是指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成绩排名第一的考生。榜眼是指成绩排名第二的考生,探花是指成绩排名第三的考生。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通过考试,获得任职的考生。举人是指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没有被选中任职的考生。秀才是指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没有进入考场的考生。

在中国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是非常尊贵的称呼,因为只有通过考试,才有机会成为科举官员。在中国古代,科举官员是非常受尊敬的,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提问者所说的这些其实就是科举考试的层级,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是单纯一场考试,而是逐级进行、逐级淘汰的一种考试制度。

中国古代,一个读书人要想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必须有“过五关、斩六将”在多场考试中逐一胜出才行,而不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考完录取。首先必须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全部合格后录取为生员,分发各地府学、县学继续深造。所谓生员即人们常说的秀才,如果没有取得生员资格,就算你读一辈子书,也没有资格参加下一步的乡试!

而所谓茂才是东汉对秀才的一种称呼,其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帝讳,东汉以后,茂才又重新改回了秀才。考中秀才之后也并不等于就直接拥有了进入乡试考场的门票!只是拥有了进入府学、县学深造的资格而已。在府学、县学学习期间还要进行淘汰考试,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下一步的乡试。

乡试虽然是分别在各省举行,却属于国家级考试,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省考,但又不完全一样!参加乡试的秀才们如果通过考试,就获得了举人的身份。不要小看举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举人属于“后备官员”,享受见官不拜、不服徭役、不纳税等一系列优待政策。除了获得下一步参加会试的资格以外,举人还可以直接入仕为官,即俗称的一榜出身。

虽然举人直接入仕的名额有限,而且以八九品的下层官员为主,但毕竟拥有了进入官场的门票。即便不能入仕,举人们还可以入高官幕府充当幕僚,一旦为高官所赏识,同样是有着光明前途的!晚清著名的左文襄公便是这样一种存在。

没有录取为举人的秀才还有一个晋身途径,那就是副榜补录,这些没有过线、但成绩还不错的考生通常会被补录为副榜贡生。这些副榜贡生没有举人直接入仕的资格,而是统一进入国子监继续深造,学习、考核合格之后才具备和举人差不多的待遇。除了副榜补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贡生,诸如恩贡、纳贡拔贡等等,主要是选拔途径不同,贡生资格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贡生是低于举人的一种特殊身份,贡士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下面说一说贡士,举人如果自认为还有继续应考进阶的能力就可以参加进一步的考试——会试了。会试三年一次,在京师举行。全国所有应考的举人都必须进京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就可以获得贡士身份了。贡士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为官资格了,接下来的殿试仅仅是重新排名而已,名额上不进行删减、淘汰。换言之,中了贡士等于就是中了进士!

接下来的殿试便是由皇帝出面对贡士进行重新考核、重新排名,将所有贡士分为三个等级,即所谓三甲。一甲只有三人,赐进士及第,即人们常说的状元、傍晚、探花,一甲第一名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了。除此之外,又拣选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即人们常说的传胪。剩下的则全部划入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考中进士者也就此迈进官场,接下来就是等待进一步分配工作了。

一甲通常直接进入翰林院镀金,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进行再次选拔,成绩较好者进入翰林院镀金,任庶吉士。剩下的则分发各部院担任主事等职或者外放担任知县等职,总之就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比举人待遇要好很多!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似乎中了状元就如同当了高官一般,实际不然,状元被授予的翰林院修撰只是一个从六品官职,只比正七品知县高一级而已,搁现在也就是比县处级略高,离高官还有很大距离。而且,在中国古代,中状元仅仅表示你能考试、起点比别人略高而已,接下来便是看各人的本事了!中国古代状元真正做到宰辅高位的并不多!大多数都是默默无闻、庸庸碌碌……可见,能考试并不代表能力强!

进士和状元区别还是非常大的,状元是进士中的第1名,1300年科举史上只出不到700状元,而进士多达十几万,这个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举人通过了会试都可以称之为进士,但是只有在殿试中被皇帝钦点为第1名的才叫状元。状元每三年才有一个,而进士却多达几百人,这就是差距。

通过会试的都叫进士及第,但是进士要分为三甲,前三甲只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和三甲的名额按照国家每年情况的不同规定也是不一样的,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状元会被朝廷赐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而榜眼和探花会被赐予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官职。翰林院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刚考完试的士子便能进入皇地私人秘书机构,将来有很大的几率出将入相。清朝历史上状元中的14位,都是翰林院出身,并且进入了内阁。历史上的名臣如王安石,曾国藩,李鸿章,张居正等这些出将入线的人物都是翰林院出身。

二甲三甲的进士会派到地方基层做一个县长或者副县长之类的,从基层开始锻炼。统观历朝历代,但按比例来看的话,并不是状元在官场混得最好,反而是进士出身的人比状元出身的人混得还要好。原因在于能当上状元的读书人,一般家境都是比较贫寒的,一门心思读书,研究如何写好文章,如何一举夺魁。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当官,当状元进入官场后,由于没有强大的靠山予以扶持,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但官场的规则谁都懂,没有人扶持是没有出头之日的。要凭自己实力论资排辈的话,以前的老状元还在那儿等着呢。

而恰恰是普通进士出身的这帮人,往往出生于名门贵族或者家庭背景实力雄厚,他们一旦过了进士这条线,其家族或背景力量就会迅速爆发出来,这帮人由于各种裙带关系或帮扶关系会迅速蹿升。再者,能考状元的读书人更适合搞研究,书本知识学的太多,自然处事能力尤其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能力比一般进士要差很多,性格也更为张扬,这种性格在官场上只有挨宰的份。生于官僚世家的进士对于祖辈父辈如何当官,可以说是耳濡目染,手到擒来,说话做事更容易上道。这种能力可不是读几年书便能养成的。

等级从高到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1、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2、“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3、“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5、“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

6、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扩展资料

科举考试内容:

1、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2、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3、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其他考试方式:

1、墨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2、帖经

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3、策问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4、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5、经义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

6、武举

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古代的秀才和进士,还有状元分别属于县级、市级和国家级的状元。其实秀才、进士和状元是属于清朝时候举行的一种考试制度,叫做科举制下所分配的排名。如果你中了一个秀才的话,那说明你在自己的县城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才。秀才其实是每个县城都会选出一批比较优秀的人才去参加市里的考试,如果考试过了以后你就可以成为进士。然后各个地方的进士又聚集一起去参加国家的考试,如果得到第一名就会被称为是状元。

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考试其实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我们现在的考试是分配到各个地区,自己决定自己所在地区的录取分数线等问题。但是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因为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科举考试是一级一级来参加考试,比如先各自地方举行一次考试,如果考试成功的人可以作为本地方的优秀代表去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得到第一名的人才可以有当官的机会。

状元就是类似我们现在高考的全国第一名。状元是特别难得的一个人才,因为他不仅要和自己本地方的人比,还要和其他各个地方的人比。所以如果不是特别优秀的人才是很难成为状元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家庭出了一个状元那么整个家族都会跟着风光起来。因为这也算是实力的一种。

综合上面所说,我认为古代的秀才、进士和状元是表示不同等级的优秀人才。因为古代的时候其实很多家庭是读不起书的,所以科举制度从某些方面来看算是给那些平民百姓一个机会。可以说科举制是相对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这几个职称是怎么排列的全部的内容,包括: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这几个职称是怎么排列的、举人进士状元秀才的排列是怎么样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700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