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战事的起始。是日军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今属北京市丰台区)附近制造的一起军事冲突。
事源日本中国驻屯军一部在北平附近的宛平县进行军事演习,夜间日本军队以已方士兵失踪为借口(部份日籍平民称中方发射实弹至驻华日军阵地之内),是故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中国驻屯军在芦沟桥附近演习。驻丰台日军称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拒绝后,即攻击城西芦沟桥。
当晚10时40分,结束演习的日军称演习地点传来枪声,并有一名士兵叫志村菊次郎“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前身之一为西北军)拒绝。翌日清晨5时许,日军炮轰宛平城。随后发生了平津作战。第二十九军在之后的平津作战中战败,撤退至保定,平津地区为日本占领,侵华战争随后全面爆发。
1937年12月13日发生的是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他们对人民进行了为期六周的非人道血腥屠杀。当日,约有10万难民和被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被日军围逼到燕子矶江边的沙滩上,数十挺机枪疯狂扫射,尸横遍野,当天至少有五万余人惨遭杀害。
国民党军队在南京郊区与日本军队进行了几次激烈的战斗,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道次袭击。南京的历史名称已经成为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南京被日本人占领,在南京地区一片烧杀*掠无所不为。
南京大屠杀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和“现代历史的残酷记录”。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暴行和凶残,也反映了遭受帝国主义欺凌和屠杀的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的中国人竟达三十万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暴行记录。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扩展资料:
2014年2月27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于12月13日成立南京大屠杀国庆日。该决议的通过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活动提升到国家一级。全国公共祭祀日的建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年9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公布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幸存者登记的分阶段结果。共招募了1,513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幸存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内外的272个家庭。他们已经90岁了,最小的只有3岁。纪念碑要求更多幸存者登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只有100名幸存者幸存。 272个家庭共登记了1,513名受害者幸存者,并收集了175名幸存者的签名和指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1、淞沪会战(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上高战役
上高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
上高会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3、南京保卫战(抗日战争时期保卫中国首都的战役)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4、徐州会战(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5、长沙会战(长沙保卫战)
长沙会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也称为“长沙保卫战”。
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 。
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
1、九·一八事变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
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
3、南京大屠杀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4、1933年5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成立。
5、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
以上就是关于1937年什么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全部的内容,包括:1937年什么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1937年12月13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